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同步测训卷:3.3.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和盐类水解的作用 Word版含答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同步测训卷 3.3.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和盐类水解的作用
1、为使Na 2S 溶液中c(Na +
)/c(S 2-
)的值减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
①盐酸 ②适量的NaOH 溶液 ③适量的KOH 溶液 ④适量的KHS 溶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在一定的温度下,向CH 3COONa 的稀溶液里加水稀释,下列各种量中变大的是( ) ①c(H +
)
②c(OH -
)
③c(CH 3COO -)/c(CH 3COOH) ④水的离子积常数
⑤c(H +
)/c(OH -
)
A .①④⑤
B .②
C .②③
D .①⑤ 3、在3+
+
23Al
+3H O
Al(OH)+3H
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溶液的pH
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热
B.通入HCl 气体
C.加入适量23Na CO (s)
D.加入NaCl 溶液 4、测定0.11mol L -⋅23Na SO 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 ,数据如下。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2BaCl 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3Na SO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232SO +H O
-
3HSO +OH
--
B.④的pH 与①不同,是由于3
SO 2-浓度减小造成的 C.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①与④的w K 值相等
5、关于氯化铁水解的错误说法是( )
A .水解达到平衡(不饱和)时,无论加氯化铁饱和溶液还是加水稀释,平衡均向正方向移动
B .浓度为5mol·L -1
和0.5mol·L
-1
的两种氯化铁溶液,其它条件相同时,Fe 3+的水解程度前
者比后者低
C.有50℃和20℃的相同浓度氯化铁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低
D.为抑制Sn2+水解,较好地保存SnCl2溶液,应加少量盐酸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或稀释NH4Cl溶液,NH4Cl水解程度均增大
B.滴有酚酞试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NH+)可能大于c(Cl-)
C.含有NH4Cl的氨水中,c(4
D.纯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恢复到原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右移且电离常数变大
7、常温下,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最大的是①
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8、I 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3I- (aq)。
某I2、KI混合溶液中,3I-的物质的量浓度c(3I-)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
①反应I 2(aq) +I-(aq)3I- (aq)的ΔH>0
②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③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④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⑤保持温度不变,在该混合液中加水,c(3I-)/ c(I2)将变大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9、对于MgCl2溶液和FeCl3溶液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配制FeCl3溶液时,为了防止溶液出现浑浊,可以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B.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MgCO3,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C.向FeCl 3溶液加FeCl 3固体,水解平衡正向移动,FeCl 3水解程度增大
D.向FeCl 3溶液加水,溶液颜色变浅,FeCl 3水解程度增大
10、向浓度为0.1mol/L 的NH 4Cl 溶液中加入少量NH 4Cl 固体,下列各量保持减小的是( ) ①()
c H
+
;②(
)
4
c NH
+
;③
()()
+4-NH Cl c c ;④
()()()
+4+32NH NH H O H c c c ⋅⋅;⑤4NH +
的水解程
度;⑥
()()
++
4
H NH
c c ;⑦
()()
+432NH NH H O c c ⋅
A.③⑤
B.⑤⑥
C.③⑥
D.④⑥
11、室温下,将0.05mol Na 2CO 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 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2向三份0.1mol·L -1
CH 3COONa 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 4NO 3、Na 2SO 3、 FeCl 2固体(忽略溶液
体积变化),则CH 3COO -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小、增大、减小
B.增大、减小、减小
C.减小、增大、增大
D.增大、减小、增大 13、盐溶液受盐的水解影响,导致性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1.在0.1mol·L -1
的重铬酸钾(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227Cr O -+H 2O
2-4
HCrO 224CrO -
+2H +。
(1) K 2Cr 2O 7溶液呈__________性。
在强碱溶液中,铬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向K 2Cr 2O 7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溶液中c (227Cr O -
)/c (24CrO -
)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向K 2Cr 2O 7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发生离子互换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且溶液pH 减小,则生成的砖红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已知25 ℃时,0.1 mol·L -1
醋酸溶液的pH 约为3,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晶体溶解后,溶
液的pH 增大。
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 (OH -),因
而溶液的pH 增大;乙同学: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 (H +
)减小,因此溶液的pH 增大。
(1)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 mol·L -1
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写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 。
(已知25 ℃时CH 3COONH 4溶液呈中性) A.固体CH 3COOK B.固体CH 3COONH 4 C.气体NH 3 D.固体NaHCO 3
若____(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 应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常温下,将0.1 mol·L -1的醋酸和0.1 mol·L -1
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
pH=8。
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列式):c (Na +)-c (CH 3COO -)=____ mol·L -1。
14、聚合氯化铝(){}
26-n n m Al OH Cl ⎡⎤⎣⎦是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与一般絮凝剂相比,它的吸附能力强、絮凝率高,可由3AlCl 经水解法制得。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用223Cl Al O 、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制取3AlCl 已知:()()
2+4Al s 3O g ()232Al O s 1H ∆
()()
22C s +O g ()2CO g 2H ∆ ()()
22Al s 3Cl g +()32A1Cl g 3ΔH
①()()()232Al O s 3C s +3Cl +g ()()32AlCl g +3CO g H
∆=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
2322A1O s 6Cl g +
()()324AlCl g 3O g +在高温下较难发生,但加入焦炭后可
提高氯气的转化率,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AlCl 在水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3
2Al O +H +
()
2Al OH H ++
+ 1K
()2
2Al OH O +H +
()2Al OH H ++
+
2K
()
22Al OH O +H +
()3Al OH +H
+
3K
①123K K K 、、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溶液的pH 在一定范围内,上述水解产物才能聚合生成聚合氯化铝。
pH 偏小时,3Al +的水解程度弱;pH 偏大时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有如下可逆反应:
()()
3
2Al aq +2H QSI aq +()()()2Al HQSI aq +2H aq +
+
(显色剂) (有色配合物)
298K 时,将1mL a 1mol L ⋅-3AlCl 溶液与1 mL 2a 1mol L ⋅-
2H QSI 溶液混合发生上述反应,溶
液中c [()2Al HQSI +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的pH 不再变化
B.()()23 Al =Al HQSI v v ⎡⎤⎣⎦++
C.溶液颜色不再变化
D.()
()32A1/H QSI c c +
不再变化
②20t ~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2H QSI v = _________________。
③298K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___。
(4)该方法制得的聚合氯化铝的优点是不含其他金属离子,但盐基度低(盐基度:衡量絮凝剂
絮凝效果的重要指标,定义式为:盐基度()()
3=OH /,3Al n n n +
-为物质的量)。
常温下实验
测量样品的盐基度,取m g 样品,该样品中Al 的质量分数为w ;加入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溶解,配成1L 溶液,测得该溶液pH=9.0。
则其盐基度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
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3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加热能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使溶液中+
(H )c 增大,pH 减小,A 项符合题意;通入HCl
气体能增大+
(H )c ,使pH 减小,抑制水解,B 项不符合题意;加入适量23Na CO (s)会发生双水
解反应3+
2-32322Al
+3CO +3H O =2Al(OH)+3CO ↓↑,但pH 增大,C 项不符合题意;加入
NaCl 溶液,相当于加水稀释,能促进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又会使溶液中+
(H )c 变小,pH 增
大,D 项不符合题意。
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Na 2SO 3属于强碱弱酸盐,23SO -存在水解平衡:23SO -
+H 2O 3
HSO -
+OH -
、3
HSO -
+H 2O H 2SO 3+OH -
,A 正确;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做对比实
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说明实验过程中部分Na 2SO 3被氧化成Na 2SO 4,①与④温度相同,④
与①对比,23SO -
浓度减小,溶液中c (OH -
)减小,④的pH 小于①,即④的pH 与①不同,是由于23SO -浓度减小造成的,B 正确;盐类水解为吸热过程,①→③的过程,升高温度23SO -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亚硫酸根离子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使c (23SO -)减小,水解平衡逆向
移动,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相反,C 错误;K w 只与温度有关,①与④温度相同,K w 值相等。
答案选C 。
5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盐类的水解为吸热反应,加热NH 4Cl 水解程度增大,稀释NH 4Cl 溶液,水解程度增大,正确;B 、滴有酚酞试液的氨水中加入NH 4Cl 固体,增加了4NH +
浓度,使氨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溶液颜色变浅,正确;C 、若氨水过量较多,氨水电离出4NH +,[4NH +
]大于[Cl -
],
正确;D 、加入NH 4Cl, 4NH +
发生水解反应,恢复到原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右移但电离常数不变,错误。
7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
8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9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铵根离子的水解方程式为+
42NH +H
O +32NH H O+H ⋅,加入少量
4NH Cl 固
体,④
()()()
+4+h
32NH 1
=
NH H O H c K c c ⋅⋅,保持不变,⑤⑥减小,B 正确;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0.05mol
23Na CO 与50mL
11mol L -⋅
24H SO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4Na SO ,()()242c Na c SO +-=,A 项错误;
含0.05mol
23Na CO 的溶液中加入0.05mol CaO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CaCO 沉
淀和NaOH ,溶液中()c OH -增大, ()
3c HCO -
减小,二者的比值将增大,B 项正确;
在碳酸钠溶液中加水,水的电离程度减小,由水电离出的()()
c H c OH +-⋅将减小,C 项错误; 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4NaHSO 固体,溶液中()
c Na +必然增大,D 项错误。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NH 4NO 3在溶液中水解生成H +,会促进CH 3COONa 溶液水解,故CH 3COO -浓度减小;Na 2SO 3
在溶液中水解生成OH -会抑制CH 3COONa 溶液水解,故CH 3COO -浓度增大;FeCl 2在溶液中水解生
成H +,会促进CH 3COONa 溶液水解,故CH 3COO -浓度减小, A 项正确。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1.(1)酸, 24CrO -
,增大(2)Ag 2CrO 4 2.(1)B(2)甲;不变(或乙 增大)(3)10-6
-10-8
解析: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1)①23ΔH 2+ΔH 3-2
1
ΔH 1
②焦炭与O 2反应,降低O 2的浓度,导致反应不断地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2)①K 3<K 2<K 1 ②形成氢氧化铝沉淀 (3)①A 、C ②2c 1/t 2 mol/(L·s) ③ 32
2224()(2)2c a c a c --
(4)
-5
910mw
⨯ 解析:(1) ①已知:Ⅰ4Al(s)+3O 2(g)=2Al 2O 3(s) ΔH 1 Ⅱ2C(s)+O 2(g)=2CO(g) ΔH 2 Ⅲ2Al(s)+3Cl 2(g)=2AlCl 3(g) ΔH 3
根据盖斯定律,由ⅢⅡⅠ+⨯+⨯-23
21
得反应①Al 2O 3(s)+3C(s)+3Cl 2(g) 2AlCl 3(g)+3CO(g)
ΔH =
23ΔH 2+ΔH 3-2
1
ΔH 1; ②反应2AL 2O 3(s)+6Cl 2(g)
4AlCl 3(g)+3O 2(g)在高温下较难发生,但加入焦炭后可提高
氯气的转化率,原因是焦炭与O 2反应,降低O 2的浓度,导致反应不断地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2) ①盐类的水解分步进行且水解程度逐步减弱,故K 1、K 2、K 3由小到大的顺序是K 3<K 2<K 1; ②pH 偏大时Al 3+水解形成氢氧化铝沉淀; (3) ① A.根据反应32Al ()2H OSI()
aq aq ++()2()2H ()Al HQSI aq aq +
++,溶液的pH 不再
变化,氢离子浓度不再变化,则反应达平衡状态,选项A 正确;B. v (Al 3+
)=v [()2Al HQSI +
],没有说明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不能确定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达平衡状态,选项B 错误;C.反应中只有()2Al HQSI +
为有色配合物,溶液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选项C 正确;D.开始投料比1:2与反应计量数相等,故发生反应后c (Al 3+)/c (H 2QSI)一直保持1:2关系,故比值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选项D 错误。
答案选AC ;
②由图中信息可知,0~t 2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 (H 2QSI)=2
v [()2Al HQSI +
]=1
2
2c t ⨯
mol·L -1·s -1 ; ③298K 时,将1ml a mol ·L -1
AlCl 3溶液与1 mL 2a mol ·L -1
H 2QSI 溶液混合发生上述反
应,达平衡时c (Al 3+)=2()2
a
c -mol·L -1,c (H 2QSI)=(a -2c 2)mol·L -1 ,
c [()223Al ()2H OSI()A (l HQS )2H )I (aq a a q aq q +
++++]=c 2mol·L -1,c (H +)=2c 2mol·L -1,反应的
平衡常数K =112
3222
2
1122222mol L (2mol L )4()mol L (2)mol L ()(2)2
2
c c c a a
c a c c a c ----⋅⨯⋅=
⎡⎤-⋅⨯-⋅-⨯-⎣⎦; (4)配成1L 溶液,pH=9.0。
则c (OHˉ)=10-5mol·L -1,其盐基度为:n (OH)/3n (Al)=511
10mol L 1327g mol L
mwg ---⋅⨯⨯⋅ =5
910m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