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稠度密度测定试件成型标准养护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混凝土稠度密度测定试件成型标准养护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提高混凝土试验的水平,在检验普通混凝土质量时,用来指导混凝土性能的试验方法。
2、引用标准: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
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
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3、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试样制备(GB/T50080-2002)
3.1试验室温度20±5℃,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温度一致。
3.2 试样准备:根据已知的混凝土配合比,准备原材料,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要求骨料为±1%外,其它均按0.5%计量。
混凝土制备完毕后,到开始进行各项性能试验的间隔时间不超过5min。
4、稠度试验
4.1 坍落度与坍落度扩展度法;
4.1.1 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无明水现象,底板应放置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
4.1.2 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时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顶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
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
顶层插捣完,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4.1.3 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中不大于150s;
4.1.4 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筒提升后,如发生混凝土崩坍或一边剪切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外测定,如第二次仍出现上述现象,说明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
4.1.5 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黏聚性及保水性。
粘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黏聚性良好。
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
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
如坍落度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保水性良好,反之,则不好;
4.1.6 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和最小直径之差小于50mm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度展扩值。
4.1.7 混凝度和坍落度扩展值以mm为单位,测量精确到1mm,结果表达修约到5mm。
5、表观密度:
5.1 指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质量。
5.2 仪器设备;容量筒、台称、振动台、捣棒。
5.3试验步骤:
5.3.1 用湿布把容量筒内外擦干净,称容量筒质量精确到50g;
5.3.2 混凝土的装料及捣实方法,根据拌合物的稠度而定,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用振动台振实为宜,坍落度大于70mm的混凝土,用捣棒捣实为宜。
采用捣棒捣实时,根据容量筒大小决定分层与插捣次数,用5L的容量筒,混凝土分二层装入,每层插捣应为25
次;用大于5L的容量筒时,每层混凝土的高度不应大于100mm,每层插捣次数应按10000mm2截面不小于12次计算。
插捣应由边缘转向中心,插捣底层时捣棒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每一层捣完后,用橡皮锤轻轻沿容器外壁敲打5—10次,直至拌合物表面插捣孔消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
采用振动台振实时,应一次将混凝土拌合物灌制到高出容量筒口。
振动过程中如混凝土低于筒口,应随时添加,直到表面出浆为止。
5.3.3 用刮尺将筒口多余的混凝土拌合物刮去,表面如有凹陷用混凝土填平,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混凝土试样与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50g。
5.4 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的计算(结果计算到10kg/m3):
γh = ×100% (见规程6.0.4)
式中γh—表观密度kg/m3
W2—容量筒质量kg
W1——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kg
V——容量筒容积(L)
6、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成型(GB/T50081-2002 )
6.1试件尺寸根据骨料最大粒径而定,见下表
骨料最大粒径试件尺寸
40 150×150×150
31.5 100×100×100
6.2 试件制作
6.2.1 成型前,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
6.2.2 按3.2要求制备试样;
6.2.3将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锨在钢板上来回拌合三次后,开始装入试模;
6.2.5 按5.3.2要求确定混凝土试件的捣实方式;
6.2.6刮去试模上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子抹平;
7、试件养护
7.1 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薄膜覆盖表面;
7.2 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1~2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内养护。
标准养护室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样表面应保持湿润,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7.3 标准养护龄期为28d(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