陈建钧:返乡创业的脱贫能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SJDDJYB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奋斗在一线
五月的微风吹开朵朵杏花,一群雪白的乌鸡踩在粉色的花瓣上追逐嬉戏,树杈上架着草编的鸡窝,仔细寻找还能找到冒着热气的青白色鸡蛋。
在上千亩竞相绽放的杏林花海中,陈建钧的扎赉特旗鸿德乌鸡养殖孵化专业合作社就隐于其中。
今年,陈建钧获得了“中国青
年五四奖章”,这还要从他与乌鸡的缘分说起。
“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家乡的一切我都挂念在心。
带领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回报乡亲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由于家境贫困,陈建钧是在父老乡亲的帮助下长大的,这让他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在外打拼了多年,每当回到村里,看到坐拥丰富资源的家乡却依然贫困,让陈建钧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经过调研,陈建钧发现周边地区养殖笨鸡的合作社有很多,营养价值更高的乌鸡养殖却是空白。
2015年12月,陈建钧联合家乡的9位返乡青年出资承包了村里的退耕还林地400亩,成立了兴安盟第一家乌鸡养殖孵化专业合作社,做起了林下生态散养乌鸡。
捉襟见肘的陈建钧顶着重重压力孵化了5000只鸡雏,销路却成了难题。
他发动身边的村民和亲戚朋友,通过见效益再付费的方式让村民尝试饲养乌鸡。
“还好,那年有17户在年底分到了不少的红利。
”陈建钧的话语中带着成就感。
很快,看到效益的村民纷纷加入了合作社。
通过“产业带动、合作致富”的精准扶贫模式,他采取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品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分户饲养的“七统一分”模式帮助贫困户饲养,进入产蛋期再由合作社收购鸡蛋和种鸡。
“我们现在带动4个乡镇126 户贫困户,为他们免费发放200只鸡雏,按照80元一只乌鸡、2.5元一枚鸡蛋的价格进行回收,确保他
陈建钧:
返乡创业的脱贫能人
文丨格 格 萨其茹拉
们户均增收5000元到2万元。
”
“随着成员数量的增多,我们的技术跟不上了。
”陈建钧挨家挨户做防疫指导,但因数量较大做不到全覆盖,鸡雏出现了损耗,让他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
很快,他自筹5万元建了“田间学校”,邀请畜牧、电商、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专家授课。
“我们累计开展了12期培训,效果非常好,养殖户有了防疫技术,鸡雏成活率明显提高了。
”陈建钧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温都尔村村民吴银山是合作社的成员,加入合作社以前一直靠外出打工为生,每年春节一过,夫妻二人将孩子交给老人照顾,一走就是一整年。
加入合作社后,陈建钧不仅让吴银山按订单养鸡,每年资助他家孩子2000元钱,还让他在合作社基地打工,使他足不出村就能赚钱养家。
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贫困户+互联网”的精准扶贫模式,成员已发展到56户,销售额突破了100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至5000元。
合作社注册了“草原鸿德”和“绿蚂蚱林地鸡”商标,养殖规模从最初的乌鸡1万只、笨鸡5000只,发展到了3万只。
今年,合作社共承担了12个屯的产业扶贫项目,陈建钧计划孵化5万只鸡雏,带动贫困群众300户。
有了产业基础,陈建钧成立了“扎赉特旗义工联合会”,发展志愿者500多人,先后成立了村级、学校义工服务队等6支分队。
在他和他的爱心团队的帮扶下,扎赉特旗4个贫困乡镇200多名学生得到了企业一对一的长期资助,2000多名学生背上了爱心书包、穿起了爱心运动鞋。
如今,陈建钧已不满足于现在规模的志愿者团队,他的想法更远大——正着手准备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号召和吸引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来扶持、资助这里的孩子们,并把这项工作打造成品牌,助推当地发展。
从小吃百
家饭长大,家乡的一切我都挂念在心。
带领村民尽快脱贫致
富、
回报乡亲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陈建钧
脱贫攻坚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