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中考试卷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沉默寡言(yǎn)
B. 恍然大悟(wù)
C. 震耳欲聋(lóng)
D. 举世闻名(cháng)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B.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C.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小明因为生病,所以没去上课,但是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3.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
A.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下列成语中,出自《论语》的一项是()
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 破釜沉舟
C. 知足常乐
D.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那条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蜿蜒在田野间。

B. 夜晚的星空,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闪烁着无数的光芒。

C. 那朵云彩像一只飞翔的鸟儿,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翱翔。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红了,鸟儿叫了。

B. 我们的祖国,山川壮丽,历史悠久,人民勤劳。

C. 小明学习努力,成绩优异,品德高尚,是老师的好帮手。

D.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人们纷纷躲进空调房,喝冷饮。

7. 下列词语中,与“江山如画”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风景如画
B. 景色宜人
C. 风光旖旎
D. 美不胜收
8. 下列句子中,表达对老师感激之情的一项是()
A. 老师您辛苦了,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B. 老师教导我做人,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C. 老师对我的关爱,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D. 老师的知识渊博,让我受益匪浅。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你难道不知道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吗?
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对吗?
C. 你难道不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吗?
D. 这件事情难道不是你的责任吗?
10. 下列句子中,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的一项是()
A. 我爱我的家乡,那里的风景美如画。

B. 我的家乡虽然小,但是民风淳朴。

C.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D. 我愿意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 《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一句是_______。

12.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下一句是_______。

13. 《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下一句是_______。

14. 《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下一句是
_______。

15. 《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下一句是_______。

16. 《观书》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作者杜甫,是_______人。

17.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_,这部作品被收录在《楚辞》中。

18. 《出塞》的作者是_______,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艰苦情景。

19.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20. 《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_,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船瓜洲的情景。

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登高
登高,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常有的情怀。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

古人认为,秋天是万物凋零、人生易老的象征,因此,登高成为了表达悲秋之情的一种方式。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就是以登高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时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孤独无助的心情;“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

(1)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作者是_______。

(2)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_______的感慨。

(3)这首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_______的景象,暗示了_______。

2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离娄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贼其父,民为盗贼,是以天下不幸。

故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弗仁,不保四体。

此之谓国恒亡。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王何必曰利(利:好处)
B. 以仁义而已矣(已:已经)
C.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危:危险)
D.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保:保卫)
(2)下列句子中,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B. 以仁义而已矣/王何必曰利
C.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不保社稷
D. 以仁义而已矣/王何必曰利/王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3)下列句子中,表达孟子观点的一项是()
A.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B.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C.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D. 以仁义而已矣
四、作文题(50分)
23.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作。

---
注意:以上试卷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