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题库(整理完毕)之欧阳数创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床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矿物的反射率矿物表面所能反射的光量和它所接受的光量之比。

2、矿物的显微硬度显微硬度是一种压入硬度,反映被测物体对抗另一硬物体压入的能力。

3、矿石的品位与品级矿石中有用组分的白分含量称为品位,一般用重量百分比来表示。

一般还使用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两个名词。

边界品位:划分矿与非矿的最低品位。

工业品位:当前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矿石的品级也称技术品级,指工业加工利用过程中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份的含量综合确定的。

4、交代作用溶液与岩石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组份的带入和另一些组份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也称为置换作用。

特点:岩石与溶液的作用;溶解与沉淀同时进行;岩石为固态,前后体积不变;岩浆作用晚期与伟晶作用期,气成-热液期最为重要。

标志:残留体及残留结构构造、矿物假象。

5、矿床与矿体矿床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

确切地说,矿床是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
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矿体是指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产状的,含有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的有用矿物的一个连续的地质体,矿体是矿床的基本组成部分。

6、成矿作用地球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是一种特殊的地质作用。

7、脉石矿物与矿石矿物矿石矿物指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是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8、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

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以及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形成的岩浆分结矿床等,都属于同生矿床。

后生矿床,矿床的形成明显地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

矿体和围岩是由不同地质作用和在不同时间形成的。

如沿地层层理面或穿切层理的各种热液矿脉,属于典型的后生矿床。

9、斑岩铜矿斑岩铜矿(型矿床)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与斑岩密切相关的细脉浸染型铜矿床。

铜矿化主要出现在斑岩内(斑岩可以是全岩铜矿化或部分铜矿化),部分铜矿化产在围岩中,由于矿石构造总是呈细脉
浸染状,因此又称为细脉浸染型铜矿床。

10风化矿床或者称风化壳矿床,系指陆地表层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质和量都能满足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积的地质体。

11、海绵陨铁结构在晚期岩浆矿床中,呈他形晶的金属矿物胶结了早期形成的结晶完好的硅酸盐矿物,形成“海绵陨铁结构”。

or 在岩浆冷凝过程的晚期阶段,在矿化剂的影响下,有用矿物较硅酸盐矿物从岩浆中晶出较晚,矿石矿物主要是金属矿物充填在硅酸盐类矿物颗粒间或胶结硅酸盐矿物,形成海绵陨铁结构。

12、矿田矿田由统一地质作用形成的,成因上近似,空间上邻近的一组矿床,分布面积一般在几十到一、二百平方公里。

13、脉石和夹石脉石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夹石指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它的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得从矿体中剔除。

14、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石的结构,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石的构造,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5、围岩和母岩围岩,矿体周围的岩石。

矿体与围岩的界限有的清楚,有的呈渐变过渡状。

母岩,矿体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它与矿床在空间上的成因上有密切的联系。

有些矿床,围岩即母岩,如岩浆结晶分异的铬铁矿床。

16、矿石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17、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边界品位指用来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工业品位指在当前能供开采和利用的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18、有益组份和有害组份可以回收的伴生组分、或能改善产品性能的组分统称为有益组分;对矿石质量有不利的影响的组分叫做有害组分(书上对有害组分的解释不明确)。

19、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按照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成因类型。

工业类型是在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从工业利用的角度来进行矿床的分类。

20、充填成矿作用和交代成矿作用热液在围岩内流动时,若与围岩间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的相互交换,则热液中成矿物质的沉淀,主要是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沉淀在围岩的孔洞或裂隙中,这种成
矿作用叫充填作用。

交代作用指矿液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或置换作用,而造成矿质的聚集。

21、伟晶岩矿床伟晶岩是一种矿物颗粒结晶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凹镜体状的地质体。

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分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

22、围岩蚀变和蚀变围岩由于气水热液矿床矿体四周的围岩,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蚀变作用,因此称为围岩蚀变,遭受了蚀变的围岩称为蚀变围岩。

23、机械沉积分异、化学沉积分异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指碎屑物质在水、风、冰川等营力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由于运动速度和搬运能力有规律地减弱,便发生按颗粒大小、形状、比重和矿物成分的差异,而一次沉积的作用。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指能溶解于水中的物质,在沉积过程中,由于受其化学特性的制约,发生的分异作用。

24、矿床学是研究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25、均一温度和爆裂温度如果用实验法对包裹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包裹体可恢复到形成时的均一相。

这时的温度叫做均一温度。

圈闭在主矿物中的包裹体,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包裹体内部压力增大到超过包裹体腔壁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包裹体就会破裂并发出响声,此时测得的温度
即为爆裂温度。

26、克拉克值、浓集系数、浓度克拉克值克拉克值是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度值;浓度系数是工业品位与该元素的克拉克值之比;浓度克拉克值是某元素在某一地质体(矿床、岩体或矿物等)中的平均含量与克拉克值的比值。

27、受变质矿床和变成矿床含矿源岩建造原先含有有用组分较富,已达到可被利用的程度,他们受变质作用的改造,通常使原岩的矿物成分和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有用组分的含量一般变化不大,称为受变质矿床。

原来是一些岩石,或者是含某一有用组分的矿石,经受变质作用后,使之成为矿石,或者成为具有另一种工艺技术特性的矿石,将这类矿床叫做变成矿床。

28、同化作用岩浆在其形成和向上运移过程中,往往会溶化或溶解一些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从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

29、混染作用不完全的同化作用的则是混染作用。

二、简答题
1、矿床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首先,对具体矿床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是研究矿床的基本方法。

在研究矿床时必须仔细观察各种地质矿化现象。

全面搜集地质、无痰、化探、探矿工程以及矿山开采等提供的各种资料,矿床学的研究必须与找矿、勘探和采矿生产
实践紧密结合,成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旧体研究一个矿床时,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一)收集资料,消化前人的研究成果;
(二)野外观察,对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编录,侧枝各种地质图件,采集需要深入研究的矿物、岩石、矿石及化石、构造现象标本等。

(三)实验室研究,在现场采集的标本和样品,在实验室进行鉴定、测试和分析,以了解矿石与有关矿物组成、化学组成、结构构造和形成条件以及确定矿石的质量、品级和类型。

(四)成矿模拟实验,为了深化对矿床成因的认识,常应用数学的、物理学的、物理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原理,包括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等来分析各种成矿作用。

(五)综合研究,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总结出有关矿床成因和分布的规律认识,在找矿勘探和采矿生产中加以应用和验证。

2、矿床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矿床学以矿床为研究对象,其基本任务是:
第一,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串成因。

第二,查明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烟花特征,认识矿床
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以便预测在各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3、决定矿床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
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包括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储量,矿石的质量(品味、有益和有害组分含量),矿石综合利用价值和矿床开采、选矿、冶炼技术条件等。

对废金属矿床,不仅要注意矿床的储量和品味,而且要注意有用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工艺技术特点。

(二)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对矿产的要求主要包括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各类矿产的需要数量,矿床的地理分布,该地的发展远景计划等。

在当前,国际间矿产贸易日趋扩大的条件下,也要考虑矿产的国际市场价格、供求情况等因素。

(三)矿区的经济因素如动力资源、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条件、交通运输以及粮食、劳动力供应等。

在评价一个矿床时,应该全面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但决定矿床是否有开采价值,首先要考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要素。

4、矿产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它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
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社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矿床有三重属性,即地质属性、经济属性、环境属性。

地质属性矿产是漫长地球历史的产物,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在时间空间分布符合地质规律,但非均匀分布,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有限的资源。

经济属性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随采选冶技术和市场价格的发展而变化,即经济利用的可变性(全球范围内考虑)环境属性开发过程:水土流失、耕地毁损、水系污染,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地方病滋生使用过程:污水、粉尘、废气,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厄尔尼诺(El Nino)和拉尼娜(La Nina)现象5、沉积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
物质来源:风化产物、火山喷出物、生物残骸。

气候条件:蒸发沉积矿床:干旱环境;铝土矿床:炎热潮湿;沼泽铁矿:温暖潮湿;鲕状铁锰矿床:潮湿与干旱交替。

岩性岩相条件海相沉积赤铁矿:潮下浅水相;海相沉积锰矿:潮下深水相;盐类:陆相碎屑岩、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系
地质构造条件大多产生于地台区的沉积盖层;地槽带细碧角斑岩系中铜矿、火山岩系中的铁矿床和重晶石矿床。

地槽带内的断陷盆地中常产有盐类矿床
6、画图简要说明胶体化学沉积铁矿的矿物相分带
氧化矿物相带;硅酸盐矿物相带;碳酸盐矿物相带;硫化物相带;
7、画图简要说明胶体化学沉积锰矿的矿物相分带。

8、举例说明沉积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矿产种类。

根据成矿物质物理化学特点、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的地质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力被搬运时,按体积和比重分别沉积下来,使有用物质富集而形成的矿床。

矿种:非常多,以金、铂、金刚石、锡、钛、锆等最为重要。

现代砂矿和古代砂矿(阿扎尼亚维特瓦特斯兰德元古代变质金铀砾岩矿床)
机械沉积砂矿床分类
形成时代:现代、古代;
成因分类:风成砂矿、冰川砂矿和水成砂矿三类,以水成砂矿最为重要。

水成砂矿又可分为:冲积砂矿、洪积砂矿、湖滨砂矿和海滨砂矿。

冲积砂矿、海滨砂矿是最重要的两类砂矿床。

冲积砂矿床:金刚石、锡石、稀有金属的重要矿床类型。

据在河谷中的分布情况,可以分为:河床砂矿:河道中,
粗碎屑为主,在原生矿体附近或阶地砂矿附近的小河中。

河谷砂矿:河漫滩中,常与河床砂矿相连,比河床砂矿要大得多。

阶地砂矿:旧河谷砂矿的残留部分。

海滨砂矿床:多数情况下,海滨砂矿都分布在河口附近,即由河流带入重矿物,岸流使它们沿着滨岸分布。

拍岸浪将重矿物推移到海滩,回流和底流的作用将比重小粒度细的矿物带走,留下比重大的矿物和沙粒,形成砂矿体。

大的无机盐类,通过蒸发作用产生各种有用盐类矿物的沉淀、富集而形成的矿床。

主要是钾、钠、镁、钙的氯化物,碳酸盐,硫酸盐,重碳酸盐以及它们的复盐,有时也有硼酸盐,硝酸盐等。

氯化物:石盐NaCl;钾石盐KCl;水氯镁石MgCl2•6H2O;光卤石KCl•MgCl2•6H2O
硫酸盐:石膏CaSO4 •2H2O;芒硝Na2SO4 •6H2O;泻利盐MgSO4 • 7H2O
碳酸盐:水碱Na2CO3 • 10H2O;天然碱Na2CO3 • NaHCO3硝酸盐:智利硝石NaNO3;钾硝石KNO3
硼酸盐:硼砂Na2B4O7 •10H2O;钠硼解石NaCaB5O9
•8H2O;硬硼钙石Ca2B6O11•15H2O;柱硼镁石Mg2B2O4
•3H2O
蒸发沉积矿床类型
海相碳酸盐岩系中的盐类矿床
据沉淀阶段可包括:
①石膏—硬石膏矿床,比较普遍;
②石膏—硬石膏—石盐矿床,这类矿床还是常见的,但石盐分布范围比石膏
的分布要小得多;
碎屑岩系中的矿床,这类矿床有海相和陆相两种碎屑岩系,根矿物组合可分为:(1)石膏—硬石膏矿床,(2)天然碱矿床;(3)石盐矿床;(4)钾盐矿床;(5)芒硝—钙芒硝矿床;6)硼矿床。

③石膏—硬石膏—石盐—钾镁盐矿床,这类矿床很少见。

加拿大萨斯卡彻温钾盐矿床
青海大柴旦盐湖硼矿床
分解产物,一部分以胶体粒子进入水小呈胶体溶液,一部分以离子状态进入水中呈真溶液。

当这些胶体溶液在有利于胶体粒子聚沉的条件下,经化学分异作用,使有用物质得到相对集中,共储量和质量都能满足工业要求时、便成为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浅海相沉积铁矿
形成于浅海边缘,含矿岩系常为砂岩和页岩。

延展可达几
十到几百公里,层位稳定,常位于
海浸层序的下部。

矿石主要由赤铁矿、鲕绿泥石、菱铁矿、石英、
方解石及少量黄铁矿等组成。

在我国有两个重要层位:华北一带分布在震旦系串岭沟组中的“宣龙
式”铁矿;南地区分布的泥盆系上部的“宁乡式”铁矿
宣龙式铁矿
庞家堡铁矿:矿体产于长城系串岭沟组底部,矿体底板是细砂岩或砂质灰岩,顶板为黑色页岩夹薄层砂岩。

矿体一般有3~7层,与砂岩互层,构成厚10m的含矿带。

矿体顶板之上为大红峪组岩和钙质砂岩,底板之下为长城系石英砂岩夹层,常见波痕及交错层。

矿体呈层状、扁豆状或透镜体状。

矿石主要由赤铁矿组成,还有镜铁矿、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绿泥石、磷灰石等。

矿石具有鲕状、豆状、肾状构造。

矿床规模一般为中、小型。

主要分布于河北宣化、龙关一带。

俗称“宣龙式”铁矿。

宁乡式铁矿
泥盆纪“宁乡式”铁矿,主要分布于湘赣边界、鄂西、湘、川东、黔西、滇北、甘南、桂中等地。

铁矿产于中、上泥盆统砂页岩中,矿体呈层状,主要含矿层有1~4层,层间夹绿泥石页岩或细砂岩。

矿体厚0.5~2m,厚度比较稳
定。

矿体延长数百米至数千米,最长达十几公里。

矿石由赤铁矿、菱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绿泥石、胶磷矿、黄铁矿、粘土矿物和石英等组成。

具有鲕状和粒状结构,豆状、块状、砾状构造。

矿床规模以中型为主。

因首先发现于湖南省宁乡县,故称之为“宁乡式”铁矿。

沉积锰矿床
锰的地球化学活动性比铁高得多,它比铁更易于被含有CO2的水溶解,通常比铁稍晚一些才能沉淀下来。

一般来说,锰在海盆中的沉积位置比铁距海岸更远些,即其沉积深度较铁大。

锰呈离子状态或胶体溶液状态,在搬运过程中较少发生沉淀而直接被运送到深海盆地中去。

含锰岩系常为粉砂岩、粘土岩或硅质岩,不见滨岸沉积岩那些交错层理、泥裂、潮沟和叠层石等岩相标志。

再分:湖相沉积锰矿床:产于内陆湖盆地沉积岩系中,含矿岩系多由砂岩、砂质页岩及粘土岩组成。

矿体呈凸镜状、扁豆体状,厚度变化大。

矿石矿物主要是锰菱铁矿,品位低,规模小。

海相沉积锰矿床:形成于古陆边缘浅海区,常位于沉积间断面之上的海进层序的底部或上部。

含矿岩系常为粉砂岩、粘土岩或硅质岩。

矿体呈层状、凸镜状、延伸甚远,由单层或多层矿组成。

矿石类型有原生沉积氧化物矿石和碳酸盐矿石,也有次生氧化物矿石。

伴生矿物有蛋白石、绿泥
石、海绿石等。

矿石具鲕状或块状构造。

规模大,品位高,为锰矿主要类型。

辽宁瓦房子锰矿床矿床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南西60 km,面积约80 km2。

矿区为瓦房子复背斜的东南翼。

矿石类型有氧化锰矿石和碳酸锰矿石两种,氧化锰矿石以水锰矿为主,含少量软锰矿、硬锰矿,含锰较高(Mn24.12%),呈块状、鲕状等构造;碳酸盐锰矿石以菱锰矿和锰方解石为主,合锰较低(Mn17.90%),呈竹叶状构造。

矿石中主要伴生矿物是碳酸盐类矿物,其次是蛋白石、玉髓等。

矿石中硫、磷等杂质含量较低。

湖南湘潭锰矿床位于湖南省湘潭市。

湘潭锰矿已有80多年的开采历史,目前仍是我国锰矿业重要基地。

该锰矿属海相沉积类型矿床。

赋存于震旦系下统莲沱组黑色页岩中,有上、中、下3个锰矿层(体)。

下层为主矿体,呈层状、透镜状,走向长8800m,延深105~580m,厚0.8~5.3m,平均厚1.85m。

矿体产状与地层一致。

主矿体以菱锰矿、钙菱锰矿为主,矿石具鲕状、粒状结构,菱锰矿或钙菱锰矿的粒径0.004~0.13mm,矿石含: Mn22% , P0.14% ,TFe2.3%,属高磷、低铁酸性贫矿石。

大洋锰结核
我国铝土矿主要形成于石炭纪和二叠纪。

华北中石炭统底部的G层铝土矿皆覆于奥陶系灰岩的侵蚀面
上;
黔中一带分别位于中石炭统黄龙灰岩下部及下二叠统栖霞灰岩底部的两层铝土矿,均直接覆盖在寒武系灰岩的侵蚀面上;
滇中石炭系的铝土矿则覆盖在泥盆系或石炭系灰岩的侵蚀面上。

沉积粘土矿床重要的矿床有两类:一是泻湖相和湖相耐火粘土矿床:粘土层常与砂页岩或少量石灰岩形成互层,或者产于煤系中构成煤层的下盘。

主要成分为高岭石和水云母。

二是海相微晶高岭土矿床:产于具火山活动的海湾相沉积的凝灰质页岩中。

与矿石矿物伴生的火山玻璃、长石、石英、绿泥石等。

常构成规模巨大的膨润土或漂白土矿床。

堆积起来的生物遗体、或经过生物有机体的分解而导致有用矿物沉淀形成的矿床。

这类矿床的特点是比其他沉积矿床保存有更为丰富的化石;矿层多与富含有机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层共生;组成矿床的物质主要是各种有机化合物、硫化物和磷酸盐等。

沉积磷灰岩矿床
磷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12%,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元素。

动物
在其生命循环中都要吸收磷以组成其躯体,如骨格、牙齿、甲壳等,脊椎动物中的骨格含P2O5达53.31%,圆货贝的介壳含P2O5达36.5%。

层状磷灰岩矿床:常与硅质岩或碳酸盐岩成互层,呈层状,由细晶磷灰石和胶状磷灰石组成,矿石常具鲕状构造。

如我国的昆阳、开阳和荆襄。

结核状磷灰岩矿床:常产于粘土层,品位较低,矿层中常有丰富的已磷酸盐化了的化石
硅藻土矿床
硅藻和放射虫的遗体成岩后形成的矿床。

质轻、孔隙度大、隔音隔热、熔点高,用途广泛。

隔热砖用于钢铁冶炼、石油精炼;作为过滤剂和漂白剂用于制糖、酿酒、炼油工业;作为吸附剂用于涂料、造纸、塑料、油漆、橡胶等工业;轻质建筑砖和防水建筑砖。

沉积自然硫
咸化泻湖相盆地是自然硫形成的最为有利的环境。

矿层常产于碳酸盐岩层与石膏层接触带上下。

硫主要来自:风化壳中的硫酸盐;自火山气体;机体腐烂分解而成的H2S。

硫铁矿矿床
常产于前寒纪含铁岩系黑色页岩相内。

煤系地层内也有产出,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和白铁矿,有时与结核状菱铁
矿共生。

常发育于煤系底部,我国石炭-二叠纪煤系中分布广泛。

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硫酸。

9、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主要特点:
1)大多数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但人均拥有量甚少
根据套改后的基础储量与世界主要国家储量基础的对比, 我国主要金属矿产中, 钒、钛、钨、锑、稀土和钽居世界第1位; 锡、钼、锂、铍和铌居世界第2位; 铅、锌居世界第3位,其他主要金属矿产都位居5位及以后。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主要金属矿产中, 除钒、钛、钨、锑、稀土、钽、锡、钼、锂和铌外, 人均基础储量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2)综合矿多, 单一矿少; 贫矿多, 富矿少
我国主要金属矿产中,资源储量以单一矿产形式产出,能占各矿产总量50%以上的只有铁、锰矿、锑矿及铬铁矿,其他金属矿产绝大部分是综合矿。

我国大多数金属矿产贫矿占的比重很大,有的甚至基本上都是贫矿。

例如,铁矿的贫矿占9717%, 全国矿山平均品位仅为33%;锰矿的贫矿占94%,全国矿石平均品位只有22%。

铝土矿多为铝硅比值偏低的一水硬铝石型矿石(占9815%以上) ;全国铜矿富矿仅占36%;钼矿石平均含钼量大于012%的仅占总量的3%。

3)大部分资源储量集中在大、中型矿床,拥有一批世界级的大型、超大型矿床
我国主要金属矿产大、中型矿床占有的储量比例相当大,一些世界级的超大型矿床在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内蒙古白云鄂博含铌稀土铁矿床,拥有铁矿资源储量912亿t及大量的稀土氧化物和铌。

甘肃金川白家嘴子铜镍硫化矿床,拥有500多万t镍、350 万t铜,还有大量的钴和铂族金属。

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拥有铁矿27亿t、钛金属114亿t , 还有大量的钒。

湖南柿竹园钨锡钼铋铍多金属矿床,所含的金属总量超过100万t。

湖南锡矿山锑矿、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云南个旧锡矿、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甘肃成县厂坝铅锌矿、河南栾川钼矿、陕西金堆城钼矿等,这些大型、超大型矿床都已成为或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矿物原料基地, 在我国金属矿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主要金属矿产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
1)从行政区划看, 金属矿产分布广泛, 但储量相对集中我国金属矿产遍布全国各地,但往往有形成储量相对集中的分布区。

如铁矿,产地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但近60%的资源储量集中辽宁鞍山—本溪、河北迁安—北京密云、四川攀枝花—西昌、湖北宜昌—恩施、山西五台—岚县、江苏南京—安徽马鞍山—庐江、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及海南石碌等地;铜矿遍布各地,但77%的资源储量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