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含硫焙砂深度脱硫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
矿 冶 工 程
第 41 卷
中残硫量为 2.6%,未达到拜尔法对铝土矿中硫含量的 要求。
表 1 脱硫焙砂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
Al2 O3
SiO2
CaO
Na2 O
K2 O
Fe

43.94 23.91 2.30
0.58
0.17
2.79
2.6
1.2 试验方法
称取一定量焙砂置于单口烧瓶中,将脱硫溶出剂
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 XRD 分析。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溶出剂对比试验 在溶出温度 90 ℃ 、溶出时间 1 h、液固比 10 ∶ 1条
件下,对比水和 10%Na2CO3 溶液 2 种体系下脱硫焙砂 的硫溶出率。
水溶脱硫效果差,硫溶出率仅 25.10%,水溶渣中 硫含量仍有 2.02%。 未被溶出的硫主要以硫酸钙和包 裹硫酸铝为主,因此需将此部分硫酸钙包裹层溶出,才 能将被包裹的硫酸铝释放出来,完成深度脱硫。
参考文献:
[1] 范艳青,蒋训雄,汪胜东,等. 粉煤灰硫酸化焙烧提取氧化铝的研 究[ J] . 铜业工程, 2010(2) :34-38.
[2] 蒋训雄,蒋开喜,范艳青,等. 硫酸固相转化法从粉煤灰中提取氧 化铝[ J] . 有色金属工程, 2017,7(3) :30-35.
[3] 蒋训雄,蒋开喜,汪胜东,等. 酸碱联合综合回收高铝粉煤灰中氧 化铝和氧化硅[ J] .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 2019(9) :28-32.
1 试 验
1.1 试验原料 试验所用原料来源于内蒙古某电厂产出的粉煤
灰,粉煤灰经硫酸化焙烧⁃还原脱硫得到脱硫焙砂。 脱 硫焙砂主要化学成分见表 1。 由表 1 可见,脱硫焙砂
① 收稿日期: 2021-01-05
基金项目: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基金(0130⁃1805⁃1) 作者简介: 李 达(1987-) ,男,吉林松原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固废资源化。 通讯作者: 蒋训雄(1965-) ,男,湖南祁东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有色冶金和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第 41 卷第 3 期 2021 年 6 月
矿 冶 工 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41 №3 June 2021
粉煤灰含硫焙砂深度脱硫工艺研究①
李 达, 蒋训雄, 赵 峰, 汪胜东, 张登高, 冯林永, 蒋 伟, 孙旭东
(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60)
Na2CO3 可与 CaSO4、Fe2( SO4 ) 3 反应生成水溶性 的 Na2SO4。 在相同的溶出条件下, Na2CO3 溶液脱硫 率高达 97.54%。 因此,选择 Na2CO3 溶出体系进行深 入研究。 2.2 碳酸钠溶出脱硫过程中温度的影响
固定 Na2CO3 浓度 10%、溶出时间 1 h、液固比 10 ∶1, 溶出温度对焙砂脱硫率的影响如图 1 所示。 由图 1 可知,随着溶出温度升高,焙砂中硫溶出率逐渐升高。 溶出温度 30 ℃ 时,溶出渣含硫 0.45%,已经达到传统
统前,需增加深度脱硫工序。 传统高硫铝土矿中硫 主要以硫化铁形态赋存,本研究中焙砂中的硫主要 以硫酸根形式赋存,因此传统铝土矿预焙烧[4-11] 和浮 选[12-15] 脱硫方法均不适用于本研究的焙砂,无法使脱 硫焙砂含硫量低于行业标准要求的 0.7%。 本文以还 原焙砂为试验原料,对比了水溶和碱溶 2 种体系下深 度脱硫效果。
表 2 深度脱硫渣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
Al2 O3
SiO2
CaO
Na2 O
K2 O
Fe

46.80 25.47 1.86
1.27
0.28
2.81
0.28
A(B)
C CD
A — CaSO4 B — Al2(SO4)3 C — SiO2 D — CaCO3
B
A
B AA
:,=4B
A A AA
摘 要: 采用硫酸化焙烧⁃还原焙烧脱硫⁃溶出深度脱硫⁃拜耳法工艺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对溶出深度脱硫工序的溶出剂和溶出
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碳酸钠溶液为溶出剂、用量为理论消耗量的 3.5 倍,溶出温度 50 ℃ ,溶出时间 60 min,
溶出液固比 6 ∶1,在此条件下硫溶出率达到 88%以上,脱硫渣中硫含量低于 0.3%,达到拜耳法对铝土矿中硫含量要求。
Abstract: A technique consisting of sulfuration roasting, reduction roasting for desulfurization, deep desulfurization by dissolution and Bayer process was adopted to extract alumina from fly ash, and the dissolution agent and dissolution conditions for deep desulfurization by dissolution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at,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by using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 as the leaching agent with the amount of 3. 5 times the theoretical consumption, dissolution at 50 ℃ for 60 min with the liquid⁃solid ratio of 6 ∶ 1, the sulfur dissolution rate exceeds 88% and the sulfur content in the desulfurized slag is less than 0.3%,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Bayer process for the sulfur content in bauxite. Key words: coal fly ash; desulfurization; alumina; sodium carbonate; dissolution; calcine
6
8
A.(
10 0.1
图 4 液固比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
Al2O39*5
9*ADAl2O3/4
2.5 碳酸钠溶出脱硫渣分析 在碳酸钠用量为理论消耗量的 3.5 倍、溶出温度
50 ℃ 、溶出时间 60 min、液固比 6 ∶1条件下,得到深度 脱硫渣,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 2。 由表 2 可 知,大部分硫均已被脱除,硫含量为 0.28%。 焙砂溶出 脱硫前后 XRD 对比分析见图 5。 由图 5 可知,焙砂中
随着我国铝消费量逐年增加,高品质铝土矿资源 日益减少,而我国内蒙中西部产出的粉煤灰中铝含量 高达 40%以上,可作为铝土矿的替代资源。 粉煤灰中 铝主要以铝硅酸盐形式存在,文献[1-3] 提出了一种 酸碱介质双循环工艺提取粉煤灰中的氧化铝,其主要 流程为:首先对粉煤灰进行硫酸化焙烧,使粉煤灰中氧 化铝转变为硫酸铝;焙烧物料再经低温快速还原脱硫 工序,将硫酸铝转化为高活性的氧化铝;富含高活性 氧化铝的焙砂再经拜耳法回收其中的氧化铝。 脱硫 焙烧过程中存在焙烧不完全现象,导致焙砂含硫超 标,造成后续拜耳法工艺的碱耗升高,而且残硫在拜 耳溶出系统中因母液循环逐渐累积,最终影响整个 拜耳溶出系统,因此在脱硫焙砂进入拜耳法溶出系
脱硫渣中硫含量,%;M0 为焙砂质量,g;M1 为脱硫渣
质量,g。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 ICP⁃OES,Agilent 700) 分析
样品中金属元素化学成分;采用氟硅酸钾法分析硅含
量;采 用 高 频 燃 烧 红 外 吸 收 仪 ( LECO, HF⁃100, CS⁃
344) 分析硫含量;采用荷兰 PANalytical Empyrean 型 X
2.3 碳酸钠用量的影响
Na2CO3 浓度直接影响到试剂消耗,从而影响加工
成本。 溶出温度 50 ℃ ,其他条件不变,Na2CO3 浓度对 脱硫率的影响如图 2 所示。 由图 2 可知,随着 Na2CO3 浓度提高,焙砂中硫溶出率逐渐升高,当 Na2C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浓度 达到 3%时,溶出渣中硫含量降至 0.28%,硫溶出率接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2θ/ (°)
图 5 焙砂溶出脱硫前后 XRD 图谱
的硫酸铝相完全消失,硫酸钙相衍射峰也明显减弱,碳 酸钙峰增强,其他物相无明显变化,说明在钠盐溶出脱 硫过程中,硫酸铝和硫酸钙大部分被溶出,硫酸铝可能 转变为无定形氧化铝,硫酸钙转变为碳酸钙。
近 90%,满足传统拜耳法对铝土矿含硫的要求( 低于
0.7%) 。 综合考虑试剂消耗成 本, 选 择 Na2CO3 浓 度 3%,即碳酸钠用量为理论消耗量的3.5 倍。
0.7
100

0.6

95
9*BD4/4 49*5
0.5


0.4
0.3


90
85
0.2

80


0.10
2

4
6
8
Na2CO37,
第3期
李 达等: 粉煤灰含硫焙砂深度脱硫工艺研究
97
49*5
9*BD4/4
0.7
95

0.6


90
0.5 85
0.4
80
0.3


0.2
75

0.1 4
6
8
A.(
10 70
图 3 液固比对硫溶出率的影响
0.28
0.4

0.24

0.3
0.20



0.2
0.16



0.12 4
3 结 论
1) 脱硫焙砂中的硫主要以被包裹的硫酸铝形态 赋存,水溶工艺难以将硫充分脱除,采用碳酸钠溶出脱 硫工艺进行脱硫,脱硫效果良好。
2) 在碳酸钠用量为理论消耗量的 3.5 倍、溶出温 度 50 ℃ 、溶出时间 60 min、液固比 6 ∶1条件下,硫溶出 率达到 88%以上,脱硫渣中硫含量 0.28%,满足拜耳法 对铝土矿中硫含量的要求。
10 75
图 2 Na2 CO3 浓度对硫溶出率的影响
2.4 液固比的影响 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果溶出液固比太高,在相同溶
出时间条件下,溶出设备的体积将增大,并且硫酸钠废 水量也将 增 大。 控 制 Na2CO3 用 量 为 理 论 消 耗 量 的 3.5 倍,其他条件不变,液固比对焙砂深度脱硫效果以 及脱硫过程中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分别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由图 3 和图 4 可知,液固比对硫溶出率影响不 大,硫溶出率均在 88% 以上,深度脱硫渣中硫含量均 低于 0.3%,达到拜耳法对铝土矿中硫含量的要求,且 溶出脱硫过程中铝基本进入渣相,铝损失小。
拜耳法对铝土矿含硫的要求( 低于 0.7%)。 考虑到工
业上还原脱硫焙砂存在一定余热,因此选择溶出温
度 50 ℃ 。
0.7
100
0.6
0.5
0.4


95
90
9*BD4/4 49*5
0.3

0.2

0.1
85

80

0.0
75
30 40 50 60 70 80 90
>,
图 1 溶出温度对硫溶出率的影响
关键词: 粉煤灰; 脱硫; 氧化铝; 碳酸钠; 溶出; 焙砂
中图分类号: TF11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 / j.issn.0253-6099.2021.03.023
文章编号: 0253-6099(2021)03-0095-03
Deep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for Sulfur⁃Contained Calcine from Fly Ash
LI Da, JIANG Xun⁃xiong, ZHAO Feng, WANG Sheng⁃dong, ZHANG Deng⁃gao, FENG Lin⁃yong, JIANG Wei, SUN Xu⁃dong (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100160, China)
按照一定液固比加入到烧瓶后,放置于恒温水浴锅中,
在设定温度、指定时间下进行溶出,溶出时进行机械搅
拌,溶出过程完成后,液固分离,计量溶出液体积;溶出
渣洗至洗水呈中性,烘干称重;对溶出液和溶出渣分别
进行相关分析,硫脱除率按下式计算:
Rs

æ ç1 è

w1M1 ö
÷
w0M0 ø
×
100%
(1)
式中 Rs 为硫脱除率,%;w0 为焙砂中硫含量,%;w1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