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1I单元-电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单元电场
I1电场的力的性质
20.I1[2011·课标全国卷] 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如图1-5所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
图1-5
【解析】D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反,且电荷受力方向指向运动轨迹的凹侧,A、C错误;B选项中负电荷所受电场力具有沿速度方向的分力,质点的速率是递增的,B错误;D选项中质点所受电场力具有沿速度反方向的分力,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D正确.
1.I1、I2[2011·海南物理卷] 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B.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C.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D.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解析】D负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当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势能一定增加,故D选项正确;电场中某点电势是否为零与电场强度的大小及物体是否带电无关,与选取的零电势点有关,故AB选项错误;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所以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不会相等,选项C错误.
3.I1[2011·海南物理卷] 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1、2、3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球1的带电量为q,球2的带电量为nq,球3不带电且离球1和球2很远,此时球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现使球3先与球2接触,再与球1接触,然后将球3移至远处,此时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仍为F,方向不变.由此可知() A.n=3B.n=4
C.n=5 D.n=6
【解析】D设1、2两球间距离为r,由库仑定律可得,接触前1、2两球间的作用力为F=k
q·nq
r2.由于小球完全相同,当小球互相接触时会平分电荷,即当小球3与小球2接触后各带电荷
nq
2,当小球3再与小球1接触时会再次平分所带电荷,最后小球1带电荷
n+2
4q,移走小球3后,1、2两球间的作用力为F′=k
nq

(n+2)q
4
r2,因F′=F,可解得n=6,选项D正确.
21.I1[2011·广东物理卷] 图8为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图8
A.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
B.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
C.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
D.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
21.I1[2011·广东物理卷] BD【解析】集尘极接直流高压电源正极,带正电荷,放电极接电源负极,带负电荷,故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B选项正确;尘埃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运动,受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故尘埃带负电荷,A、C选项错误;由F=qE 可知,当电场强度E不变时,F与q成正比,故D选项正确.
图1-4
19. I1[2011·重庆卷]如图1-4所示,电量为+q和-q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体的顶点,正方体范围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
A. 体中心、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B.体中心和各边中点
C.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D.体中心和各面中心
19. I1[2011·重庆卷]D【解析】电场强度是矢量,点电荷的在距离为r处产生的电场
强度大小为E=k q
r2,方向为正电荷在该点受力的方向,电场场强的合成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图1-5
(1)在体中心处,如图甲所示,a、f处点电荷在体中心产生的场强沿f、a连线向上,d、h
处点电荷在体中心产生的场强沿h、d连线向上,a、f、d、h处电荷在体中心共同产生的场强竖直向上,同理,c、e、b、g处电荷在体中心共同产生的场强竖直向下,由于体中心距各点电荷距离相同,故该处合场强为零.
(2)在上表面abcd中心处,如图乙所示,b、c处电荷为等量的正电荷,它们在该处产生的合场强为零,同理,a、d处电荷在该处产生的合场强为零,g、e处电荷在该处产生的合场强竖直向下,h、f处电荷在该处产生的合场强竖直向上,该处到g、e、h、f处距离相等,故此处合场强为零,同理,其他各面中心处合场强也为零.
(3)在ab边中点处,分别画出a、b、c、d处电荷在该处产生的场强的方向,并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如图丙所示,知a、b、c、d处电荷在此处合场强不为零,同理e、f、g、h 处电荷在该处产生的合场强也不为零,又由于a、b、c、d处电荷与e、f、g、h处电荷距该中心距离又不全相同,故该处合场强不为零.
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图7
8.I1、I2[2011·江苏物理卷] 一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从B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彼此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粒子带负电荷
B.粒子的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
C.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
D.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8.I1、I2[2011·江苏物理卷] AB【解析】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并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可大致画出电场线的形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粒子轨迹向下弯曲,根据曲线运动的特点,可以说明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与场强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带负电,A正确;等势面先是平行等距,后变得稀疏,则电场强度先是不变,后变小,即电场力(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B正确;根据电场力做功W=qU,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粒子速度不断减小,C错误;电场力始终做负功,由功能关系可知,粒子电势能始终增加,所以D错误.
I2电场的能的性质
图1-6
21.I2[2011·山东卷] 如图1-6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与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b点场强大于d点场强
B.b点场强小于d点场强
C.a、b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
D.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
【解析】BC两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由图可知,d点的电场线比b点的电场线密集,所以d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A项错误,B项正确.a、c两点关于MN 对称,b点在MN上,同一点电荷从a到b和从b到c电场力做的功相同,由W=qU可知U ab=U bc,C项正确.a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同一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D项错误.
1.I1、I2[2011·海南物理卷] 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B.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C.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D.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解析】D负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当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势能一定增加,故D选项正确;电场中某点电势是否为零与电场强度的大小及物体是否带电无关,与选取的零电势点有关,故AB选项错误;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所以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不会相等,选项C错误.
图7
8.I1、I2[2011·江苏物理卷] 一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从B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彼此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粒子带负电荷
B.粒子的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
C.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
D.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8.I1、I2[2011·江苏物理卷] AB【解析】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并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可大致画出电场线的形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粒子轨迹向下弯曲,根据曲线运动的特点,可以说明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与场强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带负电,A正确;等势面先是平行等距,后变得稀疏,则电场强度先是不变,后变小,即电场力(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B正确;根据电场力做功W=qU,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粒子速度不断减小,C错误;电
场力始终做负功,由功能关系可知,粒子电势能始终增加,所以D错误.
I3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匀变速运动
17.I3[2011·全国卷] 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 s ,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 μs ,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 V ,云地间距离约为1 km ;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 ,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 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 A
B .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 W
C .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 V/m
D .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 J
【解析】 AC 在 60 μs 的短暂时间内的平均电流就可以当作瞬时电流,即I -
=q
t

660×10
-6A =1×105
A ,所以A 正确;整个闪电过程中的平均功率若这样计算就错了:P -
=W t =qU t =6×1×109
60×10-6W =1×1014
W ,因为题中整个闪电过程的时间是0.2~0.3 s 而不是60 μs ,所以B 错误;闪电前电场强度E =U d =1×109
1×103 V/m =1×106 V/m ,C 正确;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大约是W =qU =6×109 J ,所以D 错误.
20.I3[2011·安徽卷] 如图1-12甲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 、B 间加有如图1-12乙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 处.若在t 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 板运动,时而向B 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 板上.则t 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 )
图1-12
A .0<t 0<T
4
B.T 2<t 0<3T 4
C.3T
4<t 0<T D .T <t 0<9T
8
【解析】 B 由U -t 图象可以作出几个典型时刻开始运动对应的v -t 图象,取向A 板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如图所示:分别考虑在一个周期内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
当t 0=0,粒子一直往B 板运动.
当t 0=T 8,粒子先往B 板运动,到7T
8时往A 板运动,在一个周期内总位移还是向B 板.
当t 0=T 4,粒子先往B 板运动,到3T
4时往A 板运动,在一个周期内总位移为零;
同理也可以分析出其余几个典型时刻的运动情况.然后对运动情况总结如下:
若0<t 0< T
4,则粒子先往B 板运动,后往A 板运动,最终打到B 板,故选项A 、D 错误;
若T 4<t 0<T
2
,则粒子先往B 板运动,后往A 板运动,最终打到A 板. 若T 2<t 0<3T
4,则粒子先往A 板运动,后往B 板运动,最终打到A 板,故选项B 正确; 若
3T
4<t 0
<T ,则粒子先往A 板运动,后往B 板运动,最终打到B 板,故选项C 错误.
5.I3[2011·天津卷] 板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 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 1,板间场强为E 1.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Q ,板间距变为1
2d ,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
极板间电势差为U 2,板间场强为E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U 2=U 1,E 2=E 1
B .U 2=2U 1,E 2=4E 1
C .U 2=U 1,E 2=2E 1
D .U 2=2U 1,
E 2=2E 1
5.[2011·天津卷] C 【解析】 由公式C =εS
4k πd 、C =Q U 和E =U
d 得U =4k πdQ εS ,E =4k πQ εS ,
当Q 变为2Q 、d 变为d
2
时,电压U 不变,电场强度E 变为原来的2倍.C 正确.
15.I3、K4[2011·江苏物理卷] 某种加速器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两块相距很近的平行小极板中间各开一个有一小孔a 、b ,两极板间电压u ab 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电压的最大值为U 0、周期为T 0,在两极板外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若将一质量为m 0、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粒子从板内a 孔处静止释放,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在磁场中运行时间T 0后恰
能再次从a 孔进入电场加速.现该粒子的质量增加了
1
100m 0
.(粒子在两极板间的运动时间不计,两极板外无电场,不考虑粒子所受的重力)
(1)若在t =0时将该粒子从板内a 孔处静止释放,求其第二次加速后从b 孔射出时的动能; (2)现要利用一根长为L 的磁屏蔽管(磁屏蔽管置于磁场中时管内无磁场,忽略其对管外磁场的影响),使图中实线轨迹(圆心为O )上运动的粒子从a 孔正下方相距L 处的c 孔水平射出,请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处画出磁屏蔽管;
(3)若将电压u ab 的频率提高为原来的2倍,该粒子应何时由板内a 孔处静止开始加速,才能经多次加速后获得最大动能?最大动能是多少?
图14
15.I3、K4[2011·江苏物理卷] 【解析】 (1)质量为m 0的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q v B =m 0v 2r ,
T 0=2πr v 则T 0=2πm 0
qB
当粒子的质量增加了
1100m 0,其周期增加ΔT =1100
T 0. 则根据图可知,粒子第一次的加速电压u 1=U 0
粒子回到电场中用时⎝⎛⎭
⎫1+1
100T 0,由图可读出粒子第二次的加速电压u 2=⎝ ⎛⎭
⎪⎫1-T 0
100T 04
U 0=2425
U 0 射出时的动能E k2=qu 1+qu 2; 解得E k2=49
25
qU 0.
图15
(2)磁屏蔽管的位置如图所示.
(3)在u ab >0时,粒子被加速,则最多连续被加速的次数 N =T 0/4ΔT
,得N =25
分析可得,粒子在连续被加速的次数最多且u =U 0时也被加速的情况下,最终获得的动能最大.
粒子由静止开始加速的时刻
t =⎝⎛⎭⎫12n +12-1100×12T 0=⎝⎛⎭⎫12n +19
50T 0 (n =0,1,2,…) 最大动能E km =2×⎝⎛⎭⎫125+325+…+23
25qU 0+qU 0 解得E km =
313
25qU 0
.
20.I3[2011·福建卷] 反射式速调管是常用的微波器件之一,它利用电子团在电场中的振荡来产生微波,其振荡原理与下述过程类似.如图1-9所示,在虚线MN 两侧分别存在着方向相反的两个匀强电场,一带电微粒从A 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在A 、B 两点间
图1-9
往返运动.已知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是E 1=2.0×103 N/C 和E 2=4.0×103 N/C ,方向如
图1-9所示,带电微粒质量m =1.0×10-20 kg ,带电量q =-1.0×10-
9 C ,A 点距虚线MN 的距离d 1=1.0 cm.不计带电微粒的重力,忽略相对论效应.求:
(1) B 点到虚线MN 的距离d 2;
(2) 带电微粒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经历的时间t . 20.I3[2011·福建卷] 【答案】 (1)带电微粒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q |E 1d 1-|q |E 2d 2=0①
由①式解得d 2=E 1
E 2
d 1=0.50 cm ②
(2)设微粒在虚线MN 两侧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 |E 1=ma 1③ |q |E 2=ma 2④
设微粒在虚线MN 两侧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由运动学公式有 d 1=12a 1t 21⑤
d 2=12
a 2t 22⑥
又t =t 1+t 2⑦
由②③④⑤⑥⑦式解得
t =1.5×10-
8 s I 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非匀变速运动
I 5 实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I 6 实验:练习使用示波器
I 7 电场综合
18.I7[2011·安徽卷] 图1-9甲为示波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YY ′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1-9乙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XX ′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1-9丙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 )
图1-9
图1-10
【解析】 B 由图可知,电极XX ′之间加扫描电压,电极YY ′之间加正弦式交变电压,并且有相同的周期,在0时刻,U Y =0,电子在YY ′之间没有偏转,U X 为负向最大电压,电子只在XX ′之间偏转,并且向左有最大偏转,故选项A 、C 错误;在0~t 1之间,U Y >0,U X <0,电子在XX ′之间由左向右水平移动,同时在YY ′之间由正中间先向上运动,再向下运动,在荧光屏看到的图形是选项B ,故选项D 错误,选项B 正确.
25.I7[2011·浙江卷] 如图甲所示,静电除尘装置中有一长为L 、宽为b 、高为d 的矩形
通道,其前、后面板使用绝缘材料,上、下面板使用金属材料.图乙是装置的截面图,上、下两板与电压恒定的高压直流电源相连.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分布均匀的尘埃以水平速度v 0进入矩形通道,当带负电的尘埃碰到下板后其所带电荷被中和,同时被收集.通过调整两板间距d 可以改变收集效率η.当d =d 0时,η为81%(即离下板0.81d 0范围内的尘埃能够被收集).不计尘埃的重力及尘埃之间的相互作用.
(1) 求收集效率为100%时,两板间距的最大值d m ;
(2)求收集效率η与两板间距d 的函数关系;
(3)若单位体积内的尘埃数为n ,求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下板收集的尘埃质量ΔM Δt
与两板间距d 的函数关系,并绘出图线.
【答案】 (1)收集效率η为81%,即离下板0.81d 0的尘埃恰好到达下板的右端边缘,设高压电源的电压为U ,则在水平方向有
L =v 0t ①
在竖直方向有
0.81d 0=12
at 2② 其中
a =F m =qE m =qU md 0
③ 当减小两板间距时,能够增大电场强度,提高装置对尘埃的收集效率.收集效率恰好为100%时,两板间距即为d m .如果进一步减小d ,收集效率仍为100%.因此,在水平方向有
L =v 0t ④
在竖直方向有
d m =12
a ′t 2⑤ 其中
a ′=F ′m =qE ′m =qU md m
⑥ 联立①~⑥各式可得
d m =0.9d 0⑦
(2)通过前面的求解可知,当d ≤0.9d 0时,收集效率η均为100%.⑧
当d >0.9d 0时,设距下板x 处的尘埃恰好到达下板的右端边缘,此时有
x =12qU md ⎝⎛⎭
⎫L v 02
⑨ 根据题意,收集效率为
η=x d
⑩ 联立①②③⑨⑩式解得
η=0.81⎝⎛⎭⎫d 0d 2
(3)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下板收集的尘埃质量为
ΔM Δt
=η×nmbd v 0 当d ≤0.9d 0时,η=1,因此
ΔM Δt
=nmbd v 0 当d >0.9d 0时,η=0.81⎝⎛⎭⎫d 0d 2,因此
ΔM Δt =0.81nmb v 0d 20d 绘出的图线如下
24.I7[2011·北京卷] 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 轴,其电势φ随x 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φ0和d 为已知量.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以x =0为中心、沿x 轴方向做周期性运动.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 、电量为-q ,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A (0<A <qφ0),忽略重力.求:
(1)粒子所受电场力的大小;
(2)粒子的运动区间;
(3)粒子的运动周期.
24.I7[2011·北京卷] 【答案】 (1)由图可知,O 与d (或-d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φ0.
电场强度的大小E =φ0d
电场力的大小F =qE =q φ0d
(2)设粒子在[-x ,x 0]区间内运动,速率为v ,由题意得
12
m v 2-qφ=-A ① 由图可知φ=φ0⎝⎛⎭
⎫1-|x |d ② 由①②得12
m v 2=qφ0⎝⎛⎭⎫1-|x |d -A ③ 因动能非负,有qφ0⎝⎛⎭
⎫1-|x |d -A ≥0 得|x |≤d ⎝⎛⎭⎫1-A qφ0
即x 0=d ⎝⎛⎭⎫1-A qφ0
④ 粒子的运动区间-d ⎝⎛⎭⎫1-A qφ0≤x ≤d ⎝⎛⎭⎫1-A qφ0
(3)考虑粒子从-x 0处开始运动的四分之一周期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粒子的加速度a =F m =qE m =q φ0md
⑤ 由匀加速直线运动t =
2x 0a 将④⑤代入,得t =2md 2q φ0⎝⎛⎭
⎫1-A qφ0 粒子的运动周期T =4t =4d q φ0 2m (qφ0-A )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