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人工流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适护理在人工流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比较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人工流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在本科
门诊手术室行人工流产术的12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舒适护理干预组(简称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64例,护理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总分为(22.9±4.1)分,精神性因子分为(10.3±3.3)分,躯体性因子分为(14.5±3.8)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总分为(13.2±5.1)分,精神性因子分为(5.6±4.0)分,躯体性因子分为(7.0±2.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总分为(25.8±5.6)分,精神性因子分为(14.2±4.7)分,躯体性因子分为(12.7±3.9)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总分为(14.7±6.0)分,精神性因子分为(7.4±5.4)分,躯体性因子分为(8.2±4.6)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19%,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无失访现象,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时的PF得分(71.5±11.0)分,RP得分(74.1±13.7)分,RE得分(76.3±15.3)分,随访6个月时患者的PF得分(87.4±12.6)分,RP得分(86.5±11.7)分,RE得分(84.2±13.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益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现将本院2012年以来将舒适护理措施应用于人工流产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8月在本科门诊手术室行人工流产术的128例患者,在其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纳入研究,归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17~29岁,平均(24.2±1.8)岁;妊娠时间:4~11周,平均(6.8±0.5)周;妊娠次数:初次妊娠者59例,2次及以上者69例。

将所有患者按照病例-对照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舒适护理干预组(简称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64例。

两组患者年龄、妊娠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予以告知手术的大致流程,术前进行三查七对工作,核实患者的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是否存在药物禁忌[1-2],在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主管医师。

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进行护理[3-5],主要针对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在围手术期即根据在接诊时了解的患者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进行便于沟通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安慰,详细告知主管医师的基本情况,使其放松害怕手术失败的紧张心情,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同时,对于选择非无痛流产术的患者,嘱其缓慢呼
吸,放松下腹部以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疼痛。

同时,在术前即告知患者在手术后按时服用抗生素的重要性,注意外阴清洁、保暖及休息,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等生活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手术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

护理满意度比较:由本科自行设计满意程度调查表,由患者出院时自行填写。

根据得分情况,进行评价,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随访情况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每3个月1次,主要通过电话以及门诊随访进行,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的评定。

1.5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情绪改变比较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总分为(22.9±4.1)分,精神性因子分为(10.3±
3.3)分,躯体性因子分为(1
4.5±3.8)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总分为(13.2±
5.1)分,精神性因子分为(5.6±4.0)分,躯体性因子分为(7.0±2.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见表1。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改变比较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总分为(25.8±5.6)分,精神性因子分为(14.2±4.7)分,躯体性因子分为(12.7±
3.9)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总分为(1
4.7±6.0)分,精神性因子分为(7.4±
5.4)分,躯体性因子分为(8.2±4.6)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19%,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两组患者均无失访现象,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时的PF得分(71.5±11.0)分,RP得分(74.1±1
3.7)分,RE得分(76.3±15.3)分,随访6个月时患者的PF得分(87.4±12.6)分,RP得分(86.5±11.7)分,RE得分(8
4.2±13.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果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观念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年轻人在性行为及生殖方面缺乏指导,使得我国未婚女性的妊娠发生率逐年增加,而人工流产术作为意外妊娠的解决途径之一[6-8],临床的应用日渐广泛,然在人工流产术术前如何对于年轻女性的焦虑及紧张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从而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是现今妇产科面临的问题之一。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是精神科临床中常用的量表之一,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患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9-10],于1959年编制由汉密尔顿(Hamilton)所成,该项量表主要涉及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两大类因子结构,具体则包括14个反映焦虑症状的项目,其量表总分能较好地反映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用来评价焦虑和抑郁障碍患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对各种药物、心理干预效果的评估[11-13]。

根据本土化量表的实施细则,由我国量表协作组提供的资料显示:若总分≥29分,则可能为严重焦虑;≥21分,则肯定有明显焦虑;≥14分,则肯定有焦虑;≥7分,为可能有焦虑;若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AMA 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19%,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益于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汝华.护理干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0,16(5):616-619.
[2] 陈艳红.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应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7):137-138.
[3]肖日华,黄焕容,盛芙蓉.舒适护理在人工流产手术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5):116-117.
[4]裴锦绣,李文静.舒适护理在未婚妇女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6):128.
[5] 蒋红梅.无痛人工流产613例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3):64-65.
[6]张立岩,孙选.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的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4,13(12):753.
[7] 马志勇,袁德利.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638例临床分析[J]. 中国
医学创新,2013,10(11):30-31.
[8] 蒋晓雯.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教育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80-81.
[9]赵嘉,李晓玲.手术室护士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5):39-41.
[10] 陈光萍.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13-114.
[11] 李科秀.心理诱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116-117.
[12] 赵素玲,王美花.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22.
[13] 潘翠金.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应用现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4):193-195.
[14] 霍霞.初次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96-97.
[15] 姚红芳.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