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下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桑水制作
邢台一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年级物理试题
命题人:赵瑞寒
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某物体受到一个-1N·s的冲量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量一定减小B.物体的末动量一定是负值
C.物体动量增量的方向一定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D.物体原来动量的方向一定与这个冲量的方向相反
2.如图所示,物体A与物体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质量m B>m A,A、B间有一细绳连接,且有与A、B不连接的被压缩的轻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绳烧断,而后弹簧伸展将A、B弹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运动后, A的瞬时速率始终比B的瞬时速率大
B.此过程中,弹力对B的冲量大小比对A的冲量大
C.此过程中,弹力对B做功比对A做功少 D.此过程中,B受弹力大小比A受弹力大3.质量相同的三个刚性小球a、b、c,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率分别与原来静止的
三个刚性小球A 、B 、C 发生正碰;a 与A 碰后,a 球继续沿原来方向运动;b 与B 相碰后,
b 球静止不动;
c 与C 碰后,c 球被弹回而反向运动.可知A 、B 、C 三球质量及碰后动量
大小的关系是( )
A .p A <p
B <p
C B .p A >p B >p C C .m B <m C <m A
D .m A >m B >m C
A.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总动量始终守恒
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做功,且都做正功
C.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
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总机械能守恒,小球还能回到槽高h 处
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 和3m 的A 、B 两个木块间用轻
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靠紧竖直墙.用水平力F
将B 向左压,使弹簧被压缩一定长度,静止后弹簧储存的弹
性势能为E .这时突然撤去F ,关于A 、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撤去F 后,A 离开竖直墙前,墙对A 的冲量为零
B .撤去F 后,A 离开竖直墙前,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C .撤去F 后,A 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 /3
D .撤去F 后,A 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2
E /5
6. 一振动周期为T 、位于x =0处的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 轴正方向做简谐运动,该
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 ,关于在45vT x 处的质点P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P 振动周期为T ,速度的最大值为v
B .若某时刻质点P 振动的速度为速度最大值,则该时刻波源处质点振动的速度为0
C .质点P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D.若某时刻波源在波峰,则质点P一定在波谷
8.如图所示,一水平足够长的传带以速率v逆时针运动,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放到传送带上,从物体放上传送带开始至二者最终速度相等的过程中()
mv B.物体动能的改变量为0
A.摩擦力对传送带做功为1.52
mv
C.物体动量的改变量为0 D.摩擦生热产生的热量为22
9.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受到水平恒力F1、F2的作用,同时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匀加速运动。

经过时间 t0和 4t0速度分别达到2v0和v0 时分别撤去F1和F2,以后物体继续
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

两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如图所示。

对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2t0和3t0间的某一时刻B追上A
B.A、B的位移大小之比为6∶5
C.F1和F2的大小之比为15∶4
D.F1和F2的冲量大小之比为3∶5
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0kg、长为
6m的小船右端,开始时小船处于静止状态,小船的左端靠在岸
边。

当他向左走到船的左端时(不计船与水之间的阻力),船
左端离岸的距离为()
A .1m
B .65 m
C .56m
D .11
6m
A .左方是A 球,碰撞后A 、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 .左方是B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 .右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 .右方是B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A .经过0.35s 时,质点Q 到平衡位置的离大于质点P 到平衡位置的距离
B .经过0.25s 时,质点Q 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 的加速度
C .经过0.05s ,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了1m
D .经过0.1s 时,质点Q 的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
13.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高锟以及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3名得主的成就分别是发明光纤电缆和电荷耦合器件(CCD )图像传感器。

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 .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 .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14.已知单色光a 照射一金属板时,金属板上有光电子逸出;单
色光b 照射同一金属板时,金属板上没有光电子逸出。

现让光束a
和b 沿相同的方向从空气进入水中,如图所示,则可判断( )
A .光束b 的频率小于光束a 的频率
B .光束a 的折射角小于光束b 的折射角
C .光束a 在水中的速率小于光束b 在水中的速率
D.光束b 在水中的波长小于光束a 在水中的波长
15.如图所示,a 、b 和c 都是厚度均匀的平行玻璃板,a
和b 、b 和c 之间的夹角都为,一细光束由红光和蓝光
组成,以人射角从O 点射入a 板,且射出c 板后的两束
单色光射在地面上P,Q 两点,由此可知
A. 射出c 板后的两束单色光与人射光不平行
B. 射到P 点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波长较小
C. 若稍微增大入射角,光从b 板上表面射入到其下表面时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D. 若射到P,Q 两点的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发生干涉现象,则射到Q 点的光形成干涉条纹的间距大,这束光为红光
16.下列各组现象中,均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一组现象是 ( )
A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B .光的干涉、偏振和光电效应
C .光的折射、全反射和干涉
D .光的全反射、干涉和衍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4小题,8个小空,每空2分,共16分)
i O 空气 水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80kg,小车B的质量m2=0.4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 A v A+m B v B= kg·m/s;碰后m A v A,+m B v B,= kg·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1∶m2=4∶1,在它们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减速滑行到停下来的过程中.
(1)若两物体的初动能相同,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相同,则它们的滑行时间之比为____.
(2)若两物体的初动量相同,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它们的滑行时间之比为____.
19.光电管是应用____的原理制成的光电元件。

如图所示的电路
中,如果b端与电源_____(选填“正”或“负”)极相连,当光
照射到光电管的阴极K 时,电路中电流会随电源电压升高而增大,直到某一定值。

三、计算题(3小题,20题8分,21题10分,22题12分,共30分) 20.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
面上分别以速度v 1、v 2同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
碰后m 2被右侧的墙原速弹回,又与m 1相碰,碰后
两球都静止。

求第一次碰后m 2球的速度。

21.如图所示,一水池深为h ,一根长直木棍竖直地插入水底,棍
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L ,当太阳光与水平面夹角为60o 斜射到水
面时,求A端在水底的影子D点到A的距离.(水的折射率为n )
2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2kg 的小车,小车
的上表面有一个质量为m =1.8kg 的滑块,在滑块与小车的挡板间
用轻弹簧相连接,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整个系统一起以v 1=10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

现在用一质量为m 0=0.2kg 的子弹,以v 0=50m/s 的速度向左射入滑块且不穿出,所用
时间极短。

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簧被锁定,测得此
时弹簧的压缩量为d =0.50m ,g =10m/s 2。


①子弹射入滑块的瞬间,子弹与滑块的共同速度;
②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高二年级物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C
AC AC C BD BC AD B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D A C CD BC ABC BD A
17.(1) BC , DE (2)1.01 kg ·m /s ; 1.00 kg ·m /s .
v 1 v 2 m m
18.(1)2∶1 (2)1∶4
19. 光电效应、负
21.依题意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且AO 长为L ,因60AO O '∠=o
,所以 3tan 303
BC O O L L '===o (2分) 因为sin 30sin n r
=o
(1分) 所以sin 301sin 2r n n
==o , (1分) 22sin sin tan cos 1sin 41h r r h CD h r h r r n ====-- (2分) 所以水底的影子长为23341h BD DC BC L n =+=
+- (2分) 所以AD=AB2+BD2=_____________________(2)
22.①s m v /42=②J E P 8max =
【解析】)①子弹射入滑块后的共同速度大为v 2,设向右为正方向,对子弹与滑块组成的系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得
2001)(v m m mv mv +=- (2分)
s m v /42= (1分)
②子弹,滑块与小车,三者的共同速度为v 3,当三者达到共同速度时弹簧压缩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30201)()(v m m M v m m Mv ++=++ (2分) s m v /73=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