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心得之班主任的三境界等3篇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汇总
篇一:班主任工作心得之班主任的三境界
如果说学校是人的肌体,那么班级就是构成肌体并使她显现生机的细胞。
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而班级管理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理念。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多种多样,或因时而异,或因地而变,或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区别施法。
但不管怎么千变万化,要想使班主任工作获得成功,要想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最好能达到三种境界,即勤境、爱境、人境。
一、勤境
勤境,是班主任工作的最其本的要求。
班主任必须做到“五勤”,即手勤、嘴勤、腿勤、眼勤、脑勤。
手勤,班主任要勤动手,为班级建一个班级日志,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随时记载每个人的各种表现。
嘴勤,优秀的班主任无不与学生有大量的语言交流。
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家庭状况。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每周的班会,每一
次班会都应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多表扬学生,少批评学生。
腿勤,现代社会很多学生家长因为生活所迫,工作往往很忙,没有时间到学校向班主任及其它任课教师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或者一些家长虽然有时间,但又担心到学校老师有课没有时间接待,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家访,班主任家访的目的不是告状,而是全方位了解学生和他的家庭情况,也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校情况,家长和教师共同沟通,一起探讨对学生的教育。
班主任主动上门家访,学生家长会十分感激,家长能切身感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和重视,一定会配合老师和学校齐抓共管,使其在学习和思想品德方面都有良性的发展。
眼勤,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班主任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班主任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相同与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从外部的种种表象中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行“长善救失”的教育。
“脑”勤乃“五勤”之核心。
班主任要将班内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新的人,就要付出最具创造性和高度复杂性的劳动。
因此,开动机器,勤于思考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班主任需要思考的内容十分广泛,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划分出不同的范围。
可见,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离不
开大脑的积极参与,否则,其教育只能是僵死的、教条的,或者是主观的、随意的、缺乏科学和艺术的。
班主任只有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思维,做到左思右想、三思而后行,才能找到打开每一把“锁”的“钥匙”,提高班级工作的有效率和成功率。
二、爱境
爱境,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保障。
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
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
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啊!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应以人格魅力、言谈、举止等行为为孩子树立一个完美的榜样。
并且还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让孩子懂得不光要爱家人、爱朋友,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还要爱生活,爱动物、植物,爱我们生长的这个地球,爱所有值得爱的一切事物,拥有一颗博爱之心。
最后用爱点燃学生。
冰心说过:“世
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需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热情点燃的火把。
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学生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多一些爱心和责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从而使他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人说:“一分严格之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才能变成甘露”。
只有用这含九分感情之蜜的甘露去滋润“幼苗”、“病苗”他们才能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所以,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用爱才能点燃孩子的心灵。
三、人境
人境,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优良班集体得以形成的重要举措。
班级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学校的基本单元,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体,班主任老师只是其中的一员。
首先班主任摆正位置,演好角色———这是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前提。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新课程理念要求对学生管理的人性化,也就是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看成是与教师平等的主体,班级工作要尊重学生,充分发扬民主,不能每件事由班主任说了算。
班主任在班级管
理工作中,扮演好主导者的角色。
任何时候都不能割“主体”与“主导”之间的有机联系。
这样一来,自然就会收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
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这是以人为本的需要。
要想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
1.让学生选举产生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
2.“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
3.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
通过这一行为,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还要靠“班主任”来创设。
建立起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作学生知识上的良师和生活上的益友,使他们共同参与班级管理,这样就可创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从而使班集体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篇二:班主任工作心得之班主任的三点重要职责最近一年学校不安排当班主任了,工作压力比原来少了许多。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当班主任了,我还能仔细观察班主任的各种工作表现,加上结合与其日常交往偶尔得来的感受,综合起来考察,我认为,班主任德育工作有三点不可或缺的职责十分重要。
第一,班主任在起始年级的入学阶段,一定要认真做好班级的领航人和掌舵人。
做班级领航人,就是要掌控班级学生的正确舆论导向,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对的,应该做;什么是错的,不但不能做而且要受到处罚。
做班级掌舵人,就是要亲自下班级了解学生的言行和思想动态,掌控好班风和学风的正确走向。
有的班主任偷懒,为了省下管理的时间和心思,竟把管理班级的大权交给班干部,自己对班级学生言行之了解全靠班干部打小报告。
这样的工作很被动,班级不良的局面不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学生的不良举止往往只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形式上。
一个学期之后,班级就很难抓好了。
第二,班主任要重视班集体的道德文化建设,努打造出竞争合作、积极进取的班级团队。
班主任的个性特征往往会深刻影响着班级的群体情感和性格。
积极进取、规矩鲜明的班级,也将深刻影响着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和思想气质的好坏。
班主任工作越细越好,平时若能从细微处考察学生言行举止,从单元考试抓学生学习进退,从进退名次抓学生目标落实,那么,相信学生在校学习一定会严肃有序的。
若能赏优罚劣,
公平待生,学生就能分清是非好坏,就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能经常以正确的舆论标准反思自我,敦促自我,让自己健康快乐成长。
第三,班主任要关注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自我成长。
每个学生天天都要跟同伴交往,要与各科任教师交往,要跟家长和社会人交往。
与不同的人交往,得到的信息就不同,其中得到的不可能全是好的信息,坏的信息对孩子的心情会产生一定的伤害,所以,班主任应该仔细留心孩子们每天的情绪变化状态。
有时候,孩子会因父母的一次口角而破坏了原本愉悦的心情,也致使他们因此而怠慢了当天的学习,态度变得无所谓。
有的时候,学生会因某个教师课堂不当的一句评价而产生抵触情绪,于是不做作业了——他会很幼稚地认为“你不喜欢我,我就不给你做作业”。
同样的道理,孩子之间的摩擦矛盾,也会影响学习情绪。
所以,班主任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师,让学生学会自我超越,战胜所有的不良情绪,把注意力转移到开心的事情上,让自己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与同学互尊互爱,与老师和谐相处。
总之,班主任除了每天的教育常规硬件要落到实处之外,还需要在细微软件方面也留个心眼,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得到保证,在美丽的校园里幸福成长。
教师的有些工作是潜在的,但也不得不去做;也就是说,我们的工作是为自己的成就感而做的,而不是做给同事或领导看的。
的确,假如我们能经常在一旁仔细审视任教班级学生思想的集体凝聚力之不同,得到的启发就很丰厚。
篇三:班主任工作心得之班主任的“刀子嘴”与“豆腐心”
如果说“刀子嘴”是“严”的代名词,那么“豆腐心”则就是“宽”(宽容)和“爱”(爱心)的代名词。
班级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对学生的爱护和宽容放在核心地位。
营造宽松的班级管理氛围。
严明的班级纪律,不应该使班级成为一潭死水。
学生在管理活动中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人;既是被改造的对象,又是改造者。
如果没有一点儿自主权,没有一个发表自己见地的机会和场所,那么就会有丧失自由的感觉,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在班级内,可以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管理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比如班会时间,让学生对班级里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这样既使学生的意志和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满足,又密切师
生关系,同时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可谓“一举数得”。
宽容对待学生,尤其是违纪学生。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在其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犯点儿错误在所难免。
如果学生动辄得咎,处处受罚,他的情绪一定会大受挫折,信心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殆尽。
一旦整个人在精神上萎靡不振,就算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也将难以发挥。
反之,如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将因受到尊重而振奋,甚至能够挖掘出其特有的潜能。
对待学生,尤其是违纪学生,班主任一定要有“豆腐心”,宽容、爱护违纪学生,帮助他们分析违纪原因,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鼓励他们重新开始。
这样的教育效果可能比单纯处罚要好很多。
给予学生宽宏的活动和思维空间。
如果班主任将学生的活动和思维时空仅仅局限于教室和宿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作业,没有一个宽宏的展现自我的舞台,班级管理水平也不会得到提高。
予以学生宽宏的活动和思维空间,让他们自我发展、主动发展,多方面培养兴趣,通过书本和各种实践活动猎取知识,这样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与麻烦,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豆腐心”即宽松的管理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但必须有“刀子嘴”即严格的要求作为前提,这样才不至于学生放任自流,使班级管理进入一盘散沙的危险境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刀子嘴”不是指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去讽刺、挖苦、伤害学生,其中所包含的“严”,要有“格”的限制,这种“严”要求以能鼓舞人、激励人进取为目的,要严中有情、严中有信、严中有章、严中有爱,即要以“豆腐心”为前提。
两者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包含,严中有宽,宽中有严,优势互补,才能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