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情境)解读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捍卫散文文体的尊严。 “1992年度上海文学小说奖”。
小说的本质特征是虚构;真实是散文的生命。
文学审美知识
(2019年全国Ⅰ)8.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 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 析 文 本 的 文 体 特 征 和 主 要 表 现 手 法 。 符合文体要求(2011年课标卷作文,“明确文体” )
文学审美知识
这篇作品“就是散文,不能作为小说发。如果《上海文学》有难处, 不发也行。”——姚育明《回顾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之美、形象之美、色彩之美,甚至语言文字精炼之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 观,提高审美情趣,涵养审美修养,养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能力是指学习者在面
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 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 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关键能力与以往高考能力要求有两点不同:一是阅读能 力;特别是语文强调从注意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有 注重对文本的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信息的审视阐 释能力;二是强调具备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不仅包括学生 已经获得的能力,更突出在未来获取新知识、构建新的知 识体系的学习能力。
语言文字知识
(2020海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用竹篾做骨架,贴上素绢或白纸,结 好线绳,便可放飞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 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动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不 一而足,风筝于是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 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 百上千。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 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
以认识世界 为 核心的 知识获取能 力群
以解决实际 问题为核心 的实践操作 能力群
涵盖了各种关键 思维能力的思维 认知能力群
高考评价理念的转变
能力立意 知识立意
价值引领 素养导向 能力为重 知识为基
高考评价模式的转变考查内容 一 Nhomakorabea评价考查内容
三位一体 评价模式
考查要求
考查载体
PART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落地
命题。(新高考Ⅰ、新高考Ⅱ)
高考语文科命题改革实施指南
高考语文科考查内容
高考语文科以选才育人的核心价值为引领,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 向,以阅读与表达作为关键能力,以语言、文学、文化等必备知识为学科 基础,重在考查生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能力,灵活、有效地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
——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中国考试》2019.12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①句中把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的声音比作交响乐,体现了比喻的相 似性; ②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交响乐由多人共同演奏,二者相似; ③交响乐很有魅力,笛哨声也很有魅力,二者相似。
文学审美知识
2019《考试大纲》出现六次“文体”
9.《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 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2019年全国Ⅱ)8.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 表现手法。(6分)9.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
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文学审美知识
(2020年江苏)13.请简要分析姐姐这一人物形象。(6分) (2020年全国Ⅰ)8.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
析对话者的心理。(6分) 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
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 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2020年全国Ⅱ)8.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 语言解码、符号理 解、阅读理解能力
• 信息搜索能力 信息整理能力
• 数据处理能力 信息转化能力
• 应用写作能力 • 语形言象表思达维能抽力象思维
能力归纳概括演绎 推理能力
• 批判性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关键能力”界定
语文关键能力是语文科外显功能的集中体现,是落实命题
立意的平台和中枢;是可以通过“做题”来检测或推断学生应对 复杂情境,解决非规则、不确定性真实问题的“做事”能力。语 文关键能力的主体内容可从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2个方面进行总体 设计,并予以分类、分层地呈现。
高考语文科要发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历 史与现实、时代与发展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要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在考查情境中得到品格之美的浸润和熏陶,帮助学生 提升思想道德品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和精神文明
水平;要彰显语文科独特的美育特质,如通过古代诗歌的鉴赏感受文学的意象
北京市2020年高考

信息性阅读是以求知求真的态度与方式阅读文
本,从而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
品质,其对象主要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比拟 比喻 夸张
B.比拟 比喻 排比
C.对偶 借代 排比
D.对偶 借代 夸张
语言文字知识
(2020山东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 交桥,走进了二环 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 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 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 朝阳门里北街上有 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往小碟子里倒了 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 又意足。
受强热带风暴“飞燕”外围云系影响,_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15 时, 福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 40℃大关。明天高温天气还将继续扩张,并呈现出明显向北发展 的趋势。
(1)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2)文中画线句有歧义,请修改为无歧义的句子。要求:保留原有信息,不超过 25 个字。(2 分)
高考语文科考查内容之关键能力
高考大纲对语文能力层级的划分
高考大纲对语文能力层级的划分
F 探究
● 2016年8月教育部考试研究中心 《“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改革创 新研究”报告》
● (任子朝主持,课题组成员:柳 博、张开、陈昂、单旭峰、程力、 赵静宇、李勇、巫阳朔、史辰羲)
知识获取能力群 实践操作能力群 思维认知能力群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 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语言文字知识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日》。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 《课标》涉
中及外文文学化作常品 识背诵篇目知
识 • 中外优秀文
化中的基本 常识 • 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革 命文化和社
语言文字知识
(2020山东/海南高考适应性测试)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 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 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 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 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 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信息性
阅读能力
关键能力
阅读能力 文学性 阅读能力 古代诗文 阅读能力 语言策略
表达能力
与技能
写作能力
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北京市2020年3月适应性考试
试卷结构微调,由阅读和写作变为阅读和表达。阅读赋分由90分变为85分,
表达由60分增加为65分。 21.语言基础运用(5 分)(语言策略与技能)
语文科本体知识
语言学

知识

章 本体 作
学 知
知修辞识
学 知
识学识


语文学科本体知识 既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 养的基本内容、也是语 文试卷的专业性标志。
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对必备知识界定
语言文字知 识
• 现代汉语字 词句法
• 古代汉语字 词句法
文学审美知 识
• 文学作品的 基本特征和 主要表现手 法
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
素质教育的评 价维度在高考
中的体现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涵 盖 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
培育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 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立德 树人
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语文学科核心价值
阅 读 中 外 论 述 类 文 本 。 了 解 政 论 文 、 学 术 论 文 、 时 评 、 书 评 等 论 述 类 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 读 和 鉴 赏 中 外 文 学 作 品 。 了 解 小 说 、 散 文 、 诗 歌 、 戏 剧 等 文 学 体 裁 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 析 作 品 的 体 裁 特 征 和 表 现 手 法 。 阅 读 和 评 价 中 外 实 用 类 文 本 。 了 解 新 闻 、 传 记 ( 2 0 1 6 年 “ 传 记 、 新
高考语文科考查内容之必备知识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
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
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新高考综合改革重要标志
2014年,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试点,高考综合改革启动; 2017年,山东、海南、天津和北京加入,新高考改革扩大、全国展开; 2018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广东、重庆加入,
模式确定、全面铺开。
新高考综合改革重要标志
2019年12月,山东省、海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 2020年1月,天津市2020高考适应性测试; 2020年3月,北京市2020高考适应性测试; 2020年7月,上海、浙江、北京、天津省市自主命题,山东、海南全国
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
为什么考 考什么 怎么考
一核 四层 四翼
立德树人 服务选才
素质教育中高 考核心功能的
概括
引导教学
考查目的
素质教育目标 在高考内容中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的提炼
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四层考查目标
基础性、综合性、 应用性、创新性
9.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文学审美知识
鉴赏“文学性的散文”要领: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感悟到的人生经验。 (2020年天津市适应性测试)《进入》17.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 分) 18.写出螺丝钉“革命性含义”的具体内容。(3分) 19.作者写孔子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4 分) 20.请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意蕴。(6分) (2017年全国Ⅱ卷)《窗子以外》 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 进行分析。(6分) (2020年山东新高考Ⅰ)本文釆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