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企改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国企改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国有企业在目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做出改革显得非常必要,为了确保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收获更好的效果,就需要详细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工
作中的重点内容,确保其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实际效益,为国企发展营造新的局面,适应当前新形式的要求。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虽然确实取得
了较大的成就,也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实际效益,为很多国有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
出路,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鉴于此,本
文就国企改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国企;改革;困境;出路
1.国企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国企为什么要改革?从大的方面看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需要;二是现有国企管理体制机制严重制约了国企生产力,
导致国有企业活力严重不足,效率普遍不高。

改革的方向是哪里呢?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时还提出“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国企来说这是带有根本性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也就是说,国企改革要在满足发展
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的方向对国企进行改革。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企最直接相连的就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也就是说国
企改革首先要体现发展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经济制度。

这是国企改革的大方向、总目标。

离开了这个大方向,总目标,所有
的改革措施,无论设计的多么精细,都会与国企改革的大方向,总目标相背离。

2.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困境分析
2.1产权关系不明确
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落实,其最为基本的一个困境和问题表现就是国有
企业产权关系不能够较好明确,尤其是在生产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收益权
方面,很多国有企业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混乱或者是模糊问题,如此也就必然影
响到国有企业很多改革策略的落实推进。

现阶段依然存在着较多的国有企业因为
历史遗留债务等问题导致其自身发展严重受阻,后劲明显不足,较为沉重的负担
也成为限制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2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严重
在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自身的资产进行清算。

而在当前的
国有企业改革当中,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比较严重,这就使得其自身的发展面临
很大的困境,影响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开展。

从目前国有资产的流失情况来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国有企业当中,容易发生因为是内部人
控制,在缺乏一个完善监管机制的情况下,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管存在很大的漏
洞。

2.3经营管理方式的行政化,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方向
一般来说,地方国有企业的经营班子主要是由代表国家履行出资者职责的国
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任,他们行政化的分析问题模式和管理习惯无法在短时间
内改变,这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行政思维管理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公
共事务的管理,具有阶级性、公益性、多样性及层次性。

但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
者更多地是偏重于追求利益最大化。

地方国有企业介于两者之间,既要承担一部
分的公共事务职能,包括提供公共服务、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发展国民经济
支柱产业等,又要参与市场化竞争,做强做大国有资产,进而反哺社会。

3.国有企业改革出路
3.1落实混合所有制
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发展,较好运用混合所有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模式,
混合所有制模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形成理想的推动力,促使国有企业发展速度更快,有效规避以往存在的明显积极性不强问题。

这种混合所有制模式的应用主要就是
为了完成股权多元化的改革发展,促使国有企业的股权并非完全掌握在国家或者
是集体手中,允许非公有资本融入其中,如此也就必然能够较好激活国有企业,
促使其具备更高的发展积极性,能够更好利用多方面资本实现对于自身竞争力的
提高。

通过混合所有制的落实,能够更好融合多类资本,较好实现取长补短,促
使国有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具备更高活力,能够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基于此,需要加大国有企业对于民间资本的吸引力度,能够更好鼓励民间资本参
与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来,实现多种模式的投资,适应目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发
展需求。

当然,在混合所有制的落实应用中,同样也需要关注国有资本的主体地位,避免其自身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3.2强化国有资产的监管
在以往诸多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
情况,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必须通过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实施信息公开加强
社会监督、严格责任追究等手段,强化对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
资产流失,充分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3.3提升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国有企业作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支柱,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直接影响
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会对改革工作的开展产生直接的作用。

而在我国当前的
国有企业管理机制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体的管理机制还存在许
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就使得一些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呈现出一盘散
沙的情况,这就使得企业不仅不能有效地开展经营活动,同时还会造成企业核心
竞争力的受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因此,必须要加快形成市
场化经营机制,完善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形成企业领导能上能下、人员能
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环境,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通过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更好地开展科学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实
现企业经营能力与竞争能力的提升,有效应对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保证
自身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
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是相对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而
言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提高地方国有企业的发展动力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进一步促使国有资本广泛利用,提高国有资本的
影响面。

其次,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存在一股独大和国有股比例过高的情况,使得
企业产权结构比较单一,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利于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改变由产
权结构单一形成利益小团体的现状,推动建立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显著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

最后,混合所有制以国有资本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本进行资源配置,可以有效实现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的优势互补。

例如,国有资本通过与民营资本的有机合作,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能极大提高国
有资本的活力,民营资本在国有资本的指引下会更多考虑到公平因素,从而保证
效率与公平兼得,实现双赢局面。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国有企业在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改革发展的必要性较为突出,需要切实围绕着现阶段改革面临的各个困境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具体困境的影响机制,如此也就能够采取较为合理的策略予以优化控制,确保国企未来运营更为高效,能够创造更高的利润,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玉龙.困境与对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点思考[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9(03):64-67.
[2]栾立枫.浅议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1):17+30.
[3]李倩.国企改革的困境与路径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09):14-15.
[4]罗凡尘.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从体制改革到“互联网+”[D].中央民族大学,2017.
[5]谢航宇.新常态下国企党建工作构建的新动力[J].改革与开放,2017(08):57+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