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导学案附同步练习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21北京市西城区高一期末〕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涉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
B.美国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
C.资本主义国家利害相一致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
解析:根据所学得出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是经济危机迅速涉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美国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时机促进经济危机迅速涉及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利害不会一致,故C项错
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世界市场,发生经济联系是经济危机迅速涉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
答案:D
11925 1930 1935 1940 1945
2.右图是美国某项经济指标统计示意图。
据此推断,该项经济指标最有可能是〔
〕
A.农业开展指数
B.工业开展指数
C.失业人数指数
D.黄金储藏总数
解析:根据材料中图片反映的时间应为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罗斯福新政主张对农业实
行减少产量的措施,故不可能出现到1935年仍呈上涨趋势,故A项错误;工业开展在
1930 —1935年间不可能呈上升趋势而到1935年后下降,故B项错误;根据图片中1930-1935
年急剧上升,在1945年慢慢下降,应是失业人数的变化,故C项正确;黄金储藏的变化不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故D项错误。
答案:C
3.右图是美国某时期流行的漫画,一位绅士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艰难时期就如同
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
请问与此绅士观点一致的政
策是〔〕
A .固守自由放任 B.实行政府干预
C.走法西斯道路
D.开展混合经济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绅士的观点是靠稻草人〔即不作为〕渡过危机时期,实际上是喻指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答案:A
4.据统计,美国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那时,农民贷款购置土地、化肥和农用设施;城里人贷款购置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
购置股票。
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置的。
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
B.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C.阻止贫富差距扩大
D.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
解析:分期付款这种方式增加了人们的购置力,刺激了经济的虚假繁荣,为经济危机
的爆发埋下了祸根,故A项正确;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故B项错误;阻止贫富差距扩大的是社会福利政策,不是分期付款,故C项错误;分期付款没有提高民众的收入,因此不能提高社会实际消费能力,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清洁工停下了手中的活,两眼紧盯着
自动报价机……一个能说会道的股市评论员正在讲述一名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赚了3万,一个牧场主每天买卖数千股股票。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市场虚假繁荣
B.工业生产过热
C.股票投机盛行
D.经济危机爆发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和材料中的现象不能得出市场虚假繁荣,故A项
错误;材料中没有表达工业生产,故B项错误;清洁工、股市评论员、护士、牧场主的行
为表达股票投机盛行,故C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不能得出经济危机爆发,故D项错误。
答案:C
6.1931年,斯沃普向胡佛建议将全国工商业强制发动进联邦控制下的贸易协会,以管
制物价和生产,指导贸易经营活动。
胡佛指责该方案是“法西斯主义〞。
这说明胡佛〔
〕
A .已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 B.赞同由政府来管制生产
C.维护企业经营的自主性
D.反对政府进行任何干预
解析:1931年,美国政府还没有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故A项错误;胡佛指责该计
划是“法西斯主义〞。
这说明胡佛不赞同政府管制生产,故B项错误;法西斯主义是集权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相矛盾,胡佛反对政府管制生产是为了维护自由竞争的资本主
义,故C项正确;反对政府进行任何干预与史实不符,胡佛总统在当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经济大危机,故D项错误。
答案:C
7.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期间,胡佛政府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以扩大就业面;同时还批准了“邻居互助方案〞,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
这说明胡佛政府〔〕
A .坚持自由放任 B.重视道德建设
C.拒绝国家干预
D.关注贫困就业
解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但是材料中
未表达出来,故A项错误;材料中要求轮流工作、实施“邻居互助方案〞,主要是为了缓
解危机,不是重视道德建设,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胡佛政府拒绝国家干预,故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胡佛政府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以扩大就业面〞“要求就业者或半
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说明政府关注贫困就业问题,故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名利场?杂志的漫画〔以下图〕,画中把“山姆大叔〞描绘成受到小矮人攻击的格列佛。
材料二1929 —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
45.2%40.6%28.4%16.5%8.4%
材料三大危机刚爆发的时候,时任总统的胡佛立即召集了一系列会议,竭力说服企业
界的领袖们,自愿地不降低工资和物价,他要求联邦储藏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
此外, 根据胡佛的建议,国会对公共工程也增加了拨款。
联邦政府提高了各州在公路修筑方面的年度补贴……总之,在整个反危机过程中,他常常不得不用自己的一只手,去收回他的另一只手所给予的东西,致使自己的某些责任和承诺变成一纸空文。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山姆大叔〞如此窘境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这一因素的实质。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表达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哪一特点,受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个国家。
(3)根据材料三,概括胡佛反危机的措施。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指出造成“山姆大叔〞如此窘境的原因是1929 —1933年
的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第(2)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普遍下降,说明经济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强;根据各国横向比拟的数据可知,美国和德国受害最大。
第(3)问从材料中“竭力说服企业界的领袖们,自愿地不降低工
资和物价,他要求联邦储藏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国会对公共工程也增加了拨款〞得出胡佛反危机的措施。
答案:(1)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2)特点:经济危机破坏性特别强。
危机中美国和德国受影响最大。
(3)措施:扶植企业,稳定工资和物价;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课时作业]
)
一、选择题
1.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
对此,某著名经济学家曾评论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根本国策
B.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 .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解析:抓住“1992年〞这一关键信息,某著名经济学家的讲述是指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答案:B
2.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
这里的“方向〞是指〔〕
A.对内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判断能力。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由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2年中共十四大开始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A、D两项是1978年以来一直
实行的政策,B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政策,因而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方案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方案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方案;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方案和市
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的这一论述说明〔〕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
B.方案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是最好的经济开展模式
C.方案和市场只是开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意识形态的标准
D.资本主义应当实行方案经济,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经济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目标是要使市
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根底作用。
结合题干材料分析,A、D两项的表述错误。
B项没有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与方案经济的区别。
邓小平的本意是要借鉴西方市场经济体制
来开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答案:C
4.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
“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
中国必
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
〞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A.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
D.评价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重大奉献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众多国家实行
了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利于中国改革的深
入和“加速和外国接轨??
答案:C
5. 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一一粮票,在完成自己38
年的神圣使命后“荣耀退休〞。
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新时代〞是指〔〕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方案经济时代
D.市场经济时代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实立。
粮票是中国1955年到1993年发行
的一种购粮凭证,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方案经济而导致商品短缺的见证。
1993年,“票证经济〞的落幕,说明我国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答案:D
6.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
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
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开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
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解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表明国有企业在这一时期尚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D
7.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确立社会主义方案经济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最终开展到“成为我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
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逐步建立起来的
B.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改革开放加快了经济体制的变革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和开展
解析:中共^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0多年来,从方案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
应选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在蛇口14平方千米土地上建立我国大
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
7月8日,蛇口工业区根底工程建设正式破土开工。
材料二1984年,深圳对粮食、棉布等商品敞开供给,价格放开。
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
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
到1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例达95%,成功闯过了价格改
革关。
材料三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
〈〈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 ,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学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立蛇口工业区的背景和意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条件有哪
些。
深圳价格体制改革对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邓小平“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开展。
请从“改革〞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展过程。
第(1)问,蛇口工业区的建立得益于十一
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政策,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第(2)问,注意把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有机结合。
第(3)问,注意从“改革〞方面答复以下问题,要紧扣题意。
答案:(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意义:引进外资和技术;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2)条件: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开展,商品供给日趋充足;体制创新,发挥了价格
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
影响:进一步冲击了方案经济体制,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