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标点符号PPT优秀课件下载1(47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欢乐时光
答案:这三个标点的含义是:青 年时期只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顿号), 道路漫长,希望无限(省略号),岂不 闻浪子回头金不换(大问号)。
课前欢乐时光
故事二 哭笑家书
有一个人外出打工。有一天,他寄回一封家书: “儿的生活好痛苦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好多 钱。”结果他的父母看了之后一个哭,一个笑, 你知道为什么吗?”
慈禧听后,无言以对,只好赐给书法家银子。危急 时刻,这位书法家妙用标点,保住了自身性命。
一、教学目标 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 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作用。着重掌握冒号、分号、 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
•口诀复习法


1、问号 口诀:(齐读)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
•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 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d.你是参加 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 美容美发培训班呢?
•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 c.你知道她来干什么吗,老王?
哭曰:儿的生活好痛苦,没有粮食,多 病,少挣了好多钱。 笑曰:儿的生活好,痛苦没有,粮食多, 病少,挣了好多钱。
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 个酒店,请了个教书先生写一副对联。财主说:“对 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 有老鼠。”那个秀才知道这个财主平时为富不仁,对 人十分刻薄,就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书生念给财主听,财主很高兴。 第二天大家都来观看,个个都大笑不止,财主出 来一看,原来是对联上加了标点,变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注意:使用“某某说”之类放在引 用话之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 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 号。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 是你!” “同志们!”区委书记说, “这是……”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 老板娘来着歉意说。
3、引号(“”‘’) (一)表示直接引用的话,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 他人的话。 例如: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 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例如: 1、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海伦· 凯勒》) 说明:在这里,并不是说手指真的会说话了,而是指 海伦学会了摸读盲文和用盲文与他人交流。 2、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 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 的使者”。(《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说明:“活菩萨”在这里并不是指活着的菩萨,而是 指具有菩萨一样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的人。“中日友谊 的使者”显然也不是指奉命出使中日,缔结友谊的人, 而是指聂荣臻将军像使者一样架起了中日友谊的桥梁, 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2、冒号(:)
A、用于书信、讲话稿的 称呼语之后,表示提起 下文
B、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 示提起下文
“说、想、是、即、写道、认为、证明、表示、 指出、例如”之类动词都可加冒号,使其具有提 示性,以引出宾语。例如: 1、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 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几乎犯了错误! 2、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 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个字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标点符号
标点趣谈
课前欢乐时光
标点的妙用 故事一 标点自传 美国一个青年写自传,全文只用了3个标 点:一个破折号,一个叹号,一个句号。他凄 然地解释说:“一阵横冲直撞(破折号),落了个 伤心自叹(叹号),到头来只有完蛋(句号)!” 有人在他的《自传》上加了三个标点的劝 勉书: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一个大问号。 你能说说这三个标点的含义吗?
1、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 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 也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 1、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2、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 “早”。 3、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 无法进入的
•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 问。(特指性的问句即连续问句, 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 a.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 • b.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c.市长每天都去掏烟囱?他不处理 日常政务?市里难道没有比掏烟囱 更重要的事?我心里纳闷。
•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如 谁,什么,怎么样等,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 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 d.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是值得我们探 究的。
d、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 结上文
(1)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 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 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 2)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 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 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最后,这才看清 了他的眉目乃至音容笑貌:这时候,我们算把他 全部看清了。
3、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 样环境创造人。(
C、用于总性话语之后, 引出分说
(1)我们一般提六门基础科学:天文,地学,生 物,数学,物理,化学。
(2)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 看到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3)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 陈伊玲的声音不稳定,很难造就;另一种认为可 以让她再试一试
故事三 趣味对联

清朝末年,掌握朝政大权的慈禧太后让 一位书法家题扇。那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 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故事四
可是,由于书法家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了一个 “间”字。慈禧看后大怒,认为是故意欺她没有学识, 要把那个书法家问成死罪,那个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 解释说: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随后当场重新断 句并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 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