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阜宁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生物必修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阜宁中学2021年秋学期高二第三次阶段检测
生物试题(必修)
时间: 75分钟分值:100分命题:管明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满分70分)
1.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重要元素依次是
A. I、Fe、Mg B. Cu、Mg、I C. I、Mg、Fe D.Fe、Mg、I
2. 已知20种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2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
98个,问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A.12800 B.12544C.11036 D.122883.在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分别为
A.糖类、糖类、脂类、核酸 B脂类、蛋白质、磷脂、核酸
C. 脂类、蛋白质、糖类、核酸
D.糖类、蛋白质、核酸、磷脂
4.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
A.细胞膜、染色体、核膜 B.细胞膜、核糖体、核膜
C.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D.细胞膜、中心体、核膜
5.下列物质中,进出细胞的转运速度与浓度梯度的关系符合下图曲线的是
A.氨基酸
B.二氧化碳
C.核苷酸
D.钙离子
6。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
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
⑤能进行光能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A.①③
B.①④ C.③⑤ D.②⑤
7.下图为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不需要酶的催化
B.过程②发生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C.过程①不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过程②不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8.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合物是A.糖蛋白B.磷脂 C.脂肪 D.核酸
9.关于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都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C.二者是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D.染色质只存在于细胞核内
10.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 ℃,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11.右图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其中Ⅰ、Ⅱ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a、b表示相关物质.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Ⅰ表示暗反应
B.阶段Ⅱ表示光反应
C.物质a表示[H]
D.物质b表示C3
12.如右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到光下后,CO2的
吸收量发生了改变。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也增强
13.利用新鲜的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滤液经层析后,色素带在
滤纸条上的分布顺序是
14.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
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15.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检查了正处在分裂期各时期的1000个洋葱根尖细胞,发现其
中681个处于前期,139个处于中期,23个处于后期,157个处于末期。
据此分析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中时间最短的是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16.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加快
B在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C.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7.将发芽的小麦种子制成匀浆,然后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这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A.还原糖
B.脂肪C.淀粉D.蛋白质
的是
18.下列有关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
..
A.高倍镜放大了倍数,扩大了观察的范围
B.高倍镜下的视野暗
C.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D.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1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抗体 B. 激素 C. 尿素 D. 血红蛋白
20. 组织液生成增加,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就会引起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能引起水肿的是 A.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B 营养不良
C. 毛细淋巴管阻塞 D.饮水过多
21.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在反射弧上传导的信号全部是电信号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2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
C.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 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23.当人从25℃到0℃的环境中,人体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减少,体温降低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C.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24。
右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
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25. 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并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
A.大脑皮层
B.垂体
C.下丘脑D.脊髓
26.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 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来诱导产生无籽果实
27.人体特异性免疫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下列生理过程只属于细胞免疫的是A.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
B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泌淋巴因子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
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28.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为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29。
下图表示竞争关系的能量流动模型的是
30。
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S”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
B.“S”型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有限的
C.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S"型增长
D.“S”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
31.右图是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草属于生产者
B.食草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
C.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
D.猫头鹰只占一个营养级
32. 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有利于A.种群的繁衍 B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
A.化石燃料的燃烧 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C.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D.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34.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④不包括次级消费者的粪便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35。
在制作生态缸的实验中,以下关于生态缸设计的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A.要用无色透明玻璃,保证能量能输入生态缸
B.要定期通气,以保证各种生物的正常呼吸
C.要放在散射光处,以避免缸内的温度过高
D.水量应为容器的4/5,以使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6分)仔细观察下列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内填图中标号)甲乙丙丁
生产者
初级
消费者
次级
消费者
三级
消费者
分解者
①②③
④
⑴。
图甲为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这是由于[] 与细胞壁发生分离所致。
⑵.图乙和图丙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图丁与图甲、图乙、图丙
相比,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故而不能独立代谢,只能寄生在细胞内.
⑶。
图甲、乙、丙所示细胞结构中共有的细胞器是。
图甲、乙、丙、丁的结构
中共同含有的有机物是。
(4)。
若图乙是胃腺细胞,则与胃液中胃蛋白酶的合成、加工、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
[ ]。
37.(6分)下图是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四种生理过程,请
回答:
(1)通过[①]把[A]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
(2) [②]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四种生理过程中能产生水的有。
在碳循环中,通过细胞呼吸不
能将碳归还无机环境的是(填序号).
38. (6分)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
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
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原理: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性。
二、实验过程与方法:
(1)取材:取柳树植株生长良好的枝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
(2)实验:①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1;②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
意保持温度(25~30℃)。
(3)记录:小组分工,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2.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由图2可知本探究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2)通过对比分析,在所设定的实验组中对柳条生根起抑制作用的浓度是 .
(3)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其原因是.
(4)每组都选取10根插条,其目的是。
四、如果要进一步确定促进柳树枝条生根的最适萘乙酸的浓度,采用的方法是。
ﻬ39.(6分)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若干曲线变化图和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
请据图回答:
(1)分裂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 .
(2)分裂图中C的变化是。
(3)曲线图中C→D的变化相当于分裂图中的(字母)。
(4)分裂图中的E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完成。
(5)下图表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
请据图回答:
①步骤乙的目的是。
②在步骤丁的操作过程中,将酥软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后,还要进行的操作是。
40.(6分)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__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
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甲、乙、丙中模式调节,当人体内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方向只能是
的.
江苏省阜宁中学2021年秋学期高二第三次阶段检测
生物试题(必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满分70分)
1—5 ACDCB 6-10 CBACC 11-15CCAAC 16—20 AAADD 21-25 BBBCC 26-30CCDCD31—35AADAB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6分)(1)7 原生质层
(2)图乙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图丙没有无细胞结构
(3)核糖体DNA、蛋白质(答一给分)
(4)⑦③⑥①
37.(6分)(1)光合作用光能
(2)有氧呼吸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①、② ③
38.(6分)一、两重
三、(1)300~500mg/L萘乙酸是促进柳树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2)萘乙酸浓度为700mg/L(或第5组)
(3)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4)减少实验偶然性带来的误差
四、在萘乙酸浓度为300~500mg/L之间进一步细化浓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
39。
(6分)(1)EADCBF
(2)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
(3) D
(4)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复制)
(5)①漂洗解离液、便于染色龙胆紫溶液②加盖载玻片后用拇指轻轻按压40.(1) 促甲状腺反馈调节
(2)乙细胞外液渗透压
(3)胰岛B细胞单向
word版高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