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磁频谱活动特性建模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电磁频谱活动特性建模与分析
图1 频谱数据分析流程图
2.3.1 预处理
(1)均值。

在i t 采样时刻,某一频段1n [,]f f 内各频点功率的平均值为:
B i
n
f
t i j j=1
1(,)p t f B µ=
∑ (1)其中,B 是频段的总长度,随着频谱业务所覆盖的
EMA。

假设当前合成频谱序
其中,
合成频谱热度B i
f t HC µt =;
123period period period 、为123period period period 、为整数,并且小于样本的长
度;t _EMA long 等于当前时刻合成频谱热度的周期的EMA 指数平滑移动平均;EMA
时间段较高,其他时间变化不大,
业务的合成频谱热度
图2 不同移动周期下的ISM业务合成频谱热度变化图
3.2.3 气象雷达业务24小时合成频谱热度变化
位于实验楼附近的气象雷达,对空中的云层进行探测时,辐射的功率比较强,通过对气象雷达业务频段的合成频谱热度进行处理,得到了气象雷达业务的频谱热度变化情况。

图3为气象雷达业务24小时合成频谱热度变化图。

从图3可以看出,气象雷达在一天中合成频谱热度变化较稳定,出现小幅波动主要有三个原因:气象雷达在工作模式切换时会停止发射信号,导致合成频谱热度值小幅下降,气象雷达的主瓣扫过测量地点时,使得合成频谱热度值上升,旁瓣扫过时,使得合成频谱热度值下降。

此外,气象雷达为了适应对不同远近的云的观测需求,有时发射窄脉冲有时发射宽脉冲,会对合成频谱热度的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图3 气象雷达业务24小时合成频谱热度变化图
3.3 典型业务应用的合成频谱热度趋势分析
考虑到业务段被不同的业务台站占用时,不同业务
图4 安徽交通广播电台合成频谱热度变化图
图5 中国之声广播电台合成频谱热度变化图
(2)GSM900和GSM1800上下行业务合成频谱热度对比。

一个移动用户要实现通信良好必须接收到良好的基站发射的信号,同时移动基站也必须接收到良好的手机所发射的无线信号。

基站发射的下行信号有高的发射功率,很容易被探测到,并且下行信号在所有的时间都包含控制信息和广播信息,这使得下行信号的频谱利用率很高。

3.4 典型城市地区24小时频谱整体结构 
本文根据某天0~3GHz的频谱背景测量数据,展示了自动测量系统对0~3GHz内频谱的整体观测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典型城市地区24小时0~3GHz频谱整体结构图
从图7可以看出:
(1)实验室周围频谱变化受时间、频率等因素影响较大,不同的频谱业务展示了不同的频谱利用率,空闲的频谱资源分布最多的频段是1~1.7GHz频段,其次是2.7~3GHz频段,1GHz以下频谱利用率较高。

(2)从频谱业务角度分析,该区域内广播业务、移动通信、固定业务(主要指气象雷达)占用的频谱较宽,原因是测量地位于小区、学校、气象站附近,该地区人员密集,地面移动基站和广播电台较多且使用较为频繁,而对于其他业务使用甚少。

4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电磁频谱背景的内涵,构建了电磁频谱背景时频表达模型;讨论了频谱背景数据处理的方法,同时提出用来表征频段的频谱强度的基本量——合成频谱热度;以合肥市第八中学实验楼周边的电磁环境为典型城市电磁环境,对0~3GHz频谱背景进行了测量,最后对电磁背景中的各类频谱业务的频谱热度的变化进图6 GSM900上行业务合成频谱热度变化趋势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