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4题;共10分)
1. (4分)(2017·浙江模拟)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春潮涌动,百花盛开的好时节,到处诉说着家乡的美丽。

2016年“春之韵”乡村休闲旅游节正式拉开了wéī________幕。

“印象象田”是这般妩媚,游客们cháng________徉在油菜花田中拍照留念。

东白山脚,白溪江畔的农耕盛宴,让人感受到古朴的岁月和文化沉淀________。

除此之外精美卓________绝的木雕造诣精深,带给我们诸多震撼。

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引用全部或引用部分,引用原文或是转述,或受到某一方面的启发,可以灵活处理,都要加以说明。

(2)经过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我们精神上才有了华夏儿女的文化印记。

(3)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着饱满的生气。

A . (1)只是但(2)熏染(3)充溢
B . (1)只要并(2)熏陶(3)充斥
C . (1)只是但(2)熏陶(3)充溢
D . (1)只要并(2)熏染(3)充斥
3. (2分) (2016八下·桂西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当地震来袭时,地动山摇,来势汹汹的海水沧海桑田般地摧毁了一切建筑物.
B . 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C . 只有认真看待过去的错误,并且深刻反省,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D . 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4. (2分)下列有关课文文学常识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展示了他灵魂的高贵不凡。

B . 《雪》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C . 《喂——出来》的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家,在日本被称为“微型小说的鼻祖”。

D . 《敬畏自然》的作者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5. (5分)(2013·滨州)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书籍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6. (6分)(2012·咸宁模拟) 按要求默写。

(1)百啭千声随意移,________。

(欧阳修《画眉鸟》)
(2) ________,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不仅道出了此诗的主旨,也道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的立身宗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表达了“愁”之绵长,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________,________。

”说尽了“愁”之沉重。

四、中国名著 (共1题;共6分)
7. (6分)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

a风雪山神庙________b大闯野猪林________
c大闹清风寨________d斗浪里白条________
e智取生辰纲________f探穴救柴进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 (2017七上·蓬溪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兰溪棹歌①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②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棹(zhào)是船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

②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1)“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是摇桨人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角度看到的景象。

(2)这首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9. (20分) (2019八上·宣州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
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④时也不妨熟歇。

(苏轼《记游松风亭》)
(注释)①木末:树梢。

②死敌:死于敌手。

③死法:死于军法。

④恁么:如此,这样。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
②盖竹柏影也(________)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④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________)
⑤思欲就亭止息(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3)(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4)(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异同?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10. (25分) (2016八上·修水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各题。

《芦花荡》节选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1)
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2)
“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3)
文段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4)
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
请分析选文最后一段的作用?
11. (25分) (2017九上·巢湖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

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

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

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

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

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

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

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

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第①段中划线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
(2)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3)本文②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只需答出两点)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作文
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倒转一样连续不断的上演,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

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一往无前的力量。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②书写工整规范;③ 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4题;共10分)
1-1、
2-1、
3-1、
4-1、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5-1、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6-1、
6-2、
6-3、
6-4、
四、中国名著 (共1题;共6分)
7-1、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1、
8-2、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9-1、
9-2、
9-3、
9-4、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1-1、
11-2、
11-3、
11-4、
11-5、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