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8高二下·黄陵开学考)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 .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D .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2. (2分)(2020·绵阳模拟) 西周前期,“王臣”主要为周王所有,平时在国都附近活动。

西周晚期,“王臣”变得前所未有的扩大,整个周王朝除周王以外的人都应当属于“王臣”的范畴。

王臣内涵的扩大表明()
A .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
B . 天下共主理念日益凸显
C . 贵族世袭特权地位受冲击
D . 周天子的权力得到强化
3. (2分) (2017高一上·许昌期中) 雍正皇帝特许部分官员上奏密折,缮写时须亲自为之,一切听闻皆可上报。

奏折要直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

其主要目的是()
A . 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B . 保证政令的畅通与保密
C . 提高清朝行政效率
D . 加强对行政官员的监察
4. (2分) (2018高一上·惠来月考) 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势力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A .
B .
C .
D .
5. (2分)有史学家认为:如果把这一事件看作是一次制度变迁,即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那就可以看出,制度变迁不一定要用革命的手段,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

“这一事件”是
A . 十月革命
B . “光荣革命”
C . 工业革命
D . 二月革命
6. (2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对世界近代民主政治的重大贡献,这里所说的“宪”所指的是
A . 《大宪章》
B . 《权利法案》
C . 《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文件
D . 1787年宪法
7. (2分) (2020高二下·江西月考) “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

……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必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所说的“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
A . 邦联体制
B . 奴隶制
C . 联邦体制
D . 政党制
8. (2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月考) 先秦某思想家提出“天下之大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该思想家还主张()
A . 实际功利
B . 厉行赏罚
C . 自然无为
D . 民贵君轻
9.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 . 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B . 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 . 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 . 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10. (2分) (2020高三上·扬州开学考) 《王阳明全集》载:“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故人人悦其易从。

”由此可见,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是()
A . 知行合一
B . 致良知
C . 人悦易从
D . 随材适性
11. (2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月考) 顾炎武认为“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据此可知他主张()
A . 知行合一
B . 经世致用
C . 回归孔孟
D . 民贵君轻
12. (2分) (2017高一上·钦州开学考)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B .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 .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 .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13. (2分) (2017高二下·福建月考)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l票通过。

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

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

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
观点是()
A . 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B . 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C .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D . 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14. (2分)宗教改革后,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的教派有()
①天主教②加尔文派③路德派④英国国教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5. (2分) (2019高三上·连云期末) 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这一“差异”的形成主要因为()
A . 造纸术的发明
B . 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C . 指南针的应用
D . 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16. (2分) (2017高二上·如东月考) 陈衡恪曾评价某类中国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

非仅画之范图内用功便可了事,尚须从他种方面研究,始能出色……颇占势力,盖其有各种素养、各种学问凑合得来。

”下列作品符合其主旨的是()
A . 《洛神赋图》
B . 《步辇图》
C . 《清明上河图》
D . 《墨兰图》
17. (2分)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②“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③“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过去的事尚未发生;也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未来的事已经发生。

”④“我能算出天体运行的轨道,却算不出人性的贪婪。


A . ①拉马克②法拉第③玻尔④牛顿
B . ①达尔文②普朗克③爱因斯坦④伽利略
C . ①拉马克②牛顿③普朗克④布鲁诺
D . ①达尔文②伽利略③爱因斯坦④牛顿
18. (2分)(2019·成都模拟) 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

2016年,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编钟、琴瑟、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大量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 出土文物冲击了《汉书》的史学价值
B . 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多种史料互证
C . 分析随葬品就能得到可靠的历史结论
D . 不存在关于刘贺作为的客观历史叙述
19. (2分)如图两个著作的共同点是()
A . 提倡文学革命
B . 主张君主立宪
C . 反对封建压迫
D . 主张分权制衡
20. (2分)(2020·赣榆模拟) 民国初年,蔡元培在教育总长任期内,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系统地阐述了其教育新思想,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要求五育并举。

“五育并举”的宗旨不能体现()
A . 适应共和体制的需要
B . 冲击封建专制主义教育
C . 符合民主和科学精神
D . 主张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21. (2分) (2020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1980年,大约6600家国营企业采用利润提留制度,将一定额度的利润上缴国家,企业提留的利润可用于发放奖金、职工福利和作进一步的工业革新。

这一制度的实施()
A . 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B . 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C . 保证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
D . 表明国企改革的全面展开
22. (2分) 1957年2月5日,中央实验歌剧院在北京上演了古典歌剧《茶花女》,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将西方古典名剧全本在中国公演。

与之相关的政策背景是()
A . 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 . “文化大革命”开始
D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落实
23. (2分)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④杂交水稻问世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4. (2分)(2019·云阳模拟) 1979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外语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当前主要的任务还是大力发展英语教育,但也要适当注意日、法、德、俄等其他通用语种的教育”。

这一方针主要是为了()
A . 落实“三个面向”方针
B . 适应现代化建设新形势
C . 完成教育战线拨乱反正
D . 应对多极化的国际环境
25. (2分)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雪莱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曼之夜”。

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 . 启蒙运动的学术
B . 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 . 浪漫主义的文艺
D .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4分,27题16分,2 (共3题;共44分)
26. (14分) (2017高一上·杭锦后旗期中) 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

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

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有权缔约,有权任命大使、最高法院法官和政府其他官员的权力,但需要国会同意;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对国会的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仍以2、3以上多数再次通过此法,即为有效。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西两种政治文明的差异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2)材料二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
“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美国总统制的特点。

27. (16.0分) (2019高二下·鹤岗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应被审讯关押
的,都不得加械具。

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

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

武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

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

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

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

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适当。

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

——于贵信《古代罗马史》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

28. (14.0分)对外贸易是我国历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体现出“打开大门,走向世界”的文明发展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时代以前的商业往来,外商来华只是为了购买中国货物。

而此时英国人开始来寻找中国市场了,要扭转一千年来欧洲和东亚之间的供求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自由贸易”。

由于不了解英国的国力和国威,终于自食其果。

——据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整理
材料二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入世三原则是:世贸组织没有中国参加是不完整的;毫无疑问要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

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编自廖盖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
(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所谓“英国的国力和国威”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年努力”的过程,并阐述对中国入世三原则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4分,27题16分,2 (共3题;共44分)
26-1、
26-2、
26-3、
27-1、
27-2、
28-1、
2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