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科版初中物理实验总复习全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振幅比较振幅的大小;利用音叉振动接触 水面,比较溅起的水花,既能认识音叉的振 动发声,又能比较振幅的不同;在扬声器表 面或鼓面上附加轻小物体,效果也很明显。
第14页,共297页。
二、声现象
5、演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实验关键——声能集中定向传播。 (2)具体方法: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典型
事例很多,如爆竹声对耳膜的影响,爆炸声 对窗户玻璃的冲击等。在实验环境中,要设 法把较弱小的声能集中起来,定向对蜡烛烛 焰等产生作用,效果明显。
实验一《用激光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器材】激光器,香烟,火柴 【操作】 (1)接通激光器电源,使激光器工作。激光器射
出一束光束(在清洁的室内空气中悬浮的微粒少, 光 束径迹看不太清),在黑板的左面(或右面) 墙 上打出一个红色的光斑。 (2)向激光束经过的空间喷烟,立即显现出一条 鲜艳 的红色光束。 (3)断开电源,使激光器停止工作。 【注意事项】
,在纸板
上还能看
到反射光
线吗?
光的反射定律
N
ir
O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三线共面) (两角相等)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第33页,共297页。
(两线分居)
实验三 探究光路可逆
探究:光线沿反射光线入射,会怎样出射?
o
你的猜想:…… 进行探究,现象是:…… 结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严禁有意识地把眼睛直接对着激光束观察,以 免损伤眼睛。
第28页,共297页。
实验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仪器和器材】光的反射演示器 光源 【注意事项】
初中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理解反射定律 中线和面的空间关系是一个难点。实验过程 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直观地建 立起光的反射图象。
第29页,共297页。
并盖上油纸,以防锈蚀,影响密封。
第12页,共297页。
二、声现象
3、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演示实验) (1)实验关键——频率高低的比较。 (2)具体方法:选用不同频率的音叉进行比较;
用硬卡片拨动梳子的齿进行比较;用齿数不 同的转轮弹击硬卡片进行比较等等。
第13页,共297页。
二、声现象
4、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演示实验) (1)实验关键——比较振幅大小。 (2)具体方法:利用琴弦(钢尺)的振动展
第15页,共297页。
二、声现象
6、了解:示波器 如何解读示波器显示的图形
第16页,共297页。
二、声现象
7、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 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 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 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第17页,共297页。
第7页,共297页。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实验原理: v s
t
•实验过程:
•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低端,测量小车 要通过的路程S;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根据公式: 算出平均速度。 v s t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 ,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然后算出小 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感受到的一些典型的振动发声的实例以外, 采用给音叉叉股悬垂螺钉、乒乓球等轻小物 体,达到伴随铃声或放大振动现象的效果。
第11页,共297页。
二、声现象
2、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1)实验关键——听到声音的效果 (2)具体方法:将播放音乐的手机放在抽气盘上,先在玻 璃钟罩底边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放在抽气盘上,略微转 动玻璃钟罩并稍施压力,使钟罩与抽气盘接触紧密。用抽 气机抽出罩里的空气,可以听到音乐随着罩里空气的稀薄 而逐渐减弱。然后将空气慢慢放入钟罩里,又听到音乐逐 渐加强。通过音乐声音前后强弱变化的对比,可以得出: 声音不能在真空里传播。所以本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比较听 到声音的变化并初步体会理想实验与科学推理的研究方法! (3)注意事项——抽气盘的圆盘表面要涂上黄油或稠的机 油,
第4页,共297页。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 一、学会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程度,选择 适当的测量工具; 二、要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三、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和读数;会分析实验数据 并且会归纳判断得出正确的
结论;了解实验误差的概念;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4、分析现象和图像,得到结论:水沸腾时吸热,但 温度保持不变,有沸点。
时间/min 0 温度/C
1
2
3
4

第25页,共297页。
【注意事项】
1、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开始就使用热水或减少水
的质量;
2、如果烧杯擦得特别干净或用烧杯中的水曾煮开 过,这时,由 于气泡产生条件不足,致使沸腾时 气泡发生不太剧烈。如在 水中投入少许碎瓦粒, 则沸腾现象格外醒目。
第5页,共297页。
实验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时应注意:
△ 停表的使用与读数: 停表能方便地启动和停止,可以很方便地测出时间 间隔。因此,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作为计 时工具。停表分为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两类。机械 停表的分度值可达0.1秒电子停表的分 度值为0.01秒。电子停表一般为数显式,可直接读数 。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 是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s),并将它们相
第34页,共297页。
A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关键】准确定位像的位置 ,比大小、比距离,证明是虚像。 【仪器和器材】
平板玻璃一块,两根相同的蜡烛,木板且中央有窄 槽,可将平板玻璃垂直地卡在木板中央,木板侧 面从中央向两边画有等距离的刻线。
第35页,共297页。
【实验方法】
B
甲 A
1、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玻璃后
激光笔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实验
入射光 平面镜
入反 射射 角角
纸板
第30页,共297页。
反射光
改变入射角i,多做几次实验:
次数 1 2 3 ...
入射角i
分析与论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反射角r
第31页,共297页。
激光笔 入射光线
光屏
N
E
平面镜
O
第32页,共297页。
将纸板
F
NOF向后
或向前折
第21页,共297页。
物态变化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第22页,共297页。
【注意事项】
1.探究过程中,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目的
是让 固体受热均匀。
2. 调节实验装置:顺序从下到上。
3. 严禁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酒精灯必须用
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4. 在用描点法作熔化图象时,应将所得点用用
加。
△ 机械停表的读数:读数为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
读数。
第6页,共297页。
《实验三:测量平均速度 》 (1)实验关键:让学生知道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 理是什么?
搞清楚实验中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测物理量时所用工具有哪些? 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2)注意事项:斜面不要过高也不要太低(过高 会使小车速 度过快,不容易记录时间);要保证 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沿直线运动;要保证每次测量 都从相同高度释放。
6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16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7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8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18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9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9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0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0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2页,共297页。
一、机械运动(共3个)
第一节 刻度 与时间的测量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分组
第一节 刻度 与时间的测量
用停表测量时间
分组
第四节 测量 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平均速度 分组
第3页,共297页。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要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正确地使用测量长 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并掌握测量的方法和要点 :使用刻度尺要“五会”即会认、会放、会看、会读 、会记。 会认:零刻度是否磨损、分度值(相邻两条刻线所代 表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 确程度)、量程(测量范围)。 会放: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 歪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 会读:应估读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数字和单位
2017中考总复习
第1页,共297页。
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1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1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3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13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4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1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5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1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乙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
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的各处看 到玻璃后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
2.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90°,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说 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平板 玻璃里成的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的位置 和蜡烛甲完全重合。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 关系
演示 演示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波形
演示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 关
演示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声音波形图
演示
第三节 声的利用
发声扬声器的烛烟
第10页,共297页。
演示
二、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 (1)实验关键——发声体振动现象的放大 (2)具体方法:除了能让学生直接观察、触摸
第20页,共297页。
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 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
试管、水、温 度计、秒表、海波、蜡等。 【设计实验】 (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
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实验。
第8页,共297页。
《测量平均速度》
•表格: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要点诠释: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 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小车从斜面滑下时, 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 小,影响实验结果。
第9页,共297页。
二、声现象(共6个)
第一节 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
真空罩中的闹钟
3、引导学生了解水的沸点为什么不是100摄氏度.
第26页,共297页。
四、光现象(共5个)
第一节 光的直线 传播
光在水中的传播
第二节 光的反射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第三节 平面镜成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


第四节 光的折射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演示 分组 分组 分组
第五节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
演示
第27页,共297页。
观察现象的要点,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正确地实验操作和整理器材的顺序,最后再 指导描绘图像的步骤,分析和总结结论。
第24页,共297页。
实验、使用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方法与步骤:
1、按图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 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在下表中
平滑曲线相连。 5. 海波熔化时间太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
现象和 记录实验数据.可以通过增加水的质量、 增加海波质 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来延长海波 熔化的时间
第23页,共297页。
实验三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关键——安全, 现象,数据,图像,沸点等。 (2)具体方法:指导实验器材的组装和加固,
三、物态变化(共3个)
第一节 温度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 温度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 度的变化规律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 变化的特点
分组 分组 分组
第18页,共297页。
实验一《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1)实验关键——正确使用温度计 (2)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正确使用温度计的三个要点 进行
2、使用温度计时,手应拿在它的上部,实 验中不允许用它作搅拌棒使用。
第19页,共297页。
正确使用温度计:
⑴看清温度计的 量程和最小分度值;
⑵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
和容器壁;
⑶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
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⑷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 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