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课件1:2.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 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为 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枢纽。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典例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徘徊在 4.0%~4.3%之间。从经 济意义上来说,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请运用劳动二重性 的知识对此予以说明。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 贡献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思维脉络
1.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 内容和作用。
2.了解货币产生的历程 和本质。 3.理解马克思的商品二 因素理论。 4.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二 重性学说,明确商品二 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
关系。 5.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 论的意义。
一二三
一二三
4.局限性。 (1)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2)在私有制条件下,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不 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在私有制条件下,会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一二三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认为商品和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 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
答案: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创造 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失业人口无法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劳动创造使 用价值和价值,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价值规律理论 问题导引
2015 年 1 月 26 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 365 元和 350 元。此次下调后,全国大部分省市 93 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全面 开启“五元时代”。这次油价下跌已是从 2014 年 7 月 22 日油价第一次下调 起的第“十三连跌”。进入 2015 年,相比 2014 年 6 月的原油价格峰值,欧美 原 油 价格均暴跌近六成。
一、商品、货币理论
1.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内容:
(2)关系: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3)意义:这一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 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枢纽。
一二三
2.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创造价值的差别。 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 4.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1)起源:货币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自发发展的必然结果。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 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3.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两重性
问题导引
一 家 美国公司生产的飞机在降落时,发动机卷入了一只从老鹰嘴里掉 下 来 的兔子,幸运的是发动机安然无恙,飞机安全着陆。这架飞机的发动机 是 加 拿大生产的。由此,这种发动机成为唯一经受过“兔撞实验”的发动机, 这 家 公司立刻名声大振,订单猛增。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名师精讲
1.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1)马克思认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 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3)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结合材料思考,该公司为什么能订单猛增?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 劳动的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提 示 (1)使 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具有较好使用价值的商品 有利于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发动机公司订单猛增,就是因为它生产的发动 机 经 过“兔撞实验”,被证明质量好,即使用价值较好,在市场上容易成交,有 利 于 顺利实现其价值。
审题 审设问:本题考查对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审材料:材料主要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比较高;失业人口的 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 定思路: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前者创造使用价值,后者形成价 值。失业人口无法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从而造成资 源浪费。
(2)生 产 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生 产 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名师精讲
1.基本概念。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人的体力 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 (2)使用价值与价值:①物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称为使用价值;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②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 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③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体。 2.关系。 (1)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 的同一个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2)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 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一二三
二、价值规律理论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 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如图)
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 (1)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 (2)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3)实现优胜劣汰。
油价的持续下跌背离了价值规律吗? 提示 (1)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受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及能
源需求乏力的影响,自 2014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遭遇“腰斩”。 (2)价 格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从长期来看,价格总
是 趋 向于与价值相一致。油价不会无限制下跌,也不会无限制上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典例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徘徊在 4.0%~4.3%之间。从经 济意义上来说,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请运用劳动二重性 的知识对此予以说明。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 贡献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思维脉络
1.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 内容和作用。
2.了解货币产生的历程 和本质。 3.理解马克思的商品二 因素理论。 4.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二 重性学说,明确商品二 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
关系。 5.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 论的意义。
一二三
一二三
4.局限性。 (1)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2)在私有制条件下,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不 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在私有制条件下,会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一二三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认为商品和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 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
答案: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创造 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失业人口无法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劳动创造使 用价值和价值,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价值规律理论 问题导引
2015 年 1 月 26 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 365 元和 350 元。此次下调后,全国大部分省市 93 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全面 开启“五元时代”。这次油价下跌已是从 2014 年 7 月 22 日油价第一次下调 起的第“十三连跌”。进入 2015 年,相比 2014 年 6 月的原油价格峰值,欧美 原 油 价格均暴跌近六成。
一、商品、货币理论
1.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内容:
(2)关系: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3)意义:这一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 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枢纽。
一二三
2.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创造价值的差别。 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 4.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1)起源:货币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自发发展的必然结果。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 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3.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两重性
问题导引
一 家 美国公司生产的飞机在降落时,发动机卷入了一只从老鹰嘴里掉 下 来 的兔子,幸运的是发动机安然无恙,飞机安全着陆。这架飞机的发动机 是 加 拿大生产的。由此,这种发动机成为唯一经受过“兔撞实验”的发动机, 这 家 公司立刻名声大振,订单猛增。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名师精讲
1.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1)马克思认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 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3)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结合材料思考,该公司为什么能订单猛增?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 劳动的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提 示 (1)使 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具有较好使用价值的商品 有利于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发动机公司订单猛增,就是因为它生产的发动 机 经 过“兔撞实验”,被证明质量好,即使用价值较好,在市场上容易成交,有 利 于 顺利实现其价值。
审题 审设问:本题考查对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审材料:材料主要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比较高;失业人口的 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 定思路: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前者创造使用价值,后者形成价 值。失业人口无法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从而造成资 源浪费。
(2)生 产 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生 产 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名师精讲
1.基本概念。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人的体力 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 (2)使用价值与价值:①物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称为使用价值;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②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 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③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体。 2.关系。 (1)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 的同一个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2)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 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一二三
二、价值规律理论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 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如图)
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 (1)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 (2)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3)实现优胜劣汰。
油价的持续下跌背离了价值规律吗? 提示 (1)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受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及能
源需求乏力的影响,自 2014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遭遇“腰斩”。 (2)价 格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从长期来看,价格总
是 趋 向于与价值相一致。油价不会无限制下跌,也不会无限制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