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师院附中七年级生物下册 4.1.3《青春期》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三节青春期
华。

练习:
()1、在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是:
A 婴儿期
B 童年期
C 青春期
D 中年期
()2、男孩子和女孩子青春期声音的变化与什么结构有关?A肺 B 大脑 C心脏 D性器官()3、我们要注意青春期的心理卫生,你认为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 正确认识性知识
B 获得适当的性知识
C 集中精力学习
D 回避性知识
()4、对青春期遗精、月经的正确看法是:
A 真是倒霉
B 不干不净
C 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D 很害怕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A、身高突增
B、形成两性生殖器官
C、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兴奋性比较强
()6、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性激素,它的作用是可以促使
A、子宫内膜发生周期行变化
B、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
C、子宫内膜维持原来的形状
D、子宫内膜组织坏死,血管破裂
()7、进入青春期后,促使男孩长出胡须的激素是
A、雌性激素
B、雄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8、“女大十八变,越来越好看”,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是
A、雌性激素
B、子宫
C、卵细胞
D、卵巢
()9、系列各项中,属于青春期健康生活习惯的是
A、节食保持苗条
B、彻夜网游聊天
C、肆意宣泄情绪
D、生活张弛有度
()10、右图中能表示人体男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特点的曲线

A、a
B、b C 、c D、c
11、下图是某地男女生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和睾丸、卵巢的发育趋势,请仔细观察:
(1)从图中可以看到女孩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比男孩,男孩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大约是。

(2)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征,也就是说较早进入青春期。

(3)从图中我们观察到时期睾丸和卵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而进入青春期后,性器官。

(4)除了身高和性器官的变化,请你尝试写出男孩青春期身体还有什么变化?
三、知识归纳
1、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身高迅速增长。

2、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3、青春期出现的重要生理现象:男孩遗精,女孩月经。

4、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会发生明显变化,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如果我们在路上看到易拉罐,应该捡起投入到贴有下列哪种垃圾标志的收集箱中()
A. B.
C. D.
2.下列不是酸雨的危害的是()
A. 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
化 B. 使河流、湖泊、水源酸化C. 直接危害植物的芽、
叶 D. 使土壤中汞、银、镉含量增高
3.下列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A.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表
面 B. 大气圈底部、水圈和岩石
C.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
圈 D. 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4.关于人对生物圈影响的说法,不符合的是()
A. 土地利用不科学,影响生物圈的稳定,必将危害当代贻害后代
B. 掠夺式采伐和过度放牧等,破坏植被会引起水土流失,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
C. 环境污染必将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物圈的稳定
D. 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利用加剧,但对环境影响不大
5.下列各项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A. 生活污水和人粪尿直接由下水道排入江河中
B. 购买食品用一次性塑料袋
C. 实行“封山”,禁止砍伐一切树木
D. 大力开发风力发电站,潮汐发电站
6.酸雨是指雨水具有较强酸性,pH小于5.6的雨水.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 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C.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 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7.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盲目的开发森林和草
原 B. 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
亡 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8.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 开展生态旅游
B. 发展畜牧
业 C. 增加木材产
量 D. 改善生态环境
9.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 青蛙
B. 昆虫
C. 水
稻 D. 农民
10.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是()
①围湖造田②排放污水③植树造林④焚烧垃圾⑤养花种草⑥喷药灭虫
A. ①②
B. ③⑤
C. ①⑥
D. ②④
二、填空题(共5题;共15分)
11.(一)预习思考
材料一:西江是广西、广东部分地区的引用水源.2016年7月1日至5日,贺江贺街至河面狮水域陆续出现死鱼现象.经广西环保厅检测,在贺江市与广东省交界断面扶隆监测点水质镉超标1.9倍,铊超标2.14倍,导致西江水质受到威胁,下游贺州市信都镇、广东肇庆等地存在饮用水安全隐患.此次贺江被污染河段约110公里,从上游的贺江马尾河段到与封开县交界处,不同断面污染物浓度超标从1倍到5.6倍不等.
材料二: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无锡市民饮用水源来自太湖,造成这次水质突然变化的原因是: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来最低值,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体富营养化较重,从而引发了太湖蓝藻的提前爆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水质,无锡市民纷纷抢购超市内的纯净水,街头零售的桶装水也出现了较大的价格波动.
(二)设问解疑
(1)问:水是生命之源、水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无法降解,对人体的危害要比其他生物都大,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人处在________ 的最高营养级.
(2)问:西江贺州段的镉、铊超标,污染源最可能来自
A.生活用水 B.工厂、矿山排放 C.农业使用化肥、农药 D.汽车尾气
答:选项为________ 。

(3)问:太湖蓝藻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部分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哪类生物?
答:这类生物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 植物门.
(4)问:蓝藻等植物大量繁殖后,经过一段时间,蓝藻等植物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则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答;选项为________
(三)简结转新
(5)问: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你做过哪些有益的工作?请举一例.
答;________ .
12.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时,提出的问题是: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作出的假设是:酸雨使种子不能萌发。

有名同学用食用醋和清水配制成了“模拟酸雨”,他把pH控制在4.0以下。

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在培养皿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加入少量的水使纸湿润,在纸上放上10粒正常的大豆种子,在种子上面覆盖潮湿的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每天在纱布上淋几次“模拟酸雨”。

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状况。

换用其他几种植物的种子进行同样的实验。

如果这些种子都没有发芽(不考虑种子的自身条件、休眠等),就能说明是受________ 的影响。

设计一组对照实验,其他条件与上述实验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在第________ 步中每天在纱布上淋几次________ ,而不是________ 。

14.如图渡渡鸟15世纪前在毛里求斯随处可见,后来殖民者疯狂捕食,1690年前后就灭绝了,毛里求斯岛上的卡尔利亚树果皮坚厚,种子难以萌发,渡渡鸟喜欢取食卡尔利亚树果实,经过渡渡鸟消化后卡尔利亚树种子才可以萌发,渡渡鸟灭绝了,卡尔利亚树也灭绝了,一下子灭绝了两个物种.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渡渡鸟和卡尔利亚树的灭绝,说明了人类的活动破坏了________ 的多样性.渡渡鸟和卡尔利亚树的灭绝,它们所含的基因也随之消失,说明了人类的活动破坏了________ 的多样性.
(2)一种生物一旦灭绝就不会________ ,严重危胁生物的多样性,________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的措施.
15.环境污染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排入环境造成的,它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________ 的稳定.
三、综合题(共2题;共13分)
16.我的见解:玉溪的“三湖”(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是玉溪人民的“母亲湖”.这里风光秀丽,吸引了八方游客.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湖边建起了林立的宾馆、饭店;围湖造田,建塘养殖侵占湖面;植被破坏,湿地及湖滨消失;工农业污水,人畜粪便、垃圾等入湖…使得抚仙湖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水质下降;星云湖水质恶化,蓝藻爆发频繁,土著鱼种濒危…引起了全社会的深切关注.
近年来玉溪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乃至当地居民、学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来保护和治理我们的“母亲湖”…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造成了对“三湖”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________ .
(2)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市民,我们在治理“三湖”等保护环境方面能做些什么?________ .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一)预习思考
材料一:我国政府2016年针对节能汽车和电动车出台补贴办法,制定奖励政策.在全国推广1.5亿只节能灯,争取在几年内把全国所有的白炽灯更换为节能灯.普通老百姓购买节能灯政府给补贴50%,对单位大宗用户补贴30%,如果把全国的白炽灯全部更换下来,一年可以节电480多亿度.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指出,全体国民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加强造纸、印染、化工、制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湖洋及河流的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大重点跨界河流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
(二)设问解疑
(三)简结转新
(1)绿色生活,从低碳开始.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从而减轻全球变暖的趋势()
A. 氧气
B. 二氧化
碳 C. 二氧化
碳 D. 氮气
(2)煤燃烧和普通汽车尾气排放的________ ,是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3)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将会造成________ 污染。

(4)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
A. 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B. 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
C. 减少开车,尽量乘坐公交车出行
D. 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
(5)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的?请举两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其它垃圾,指不能回收利用的,如石块、瓦砾等不可回收垃圾,A不符合题意; B、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等,易拉罐可回收再利用,应放在可回收垃圾箱内,B符合题意;
C、厨房垃圾是指厨房中的一些食物垃圾,如剩饭、剩菜等,C不符合题意;
D、有害垃圾是指对人或动物有害的垃圾,如电池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结合垃圾分类储存进行解答.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
B、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
C、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会严重抑制林木的生长.
D、酸雨中并不含有汞、银、镉,所以土壤中的汞、银、镉含量增高,不是酸雨造成的,应该是水污染造成.
故答案为:D
【分析】可以从酸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答案】D
【解析】【解答】在地球上,我们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包括大气圈的底
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答题。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土地利用不科学,影响生物圈的稳定,必将影响可持续发展,A正确;
B、掠夺式采伐和过度放牧等,破坏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失,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B正确;
C、环境污染必将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物圈的稳定,C正确;
D、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利用加剧,带来环境污染,D错误;
故选:D
【分析】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带来的影响有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
5.【答案】D
【解析】【解答】A、生活污水和人粪尿直接由下水道排入江河中,造成水质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A错误; B、购买食品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袋不易被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B错误;
C、实行“封山”,禁止砍伐一切树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应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C错误;
D、大力开发风力发电站,潮汐发电站,利用新能源,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D正确.
故选:D.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A正确;
B、酸雨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B正确;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C错误;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水
而形成.二氧化碳是不会形成酸雨的,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雨水pH小于7,但是不会小于5.6,所以就这么规定了pH值小于5.6的降水为酸雨.
7.【答案】A
【解析】【解答】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

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因此扩大畜牧业发展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增加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不利用防治沙尘暴的发生。

故答案为:A
【分析】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干信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两项措施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森林和草原,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9.【答案】C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可见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农作物和杂草,水稻是主要的生产者.青蛙、昆虫和农民、属于消费者.
故选:C.
【分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环境质量恶化,使生态平衡失调;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以及烟气中的二恶英类剧毒物质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喷药灭虫会直接破坏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导致农田生态
系统遭到破坏,残留的农药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剧毒不易降解的农药还会沿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因此这些活动都会对生物圈造成不利的影响。

而植树造林、养花种草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二、填空题
11.【答案】食物链;BC;原核;C;宣传环保、爱护环境、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等
【解析】【解答】(1)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些有毒物质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沿着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2)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

(3)原核生物的代表有细菌、蓝藻、放线菌等.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蓝藻的数量急剧增多,与其他藻类竞争养料、阳光、空气等,所以蓝藻属于原核植物门。

(4)蓝藻等植物大量繁殖后,经过一段时间,蓝藻等植物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则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会导致池塘内微生物大量繁殖,大量繁殖的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所以属于分解者。

(5)该小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如宣传环保、爱护环境、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等。

故答案为:(1)食物链
(2)BC
(3)原核
(4)C
(5)宣传环保、爱护环境、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等。

【分析】环境与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保障,它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人为因素也影响、改变着自然环境.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保护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12.【答案】模拟酸雨;②;清水;模拟酸雨
【解析】【解答】(1)题干中描述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及人体的伤害,制定的探究实验以大豆幼苗,模拟酸雨,显然是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以如果这些种子都没发芽(不考虑种子的自身条件、休眠等),就能说明是受模拟酸雨的影响。

(2)我们所做的实验一般为对照实验,那么就要求①要形成对照②变量具有唯一性,在设计的实验中我们明显发现缺少对照实验设计,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由于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酸雨,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分析】此题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酸雨的形成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要有环境意识,在生活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3.【答案】酸雨
【解析】【解答】解: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pH高于5.6的降水,等于5.6的降水,pH<7的降水,都不是酸雨.
故答案为:酸雨.
【分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是不会形成酸雨的,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雨水pH小于7,但是不会小于5.6,所以就这么规定了pH值小于5.6的降水为酸雨.
14.【答案】生物种类;基因;再生;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解答】(1)渡渡鸟和卡尔利亚树灭绝,意味着一种生物渡渡鸟的消失,使生物的种类减少,因此人类的活动破坏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渡渡鸟和卡尔利亚树消失了,但个体所构成的基因库也随着消失,因此人类的活动也破坏了基因的多样性.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1)生物种类;基因;
(2)再生;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含生物之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5.【答案】健康
【解析】【解答】环境污染是由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造成的;因此人类要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防止由生产和生
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化学污染;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因此,环境污染会使环境质量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
故答案为:健康.
【分析】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三、综合题
16.【答案】(1)围湖造田、植被破坏、水污染
(2)①做一名义务的环保宣传员,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②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等.
【解析】【解答】解:(1)从资料可以看出:造成“三湖”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围湖造田、植被破坏、“工农业污水,人畜粪便、垃圾等入湖”造成的水污染.
(2)我们可以做到:①做一名义务的环保宣传员,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②保护环境,不制造垃圾等.故答案为:(1)围湖造田、植被破坏、水污染
(2)①做一名义务的环保宣传员,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②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等.
【分析】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各种生物,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保护环境.
17.【答案】(1)C
(2)二氧化硫
(3)水
(4)D
(5)答:不使用一次性餐筷,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解析】【解答】(1)“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2)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以燃煤为主,煤中伴有的硫随着煤的燃烧而生成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在金属的冶炼中金属硫化物的燃烧也产生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在空气中杂质粒子的催化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形成酸雨。

(3)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等.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纸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属于水污染。

(4)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在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