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考纲(精选)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考纲(精选)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复习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带有作品研读性质,既考虑到与电大专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衔接,利用和巩固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养成文学鉴赏、评析的习惯和眼光,并引发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复习要求本课程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体裁类型,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部分。

各部分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从整体上又考虑到几方面内容的平衡,既有名著原文,又有阅读提示、扩展性阅读书目、参考书目。

并力争每一讲的角度、方法各有特点,而且尽可能介绍学术研究的前沿状况,包括不同的研究观点。

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提供基本的研究书目与资料,指点治学的门径。

同时,充分考虑到电大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还收录了必要的评论观点摘要。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并对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有所涉猎,并树立文学的整体观。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本课程以王宁宁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选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为基本教材。

(二)IP课件IP课件为重点辅导型,本星期共9节课,由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文法系副教授陈婕主讲,主要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使学生通过上的实时与非实时直观教学加深对文学作品的认识。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收看并下载存储。

(三)上辅导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供学生学习参考。

1.利用BBS讨论板进行上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2.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一、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

二、学时
本课程共四节,每节45分钟。

三、课程任务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

开设“名著导读”课程就是为了将人类的智慧结晶永久流传下去。

四、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小学名著导读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介绍小学生适合看的名著为主,方式主要是教师讲授。

希望通过课堂介绍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五、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最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
教学内容:介绍书中的经典故事(包括《牛郎织女》《白蛇传》《宝莲灯》等,从多种角度折射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教学器材:实体书(注音版)。

第二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
教学内容:可在教室表演两部名著中一两个经典故事(如《灰姑娘》);介绍作者及名著的内容。

教学器材:实体书(注音版)。

第三节《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内容:通过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的关于各个领域的问答引出《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器材:实体书(注音版)。

第四节《小王子》
教学内容:现场朗诵书中的某些经典段落。

教学器材:实体书(注音版)。

名著导读课程纲要

名著导读课程纲要

名著导读课程纲要《名著导读》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名著导读【开发教师】【授课对象】七——八年级学生【课时安排】每两周一节(16课时)【课程类别】人文素养类【背景说明】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而在教育的所有环节之中,课程教材的改革又是具有基础性、主导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开设校本课程,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优化知识结构,有效进行自身调整的平台,进而提高综合素养。

也是教师的一个成长点,极大的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我校位于伏牛北路(六厂前街)中段路西,附近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学生家庭知识结构层次参差不齐,学生文化课底子较为薄弱,自觉阅读能力习惯尚未养成,阅读面较窄,阅读能力不强。

结合以上实际,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社会丰富的资源,引导读书时尚,全面构建学生的阅读体系和精神世界,打造“书香校园”,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验工作。

《名著阅读》校本课程内容是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近经典、阅读优秀文本、扎实有效地开展的读书活动。

在阅读中广泛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神,兴起读书学习热潮,营造学校良好的读书文化氛围,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进步、成长。

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实施,促进书香校园的营造,推进文化校园的建设,打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型学校。

【课程目标】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与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传承读书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本着“塑造完美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宗旨,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近书籍、亲近名著,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爱上阅读,感悟到读书的乐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具体目标如下:1、通过阅读名著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形成对名著浓厚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专业)课程编码:9909915200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2+0.5分开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类型:人文社科选修课先修课程:文学基础2一、课程教学目的:利用和巩固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现当代一些重要的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解读,熟悉并掌握它们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代的审美眼光,独立地阅读、赏析和评价现当代各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分析、评判、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优秀的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该课程涵盖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部分内容,现代文学部分包括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三个十年的文学创作,当代部分指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文学创作。

二、课程基本内容:第一部分小说(理论课12课时、实践课6课时)教学目标:学生在阅读原作的基础上,掌握小说的思想价值、艺术特点以及塑造人物的方法及文学意义等。

有些作品还须细心揣摩作家的创作思路、作品的语言和风格。

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养成文学鉴赏、评析的习惯和眼光,并引发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

教学内容:现代部分: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冰心《超人》,郁达夫《沉沦》、《迟桂花》,茅盾《子夜》,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巴金《家》,《寒夜》,沈从文《边城》,施蛰存《梅雨之夕》,张爱玲《倾城之恋》,张天翼《华威先生》,路翎《财主的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孙犁《嘱咐》。

当代部分: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杨沫《青春之歌》,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高晓声《陈奂生上城》,张贤亮《绿化树》,莫言《红高粱》,汪曾祺《受戒》,残雪《山上的小屋》,刘恒《狗日的粮食》,陈忠实《白鹿原》,苏童《米》,贾平凹《废都》,白先勇《游园惊梦》。

了解:这一时期基本的文学史知识,对一些作家所处的时代及其创作特色有一个整体认识。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学习指南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本课程主要以具体作品的鉴赏为主,引导学生体味不同的作家的风格,初步了解分析作品的不同角度,在审美的熏陶中培养文学的感悟能力、体验能力。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因而,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传达并不是讲授的重点,重点在于作品的鉴赏,学生应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尽量多读作品、贴近作品,并在独立的思考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程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著为研究对象,因而涉及的文学现象比较多。

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需要了解足够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基本知识,并对当前文学研究现状有所涉及。

文学史知识不是本课程的重点,却是学好本课程的前提;它是在专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及本科阶段《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等课程的基础上,着重于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行审美教育的。

如果学生没有相关基础知识,需要补修有关课程,否则很难学好本课程。

一、总体要求:1.要熟悉课件内容,课件最少应看两遍。

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下两种读物:《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此为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自学指导》李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此为辅。

2.了解一些代表性作家的基本情况,笔名,生平,时代背景,代表性作品及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3.认真阅读课件提到的文学作品,并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

同时初步了解如何评价作品,具备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能力。

4.通过论文写作训练,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学习方法:本课程总体上突出两个环节:首先,是“读”:1.要集中主要精力阅读教材中的选文,而且要根据教材的指导,读作品的全书,并选读作家的其他作品。

2.在阅读之初,不查看任何参考资料,直接切入读原文,用心去感受,要特别重视与珍惜自己阅读的第一印象;在反复的独立阅读中,积累一些对作品的想法以后,再去读参考资料,以启发自己积极思考,并开拓阅读视野。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辅导(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辅导(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教案辅导(一)悲剧意识的压抑与觉醒——汪曾祺小说论汪曾祺是“文化大革命”后文学中最受评论界关注的作家之一。

虽然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完全没有分歧,但对他的美学气质的概括、对他的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肯定、对他的文学影响和文学史意义的重视,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在这些意义上,汪曾祺成了文学研究中最具有共识、最没有异议的作家。

将那些评论文章的标题集在一起,即可感到一种独特的氛围。

《豪华落尽见真淳》(季红真)、《旧梦重温中寻求美的真谛》(李复威)、《笔下浸透了水意》(法国学者居里安)、《浅论汪曾祺小说的“非情节化”》(许宗华)、《说“淡化”》(吴方)、《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汪曾祺、施叔青对话)、《弥漫着氛围气的抒情美文》(邓嗣明)、《汪曾祺作品的意境美》(柳易江)、《汪曾祺:中和之美》(杨剑龙)、《野凫眠岸有闲意》(李庆西),《末世的温馨》(摩罗)、《和谐;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生命》(石杰),再加上孙郁的《汪曾祺的魅力》,胡河清的《汪曾祺论》,这些文字所形成的氛围中,蕴有这样一个共识;汪曾祺的作品平淡恬静、和谐温馨,充满田园牧歌的抒情色彩和天国仙境的梦幻情调。

边种共识规范着文学界对汪曾祺的文学财富的感知方式和接受方式,也规范着对他的新的作品和成就的期待。

也就是说对于汪曾祺的创作,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批语模式,整个文学界都已习惯于用这种批语模式理解汪曾祺、期待汪曾祺。

这种批评模式曾经拥有足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它在肯定汪曾祺的文学成就、文学个性、文学史意义上,在将中国文学从政治意识形态和一切非文学因素的桎梏中解救出来的过程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是,任何模式一旦形成,即具有封闭性,它将在封闭中自我生长直至走向僵死。

而且,对对象的概括必定妨碍着人们对对象的丰富性的认识与感知。

我们对于汪曾祺作品的古籍模式的形成,使得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对与模式不合的异质因素中采取省略的、排斥的态度,对其文学创作美学风格的新发展也会反应迟钝甚至无动于衷。

《中国当代文学名著精读》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名著精读》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名著精读》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名著精读英文名称:Chinese present age famous work perusal课程编码:011311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数:2学分36学时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文秘教育、编辑出版学修订人:余海乐制定日期:2007年3月10日审核人:刘铁群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中国当代名著精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1949年至世纪交替时期最有代表性、艺术成就最高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把握当代主要“文体”的创作概貌,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各主要文体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提高文学阅读、鉴赏、分析、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1.掌握当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征。

2.掌握欣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技巧和能力。

3.人文精神的培育和陶冶。

(三)教学要求1.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欣赏与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2.注重教法的灵活性,既系统讲授,又给学生讨论的机会。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诗歌(6学时)第一节北岛的《回答》教学要点:掌握北岛的《回答》的内容和艺术风格。

(一)北岛的《回答》的内容1.以警言格句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荒谬、丑恶的揭露和愤怒。

2.追述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抒情主人公以叛逆者的身份对现实的怀疑和挑战。

4.英雄的受难、拯救和理想。

(二)北岛的《回答》的艺术风格1.理性批判精神和英雄救赎意识的交织。

2.象征和隐喻。

第二节顾城的《远和近》教学要点:了解顾城简况,掌握《远和近》的内容。

(一)《远和近》的内容:1.表现了少男少女初恋的敏感和忧郁。

2.展示了大劫后人际关系的疏远和对大自然的亲近。

3.表现了人际间远和近的人生哲理。

第三节舒婷的《致橡树》教学要点:了解舒婷简况,掌握《致橡树》的内容,掌握《致橡树》的艺术风格。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程说明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程说明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程说明2003年11月18日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为108,开设一学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其要义与艺术特色,达到对现当代文学成就的深一层认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按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精选有代表性作家若干名篇,如鲁迅、茅盾、丁玲、巴金、老舍等作家的小说,五四以来的诗歌、散文名篇,当代诗歌、散文和小说名篇,组织学生阅读,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给予评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2002年04月10日当前位置: 电大在线>>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2)>>教师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2002年04月10日)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2001年10月7日审定通过)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限选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其要义与艺术特色,达到对现当代文学成就的深一层认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108,共6学分,开设两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精选有代表性的若干名篇,组织学生阅读,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进行评折。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阅读所选作品。

由于篇幅所限,许多作品只是节选,有条件的学生应阅读所选作品的全部内容。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本课程以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为基本教材。

《导读》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二)音像教材本课程录像课为重点辅导型,主要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作家作品的认识。

《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21*******课程名称: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开课教研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限选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

教学目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其要义与艺术特色,达到对现当代文学成就的深一层认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二,通过对具体作品有深度的解读,培养学生创新性、研究性的思维和眼光,增强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深度分析和解读的能力,并能够写出分析性、研究性的文章。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文学名著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学会对文学文本进行深度思想和艺术分析。

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学术方法和思路的基本训练。

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科研训练等。

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电子教案和多媒体幻灯片为辅,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课程安排上主要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精选有代表性的若干名篇讲解,组织学生阅读和分析,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进行评析。

由于篇幅所限,许多作品只是节选,有条件的学生应阅读所选作品的全部内容。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前言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什么是名著,如何界定名著,以及文学名著鉴赏的基本思路、方法与途径。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名著的概念、标准及名著的基本特征和美学品格。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名著鉴赏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是名著鉴赏中创新性、研究性思维的培养。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一、课程分类方法“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共分九讲,在教学设计时向学生提供了两种课程分类思路,以便学生从多个角度学习课程、理解课程。

根据现代文学中作家及作品内容.......将课程做如下分类:(一)民族魂魄第一讲:与鲁迅的生命相遇——钱理群讲解鲁迅的《野草》《野草》最能凸现鲁迅生命的底色,构成我们理解鲁迅的背景。

第二讲:荒诞又庄严的复仇——严家炎讲解鲁迅的《铸剑》《铸剑》是鲁迅作品中有独特意义的一篇,是他人生的另一个面向。

第三讲:鬼和与鬼有关的——王枫讲解鲁迅的《女吊》本讲以《女吊》为中心,重点分析鲁迅的人生姿态。

以上三讲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

在学习时要注意触类旁通。

(二)上下求索第四讲:茅盾:中国长篇小说的里程碑——乐黛云讲解茅盾《蚀》《子夜》茅盾的《子夜》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第五讲:一曲充满哲理的爱的交响——孙玉石讲解穆旦的《诗八首》本讲的读解为你揭示表面晦涩的现代诗底下岩浆般沸腾的热情。

一个独特的诗人穆旦形象丰满了起来。

第六讲:理解现代派诗歌的几个形式要素——吴晓东讲解现代诗歌本讲通过介绍现代诗的形式要素,展现了现代诗的特性。

(三)世间百态第七讲:沈从文:从湘西走出的人性歌者——商金林讲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结合沈从文生平、湘西之间的紧密联系、文学理想,从他走向成熟期的小说《渔》入手,分析他的艺术特征,以及他对中国的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第八讲:张爱玲:传奇女作家的生前身后名——韩毓海讲解张爱玲的爱情小说结合张爱玲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征解析其爱情小说的特点,并由此探讨“张爱玲热”现象。

第九讲:真正的幽默是我不幽默——孔庆东讲解钱钟书《说笑》本讲对钱钟书的《说笑》进行鞭辟入里的文本分析,讲解者和作者同是幽默达人,两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根据现代文学作品体裁....做如下分类:(一)小说类第二讲:荒诞又庄严的复仇——严家炎讲解鲁迅的《铸剑》鲁迅的这个小说有浓厚的表现主义色彩。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蛟河市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限选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其要义与艺术特色,达到对现当代文学成就的深一层认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108,共6学分,开设两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精选有代表性的若干名篇,组织学生阅读,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进行评折。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阅读所选作品。

由于篇幅所限,许多作品只是节选,有条件的学生应阅读所选作品的全部内容。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本课程以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为基本教材。

《导读》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二)音像教材本课程录像课为重点辅导型,主要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作家作品的认识。

录像课为IP电视,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并下载存储。

(三)计算机课件本课程计算机课件(CAI)为网络版,主要用于网上教学辅导。

网络课件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重点难点问题分析,二是各章综合练习题与自测,三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内容,以使学生开启视野,扩展知识,提高水平。

四、教学建议(一)主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是以作家、作品这两个概念为纲组织相关的内容,尽可能使复杂的文学现象条理化、系统化。

因此,教学中要紧扣这两个概念,使学生能以此为视角去观察作家的创作思路和艺术结构,培养欣赏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二)与本课程相关联的课程有:专科阶段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本科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导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导读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lassic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学分:2.0 总学时:32适用专业:至善学院至善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本课程是至善学院所开设的一门学科必修课程,目的在于以小班授课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所选现当代中国文学经典性作品的认真研读,贯穿于对文学史时、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等相应文学理论与知识的涉猎,并掌握各文学作品其中的核心要义与艺术特质,达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代表性作品的深层理解与把握,提高自身对文学作品的品读与鉴赏能力,建立起属于自身的文学阅读谱系,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力求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与相应的写作能力,并形成较为厚重的历史文化与阅读素养的积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般文学作品的品读与鉴赏基本能力,对基本文学史时、文学现象与重要的文学理论观点有所掌握,能够形成一定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知识阅读谱系,特别强调自身对文学作品独特的领悟与理解能力的培养。

同时,丰富自身的有关文学经典的文化积淀与理论积累,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全貌与整体的历史发展情况深入了解,而最为基本的要求则在于对学生自我用笔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与锤炼上,能够通过对现当代名家名作的研读与相应文字表达技法的掌握,来促成自身文字表达能力与写作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1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与发展本章从发生学的角度力求让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渊源以及具体发展的态势、情况等加以了解,特别重心放在对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入探讨与讲述中,让学生了解新文学革命的发生背景、具体兴起标志、重要文学社团与流派及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等几个重要维度。

1.1文学革命的先声1.2文学革命的兴起标志1.3新文学社团与流派1.4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与时代意义第2章鲁迅及其《狂人日记》等作品导读本章要求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的生平经历、主要创作情况、文学史贡献与代表性作品研读等层面进行深入的掌握,特别围绕期代表性小说文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文本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把握鲁迅作品的叙事手法、艺术特色及其文学史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
一、课程分类方法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共分九讲,在教学设计时向学生提供了两种课程分类思路,以便学生从多个角度学习课程、理解课程。

根据现代文学中作家及作品内容
.......将课程做如下分类:
(一)民族魂魄
第一讲:与鲁迅的生命相遇——钱理群讲解鲁迅的《野草》
《野草》最能凸现鲁迅生命的底色,构成我们理解鲁迅的背景。

第二讲:荒诞又庄严的复仇——严家炎讲解鲁迅的《铸剑》
《铸剑》是鲁迅作品中有独特意义的一篇,是他人生的另一个面向。

第三讲:鬼和与鬼有关的——王枫讲解鲁迅的《女吊》
本讲以《女吊》为中心,重点分析鲁迅的人生姿态。

以上三讲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

在学习时要注意触类旁通。

(二)上下求索
第四讲:茅盾:中国长篇小说的里程碑——乐黛云讲解茅盾《蚀》《子夜》
茅盾的《子夜》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第五讲:一曲充满哲理的爱的交响——孙玉石讲解穆旦的《诗八首》
本讲的读解为你揭示表面晦涩的现代诗底下岩浆般沸腾的热情。

一个独特的诗人穆旦形象丰满了起来。

第六讲:理解现代派诗歌的几个形式要素——吴晓东讲解现代诗歌
本讲通过介绍现代诗的形式要素,展现了现代诗的特性。

(三)世间百态
第七讲:沈从文:从湘西走出的人性歌者——商金林讲解沈从文及其作品
结合沈从文生平、湘西之间的紧密联系、文学理想,从他走向成熟期的小说《渔》入手,分析他的艺术特征,以及他对中国的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第八讲:张爱玲:传奇女作家的生前身后名——韩毓海讲解张爱玲的爱情小说结合张爱玲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征解析其爱情小说的特点,并由此探讨“张爱玲热”现象。

第九讲:真正的幽默是我不幽默——孔庆东讲解钱钟书《说笑》
本讲对钱钟书的《说笑》进行鞭辟入里的文本分析,讲解者和作者同是幽默达人,两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根据现代文学作品体裁
....做如下分类:
(一)小说类
第二讲:荒诞又庄严的复仇——严家炎讲解鲁迅的《铸剑》
鲁迅的这个小说有浓厚的表现主义色彩。

第四讲:茅盾:中国长篇小说的里程碑——乐黛云讲解茅盾《蚀》《子夜》茅盾是中国“史诗性”现实主义小说一脉的开山人物,影响深远。

第七讲:沈从文:从湘西走出的人性歌者——商金林讲解沈从文及其作品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注重审美特征一脉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三四十年代“京派文学”的主将,还影响了萧乾、汪曾祺等一大批作家,影响深远。

第八讲:张爱玲:传奇女作家的生前身后名——韩毓海讲解张爱玲的爱情小说本讲解读张爱玲小说作品被接受的变迁过程和中国大历史之间的关系。

(二)散文类
第一讲:与鲁迅的生命相遇。

钱理群讲解鲁迅的《野草》
本讲是钱理群老师带着个人的生命体验,通过作品的桥梁作用和另一个时空的鲁迅对话。

第三讲:鬼和与鬼有关的。

王枫讲解鲁迅的《女吊》
本讲从周氏兄弟与鬼的关系出发,探究“鬼”的形象在两人文学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文章的细读,重点把握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第九讲:真正的幽默是我不幽默。

孔庆东讲解钱钟书《说笑》
本讲为我们打开了现代散文的独特一脉——幽默散文。

(三)诗歌类
第五讲:一曲充满哲理的爱的交响。

孙玉石讲解穆旦的《诗八首》
本讲以个案向同学们传授读通现代诗的要领。

第六讲:理解现代派诗歌的几个形式要素。

吴晓东讲解现代诗歌
本讲通过介绍现代诗的形式要素,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现代诗的特性。

二、课程大纲
第一讲:与鲁迅的生命相遇——钱理群讲解鲁迅的《野草》
第一课时:
(一)《野草》在鲁迅文学世界中的独特位置
(二)《野草》中传达的个体生存困境问题
第二课时:
(一)《野草》中展示的个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野草》中非凡的想象力
第三课时:
(一)《野草》中非凡的想象力
(二)阅读鲁迅对于自我的意义
第二讲:荒诞而庄严的复仇——严家炎讲解鲁迅的《铸剑》
第一课时:
(一)《铸剑》:一篇奇特的小说
(二)《铸剑》中的两个意象“火”与“剑”
第二课时:
(一)《铸剑》中的三首古歌
(二)《野草》中的创作主旨及审美旨趣
第三讲:鬼和鬼有关的——王枫讲解鲁迅的《女吊》
第一课时:
(一)周氏兄弟与鬼
(二)文章解构的控制(上)
第二课时:
(一)文章解构的控制(下)
(二)决绝的人生姿态
第四讲:茅盾:中国长篇小说的里程碑——乐黛云讲解茅盾的《蚀》《子夜》第一课时:
(一)茅盾的生平经历
茅盾并不是从创作起步的作家,而是有着多种经历,包括办报、参加政治活动等。

这为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素材。

(二)茅盾的文学思想
茅盾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学资源和西方文学理论和作品时,都有着理智的、比较分析然后借鉴的态度。

第二课时:
(一)茅盾笔下的知识分子
茅盾的《蚀》三部曲可以视作大革命前后的知识分子的心态史。

(二)《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蚀》和《子夜》是两部很不一样的作品,其艺术特色和成就各有千秋,在写作的心态、作品结构和心理描写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第五讲:一曲充满哲理的爱的交响——孙玉石讲解穆旦的《诗八首》
第一课时:
(一)穆旦简况:家世和生平、创作、翻译以及接受情况。

(二)现代诗歌中的爱情诗
(三)穆旦的《诗八首》总体特点:哲理、陌生、结构
(四)第一、二首:初恋
第二课时:
(一)第三、四首:热恋,爱的成熟阶段
(二)第五、六首:爱的体味和沉思
(三)第七、八首:升华——爱情和生命的颂歌
第六讲:现代派诗歌的几个形式要素——吴晓东讲解现代诗歌
第一课时:
(一)为什么要讲解诗歌的形式要素?
诗歌的定义很难说明,但是有一些形式性的因素或者说程式化的要素,决定一首诗之所以是诗。

(二)诗歌的第一个形式要素:分行。

(三)诗歌的第二个形式要素:韵律。

声音背后是有美感因素的。

(四)诗歌的第三个形式要素:意象性。

意象性是诗歌艺术最本质的规定性之一。

诗句的构成往往是意象的连缀和并置。

意象性尤其是汉语诗歌艺术最本质的规定性之一。

第二课时:
(一)诗歌的第四个形式要素:风格。

意象性是诗歌的普泛的属性,意象本身没有风格特征,但诗人选择的意象类型却标志着风格。

(二)诗歌的第五个形式要素:情境。

情境不完全是意境,而有情节性,但其情节性又不同于小说等叙事文学;情境是指诗人虚拟和假设的一个处境,按卞之琳所说,是“戏剧性处境”。

诗歌的虚拟情境的复义性提供了多重现象的余地,也容纳了多重母题。

第七讲:沈从文:从湘西走出的人性歌者——商金林讲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第一课时:
(一)沈从文与湘西
湘西的地理环境、民风,它对于沈从文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沈从文的生平
经历了数年军旅生涯之后的沈从文到北京之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三)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沈从文对于自己的文学理想有过多次表述,他是一个丰富而且深邃的作家。

第二课时:
分析沈从文的小说《渔》。

沈从文的这篇小说是他走向成熟期的作品,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具有了他的代表作品的所有艺术特征,也集中体现了沈从文对于中国的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第八讲:张爱玲:传奇女作家的生前身后名——韩毓海讲张爱玲
第一课时:
(一)张爱玲的生平事迹
张爱玲出生于破落的贵族家庭,她的青少年时代很不快乐。

23岁时在文坛上一举成名,不久就去国远游,再也没有写出好作品。

(二)张爱玲的性格特征
张爱玲一生最大的缺点是不善与人打交道。

第二课时:
(一)张爱玲爱情小说的特点
张爱玲爱情小说的很多素材来源于《海上花列传》,她在看破了爱情和家国之后仍然写自己对于它们的眷恋,这是她与一般的爱情小说作者不同的地方。

(二)关于“张爱玲热”
张爱玲的重新走红起因于夏志清的推崇,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海峡两岸对于共同的中国文化的认同。

同时,当代读者对于张爱玲的阅读存在着误读现象。

第九讲:真正的幽默是我不幽默——孔庆东讲解钱钟书的《说笑》
第一课时:
(一)钱钟书其人其事
(二)说《说笑》(上)
第二课时:
(一)说《说笑》(下)
(二)幽默气质的启发及当下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