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枫园——丹青纸上,风听婆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枫园——丹青纸上,风听婆娑
听枫园是我比较喜爱的小园林,位于庆元坊,清同治光绪年间,苏州知府吴云筑宅园于此,因园内有古枫婆娑,名“听枫园”。
吴自称:“宅居不广,小有花木之胜。
”与自居曲园之“微”相评量。
吴云善书法,好收藏鉴赏金石,园中左图右史,钟鼎罗列。
主厅“听枫仙馆”(现改名“听枫山馆”)居园之中心,南北各有庭院一区。
此为北园半亭,嵌于曲廊之中,亭内放一石棋桌。
亭东一池一山,半亭林池花木映照。
搭配和洽,山上有石桌,清池一坛鱼游其中。
图片中对着的是韩家巷门口,挂着国画院的牌子,常年不开。
1949年解放后,曾相继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中学、评弹研究室、评弹团使用。
1966年以后,假山被拆,建筑失修,花木凋零。
1979年,安置下放回城的评弹演员10余户暂住于此。
上山小路。
1983年,园中单位与住户迁出,5月文化局修建站动工整修,耗资14.8万元,完成建筑面积660平方米。
其中1/3系重建或落地翻修,于1984年底竣工。
园内天井有一牌楼,“听风读画”,怪不得国画院占这里面不放了,在这里作画才有灵感。
牌楼对侧绿藤蔓延至楼顶。
过牌楼至南园,一馆一居一阁一轩一斋二亭围于南园四周。
图为西南角“适然亭”。
图右为待霜亭,亭内墙壁有圆洞,内有石竹之景。
亭背靠着“味道居”。
待霜亭正面。
其前叠山,循蹬道而上有“墨香阁”。
斋、阁自成院落,为全园精华所在。
“墨香阁”上山的门是锁住的。
墨香阁地下入口也是锁住的,只能透过玻璃摄影,颇为模糊。
本可北折过小亭,沿石级曲折下山。
阁下层隐伏山中,上层突兀山巅,往下望去,只见“峡谷”。
主厅“听枫仙馆”。
阁西辟洞门通往邻院假山,南折而西可循廊下山,全园紧凑,曲折幽深,以精致玲珑见长。
七年前来到此处就感慨万千,自那时起开始有追寻苏州隐私小园的意愿。
文物保护牌。
平面图,注意左北右南。
其实吴云宅院范围相当大的,听枫园只是位于大宅的西北角,只占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