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产类型企业的物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物流相对而言较容易控制。
(4)为达到物流自动化和效率化,强调在采购、生产和销售物流各功能的系统化方面,引入运输、保管、配送、装卸和包装等物流作业中各种先进技术的有机配合。
(四)多品种大批量型生产物流特征
多品种大批量型也叫大批量定制生产Mass Customization,简称MC。
它是一种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时间,提供满足客户特定需求产品和服务的新的生产物流系统。
其基本思想是:将定制产品的生产,通过产品重组和过程重组转化或部分转化为大批量生产问题。
对客户而言,所得到的产品是定制的、个性化的;对生产厂家而言,该产品是采用大批量生产方式制造的成熟产品。
这种生产方式目前在国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作为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逐渐被企业所采纳。
事实上,制造的全球化和专业化分工是促使大批量定制生产在全球范围逐步实施的动力。
按照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以将大批量定制生产粗略分成三种模式,即:面向订单设计(Engineering To Order,简称ETO);面向定单制造(Making To Order,简称MTO);面向定单装配(Assembly To Order,简称ATO)。
可以看到,三种模式都是以定单为前提,所以生产物流特征表现在:(1)由于要按照大批量生产模式生产出标准化的基型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按客户订单的实际要求对基型产品进行重新配置和变型,所以物料被加工成基型产品的重复度高,而对装配流水线则有更高的柔性要求,从而实现大批量生产和传统定制生产的有机结合。
(2)物料的采购、设计、加工、装配和销售等流程要满足个性化定制要求,这就促使物流必须有一坚实的基础订单信息化、工艺过程管理计算机化与物流配送网络化。
而实现这个基础需要一些关键技术支持,如现代产品设计技术(CAD、CAM)、产品数据管理技术(PDM)、产品建模技术、编码技术、产品与过程的标准化技术、面向MC的供应链管理技术、柔性制造系统等。
(3)产品设计的"可定制性'与零部件制造过程中由于"标准化、通用化、集中化'带来的"可操作性'的矛盾,往往与物料的性质与选购、生产技术手段的柔性与敏捷性有很大关联。
因此,创建可定制的产品与服务非常关键。
(4)库存不再是生产物流的终结点,基于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为目标的物流配送与合理化库存将真正体现出基于时间竞争的物流速度效益。
单个企业物流将发展成为供应链系统物流、全球供应链系统物流。
(5)生产品种的多样性和规模化制造,要求物料的供应商、零部件的制造商以及成品的销售商之间的选择将是全球化、电子化和网络化。
这会促使生产与服务紧密结合,使得基于标准服务的定制化产品和基于定制服务的产品标准化,从交货点开始就提升整个企业供应链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