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湖北省兽药产业实力,助推畜牧强省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湖北省兽药产业实力,助推畜牧强省建设
周昭明
【摘要】兽药作为畜牧业的重要投入品,是保障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湖北省畜牧业已向建设畜牧强省迈进。
本刊特邀湖北省畜牧兽医局主任药师周昭明对湖北省兽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全面提升湖北省兽药产业整体水平的策略与措施,供参考。
【期刊名称】《湖北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2(000)003
【总页数】2页(P16-17)
【关键词】兽药产业;湖北省;畜牧业;助推;畜牧兽医局;持续发展;保障
【作者】周昭明
【作者单位】湖北省畜牧兽医局,武汉43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
兽药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动物疾病防控的有力武器,是养殖业增产增效、持续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保障。
自推行GMP以来,湖北省兽药产业实现了生产条件由简单、产能消耗大向GMP标准化生产的转变,产品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实现了由生产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的跨越。
湖北省兽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保证全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安全起到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湖北省兽药产业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
兽药GMP的实施,提升了行业水平,使行业“硬件”设施大幅提高,兽药生产管理水平也有了明显进步。
目前,湖北省共有GMP兽药生产企业39家。
其中,兽
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2家,兽用原料生产企业8家,制剂生产企业29家。
上市企业1家,拟上市企业3家。
全省共有兽药从业人员5 425人。
2011年,全省兽药销售总额约18.5亿元,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兽药企业有4家,年销售额在5 000
万元至1亿元的兽药企业有9家。
上述13家企业销售额占全省销售额的75%,
主要集中在兽用生物制品和兽用原料生产企业。
其中,兽用生物制品企业销售额占全省销售额的9.7%,兽用原料企业销售额占全省销售额的31.2%。
由此可见,兽用原料生产在湖北省兽药产业发展中处于领先水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是,就兽药产业实力而言,远不适应建设畜牧强省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产品销售在本省市场占有份额很少。
据中国兽药行业年报统计,2010年全
国兽药销售额为325.3亿元,我省仅占5.68%。
据分析,我国兽药市场份额为
300亿~400亿元,仅湖北省市场份额约有近60亿元左右,而湖北省兽药产业对
本省的贡献力还不到三分之一,绝大部分市场被外省企业占有。
说明湖北省兽药产业市场占有力水平低下,不适应建设畜牧强省的需要。
(2)湖北省兽药行业发展不够好,企业强者不够强。
与全国畜牧业发达省份相比,湖北省兽药行业发展不够好,主要表现在企业数量不够多,规模不够大,品牌产品少,竞争力不够强,市场份额占有量不高,与畜牧业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很大。
如山东省兽药生产企业有247家,企业数量占了全国的15.1%;河南省有192家,企业数量占了全国的11.8%。
2010年,两省分别以年销售额28.7亿和22.3亿,占全国销售额总比重的13.3%和11.2%,企业数量和销售额均位居全国前列,在
全国都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除此之外,在湖北省具备了一定规模、被公认为实力
还算强的企业,与全国同行业相比,实力还不够雄厚。
在中国兽药协会举办的中国兽药50强的评选中,在兽药制剂30强中,湖北省仅有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家企业榜上有名,而广东有5家,山东有4家,河南也有3家;在兽用原料10强中,湖北省也只有湖北龙翔药业有限公司名列其中;在生物制品10强中,湖北省无一席地位。
(3)湖北省兽药企业发展不平衡,制剂企业相对较弱。
湖北省兽药产业目前的总体发展趋势表现为兽用原料企业相对于制剂企业水平较高。
有的制剂企业一年只能销售几百万或者几十万,亏损严重;有的企业长期处于停产的状况,兽药大市场与兽药企业小规模生产的矛盾日趋明显。
2 湖北省兽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湖北省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湖北省兽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也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现将其分析如下。
(1)产品同质化,企业间恶性竞争。
湖北省兽药制剂生产企业普遍存在产品低成本、低价格、低档次、低利润等现象,单体规模小,大部分产品由多家企业同时生产。
大多数兽药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雷同、品种单一、重复报批、重复生产,产品同质化严重,形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恶性竞争现象普遍。
(2)品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
品牌不仅是无形资产更是生产力,它具有一定的张力,能对所有目标客户形成吸引和导向,进而形成对销售的拉动。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就缺少了在市场中竞争的基础。
湖北省兽药产业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产品很少,真正在全国市场上都叫得响的品牌,只有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形成“一枝独秀”。
(3)人才匮乏,研发新产品能力弱。
兽药专业人才缺乏,是湖北省大多数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兽药企业数量的再次扩张,兽药专业人才和管
理人才不足的问题显得愈加明显。
由于人才的匮乏,加上研发成本高,一般企业不敢也没有能力进行研发。
全省只有部分原料生产企业和少数制剂生产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但大部分以仿制或简单研发为主,真正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能力弱,研发高效、长效、无残留、给药方便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不多,由于缺少了科技研发的支撑,企业难以实现突破性的快速发展。
(4)企业管理不规范,不按GMP要求生产。
尽管国家对兽药生产和管理实行了
严格的监督机制,但还有为数不少的企业管理不规范,为降低生产管理成本,部分企业不按照GMP要求组织生产和检验,自觉执行规定不到位,诚信自律意识差;个别企业不守法生产、经营。
3 全面提升湖北省兽药产业水平的策略与思考
目前,湖北省畜牧业已向建设畜牧强省迈进。
发展兽药产业,全面提升兽药产业质量水平,是建设畜牧强省重要支撑和必然要求。
(1)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转变经营机制。
一是通过联合或兼并等方式实现资产重组,通过整合人才、设施的优势,实行集团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使企业形成相当的规模,有更多的资金、人力投入到科研开发、改进生产条件、提高技术水平上来,实现规模效益。
二是转变营销模式,由以代理为主的经营方式转变为以规模养殖场、专业户为主要对象的直销模式,以防病、治病技术服务为载体,实现产品的最终销售,使兽药企业、养殖业实现互利双赢。
(2)加强兽药的研究开发,以科技创新占领市场。
产品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基础。
兽药企业联合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形成人才集聚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或新剂型,把普通的产品做得不普通,从而占据行业的制高点,引领行业发展。
如武汉回盛公司通过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成立了湖北省兽药工程研究中心,大做“猪”文章。
通过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不到五年时间,发展成为湖北省兽药制剂生产企业的领头羊,其“猪”产品的品牌
在全国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3)强化人才机制,提升企业实力。
人才,已经成为各企业实现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企业要建立人才管理机制,通过对外引进、内部培养,广纳贤才,同时更要留住人才,从而提升企业实力。
一是提升企业战略谋化与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硬实力;二是提升企业品牌、企业文化、技术服务等软实力。
如随州神威药业近几年来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人才,提升了自己的实力,实现了销售额的逐年上升。
(4)打假扶优,维护合法生产企业利益。
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兽药市场监督管理,建立打假扶优长效机制,加大打假扶优工作力度,扶持优质兽药产品,维护兽药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合法生产、经营者的权益,保护养殖户利益,保证畜禽用药安全。
(5)建立激励机制,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
企业科技进步的核心就是要积极开发新产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作为兽药主管部门,要支持企业创新,建立长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
一是引导相关企业和本省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二是通过政策引导,构建本省兽药技术创新体系;三是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对企业研发新产品给予项目扶持。
降低牛场的经济效益。
即使这些非生产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大而受遗传的影响较小,但在综合评价和选种选配时,仍然要考虑母体效应对这些性状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毕月华,张业嵬.奶牛不孕的疾病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8,16(5):16.
[2]胡兴林,李维杰.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的处理[J].云南畜牧兽医,2007(6):28-29.
[3] BERRY D P,LEE J M,MACDONALD K A,et al.Body condition score and body weight effects on dystocia and stillbirths and consequent effects on postcalving performance [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7,90(9):4201-4211.
[4] HANSEN M,MADSEN P,JENSEN J J,et al.Genetic parameters of postnatal mortality in danish holstein calves[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3,86(5):1807-1817.
[5] THOMASEN J.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ffecting calving traits in Danish Holstein cattle[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8,91(5):2098-2105 [6]肖瑞峰,白淑荣.奶牛难产的原因及科学助产[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8,16(6):37-38.
[7] MEE J F.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dystocia in dairy cattle:A review[J].The Veterinary Journal,2008,176(1):93-101.
[8] JOHANSON J M,BERGER P J.Birth weight as a predictor of calving ease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in holstein cattle[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3,86(11):3745-3755.
[9]李宗方,叶东东,黄锡霞,等.影响荷斯坦奶牛难产度的因素分析[J].新
疆农业科学,2011(1):160-165.
[10]宋乃社.奶牛难产度与其体型线性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J].黄牛杂志,1997(4):24-25.
[11] BICALHO R C, GALV魨O K N, CHEONG S H, et al.Effect of stillbirths on dam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 holstein dairy cows [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7, 90(6): 2797-2803. [12] MEYER C L, BERGER P J, KOEHLER K J, et al.Phenotypic trends
in incidence of stillbirth for Holsteins in the U-nited States [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1,841 (2):515-523.
[13] HANSEN M, LUND M S, PEDERSEN J, et al.Genetic parameters for stillbirth in danish holstein cows using a bayesian threshold model [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1,84(2):515-523.
[14] HARBERS A, SEGEREN L, DE JONG G.Genetic parameters for stillbirth in the Netherlands [J].Interbull Bulletin,2000,25:117-122. [15] MEYER C L, BERGE R P J, THOMPSON J R, et al.Genetic evaluation of holstein sires and maternal grandsir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perinatal survival [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1,84(5):1246-1254.
[16] LOMBARD E, GARRY F B, TOMLINSON S M, et al.Impacts of dystocia on health and survival of dairy calves [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2007, 90(4):1751-1760.
[17] BENJAM魱NSSON B H.Perinatal death in Icelandic cattle
[A].Perinatal d eath i n d omestic a nimals: The 20th Symposium of the Nordic Committee for Veterinary Scientific Cooperation (NKVet)[C].Reykjavik, Iceland: Acta Veterinaria Scandinavica, 2007.1-16. [18] GUSTAFSSON H, KINDAHL H, BERGLUND B.Stillbirths in Holstein heifers-some results from Swedish research[A].Perinatal d eath i n d omestic a nimals:The 20th Symposium of the Nordic Committee for Veterinary Scientific Cooperation(NKVet)[C].Reykjavik, Iceland:Acta Veterinaria Scandinavica, 2007.17-20.
[19] MELLOR D J, STAFFORD K J.Animal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neonatal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farm animals [J].The Veterinary Journal, 2004, 168(2): 118-133.
[20] CHASSAGNE M, BARNOUIN J, CHACORNAC J P.Risk factors for stillbirth in Holstein heifer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in France: a prospective survey [J].Theriogenology, 1999,51(8):1477-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