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词, 已经 用于句末 表提顿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 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 濠水上知道的。”
一词多义
文言知识:

固不知子矣 (副词,固然)
是鱼之乐也 (结构助词,的)

子固非鱼也 (副词,本来)
我知之濠上也(代词,代“鱼之
乐”这件事)
于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到)
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 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 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5、从他们的辩论 中,可以看出他们各 有什么样的性格?
惠子:语言犀利,咄咄逼人。 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寻根究 底的认知态度,求真务实,重逻辑 推理,有逻辑家的个性。
理由:子非我
我不是你,逻辑推理 你不是鱼,
理由:不理解你
不理解鱼
诡辩
理由:你说“汝
你知道我知道
安知鱼乐”
3、庄子与惠子之间辩论的逻辑是怎样的?请体会双方的语气 变化。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感叹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逻辑
质问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反问
【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
导入
庄子与惠子,一位是道家的 一代宗师,一位是名家的大腕人 物;一位穷得叮当响,一位贵为 相国;一位视名利如敝屣,一位 却汲汲于富贵;一位喜欢深居简 出,一位则不甘寂寞。他们也许 不是钟子期、俞伯牙那样情投意 合的知音,但他们是才华相当的 “辩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作者简介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介词,在)
古今异义
子非我
古义:对男子的尊称。今义:儿子。
安知鱼之乐 古义:怎么。今义:安定,安
全。
子固非鱼也 古义:本来。今义:结实,牢固。
文言句式
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省略句:我知之濠上也 [“知之”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我知之(于)濠
上也”]
判断句:是鱼之乐也 (“……也”表判断)
熟读课文
分角色 朗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
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
疏通文意
在 濠水上的桥
一种白色小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
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
鱼之乐?”这

怎么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 河水中游得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 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冷静、从容、平和。智 辩,重欣赏,超然物外、重主观感 受,有艺术家的风貌。
艺术特色
1.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
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 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小辩 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论辩过程笔 调轻松、闲适,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 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
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
庄子,姓庄, 名周,
“老庄”。庄子对待生活 字子休,战国宋人。战国
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学家。
作品背景
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 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 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 的组织人和支持者,在各国享有威望。他 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 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 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 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
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好友。 濠梁,即濠水上的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交代了人物、地点和事件。
朗读指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 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 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 也,子/之吾知之/而问我。我 /知之/濠上也。”
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考 1.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了辩论?双方
各持怎样的观点?
庄子
鱼之 乐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庄子无从得知鱼的快乐。
2、庄子和惠子是怎样辩论的?
庄子:鱼乐(观点)
惠子:你不知鱼之乐
理由:子非鱼
庄子:我知鱼之乐(反问)
惠子:你不知鱼之乐
庄子:请循其本 (跳出惠子的逻辑)
从逻辑上,庄子能不能反败为胜?
2.从逻辑上看,庄子也有赢的机会,只是他 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 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 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 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3、从逻辑上看,庄子也有赢的机会,只是他没找准方向, 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固然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
鱼之乐,全矣!”
本来
完全,肯定(是这样)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 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
追溯语题本原
哪里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乐,全矣!
以退为进
【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
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偷换概念
【惠子】 名家 力辩 求真 务实
【庄子】 道家 巧辩 尚美 超然
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4、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1.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 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已最初的 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 说,惠子才是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