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控中心生产信息传递实施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控中心生产信息传递实施细则
概述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生产信息传递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集控中心(Central Control Center)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产信息的处理和传递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阐述集控中心生产信息传递的实施细则,以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生产信息传递的目的
生产信息传递主要是为了将生产现场的数据、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集控中心。
它的主要目的包括:
1.实时监控生产数据
2.优化生产安排
3.预测生产状况
4.确保生产质量
以上目的对于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是保证生产信息能够被及时、准确地传递到集控中心。
实施细则
1. 设定传递频次
首先,需要设定信息传递的频次。
传递频次应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确定,同时具备实时性和精准性。
如果传递频次过低,则可能无法及时监控生产情况,而过高可能会引起信息传递的混乱和错误。
2. 确定传递内容
生产信息传递的内容需要根据生产现场情况进行确定。
主要包括:生产数量、生产效率、设备状态、异常报警、投产计划等。
针对不同的生产环节,需要确定传递内容的详细信息。
3. 确认传递方式
生产信息传递的方式应符合以下要求:
1.及时性:确保传递信息的实时性。
2.精准性:确保传递信息的精准性。
3.可追溯性:确保传递信息的来源和去向能够得到追溯。
根据这些要求,可以选择以下传递工具:
1.生产监控系统:这是生产信息传递的最佳方式,生产监控系统能够在
实时监控设备状态、生产情况的同时,将相关信息推送到集控中心。
2.手工填写表格:在无法使用监控系统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手工填写表
格,由相关人员将表格数据传递给集控中心。
3.手机报警:在发生异常情况时,生产现场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报警方式
将相关信息发送到集控中心。
4. 确认信息接收人员
生产信息传递完成后,需要确定信息接收人员。
集控中心管理人员应负责接收和处理与生产相关的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应当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生产现场。
结论
本文介绍了集控中心生产信息传递的实施细则,包括确定传递频次、确定传递内容、确认传递方式和确认信息接收人员等。
企业实施这些细则,将有助于保证生产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