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
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
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
近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和互动需求,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
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中,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
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
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还比较少,缺乏像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
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
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
问题。
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
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
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
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
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
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
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
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
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
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
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
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摘自《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证了当前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C.材料二指出“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可见中国文化要想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困难比较大。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优势研究 B.数字技术与中国文化遗产关系研究
C.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结合方式研究 D.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国际化研究
4.结合材料内容,给“盗火者”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售棉大路
莫言
黎明时分,杜秋妹被冻醒了。
这时,天忽然黑起来,暗蓝的天幕变得黝黑。
天幕上寒星点点,空气冰冷潮湿,一会儿,黑暗渐渐褪去,天色也变淡了,天空也变高了。
太阳虽然还没出来,但天已经亮了。
赶马车的人们纷纷吹熄灯光,收拾起草料架子,准备赶车向前了。
直到这时候,杜秋妹才算看清了这条长蛇般的车马大队,也搞清了自己的排子车在这条长蛇阵中的位置。
她连夜拉着八百斤棉花走了四十里路,跌跌撞撞赶了几个小时,原以为能排在前头好早点卖了棉花,哪曾想到是这等阵势。
杜秋妹的排子车前是一辆装得像小山般的马车,马车主人是个小伙,脸平常得像一块方方正正的砖坯,浑身上下都好像帯棱带角。
杜秋妹是第一次来卖棉花,心里没底,便高声向年轻的车把式打听起来。
马车右边那台拖拉机的主人根瞪了杜秋妹一眼,仿佛责怪她打断了他的美梦。
到了十二点光景,车马大队再一次像死蛇一样僵在路上。
太阳当头照耀,一点风也没有,骡马耸拉着脑袋,人垂着头,忍气吞声地受着“秋老虎”的折磨。
车把式请杜秋妹替他照看牲口,他去打点水来润润人的喉咙,也饮饮牲口。
想着杜秋妹同时顾不了两辆车,他把杜秋妺的排子车拴在马车尾巴上,这样马车就能拖着排子车前进。
车马大队蠕动起来,杜秋妹手忙脚乱地招呼着牲口,右边的抱拉机手却不停地猛踩油门,使没有充分燃烧的柴油变成一股股黑烟,喷到杜秋妹身边,把她包围在肮脏的烟雾里。
车把式终于提着一桶水回来了。
杜秋妹抢上前去,把嘴贴到水面,咕咚咕咚灌了一个饱。
车把式招呼拖拉机手:“哎,伙计,喝水不?”拖拉机手坐在驾驶座上连头也不回,聋了似的一声不吭,一支接一支地抽烟。
行进中,杜秋妹忽然闻到一股棉布或是棉花烧着的气味儿。
她一边翕动着鼻翼,一边检查排子车。
“八成是拖拉机上什么烧着了,刚才他还抽过烟。
”杜秋妹騰腾跑上前去,高叫着:“停车!”拖拉机手瞪了她一眼,并不理睬。
这时,杜秋妹已经看到了车上那只冒着白烟的棉花包,急忙大叫道:“你车上着火了!”拖拉机手ー回头,脸唰地白了,急忙刹住车,跳上车斗,把着了火的棉花包扔下地来。
棉花包一落地,呼啦一下子腾起了半尺高的火苗。
杜秋妹一猫腰,拖着棉花包就滚下了道沟。
人们一齐拥下沟去,捧土将火压灭…
众人经过反复检查,确信没有余烬,才纷纷议论起来:“伙计,你今天好大的灾福!再晚一会儿,这车棉花就算报销喽!”
“连我们也要跟着‘沾光’!还不闹个火烧连营!”
人们一齐又把赞賞的目光投到杜秋妹身上,看得她不好意思起来,她的手上烫起了几个大水泡,裤子也烧了一个鸡蛋般大的窟窿。
拖拉机手红着脸,嗫嚅着:“……大姐,您宰相肚里跑轮船”可杜秋妹扭过身不去理他,这时,车队又开始蠕动,前进了一段距离,又初底停住。
拖拉机手带的收音机里播起天气预报:“今天…局部地区有雷阵雨雷阵雨!人倒不怕,权当洗个凉水澡,棉花可就完了。
加工厂是不会要湿棉花的,还得拉回家去,再晾、再晒,但再晾再晒也白搭,棉花让雨一淋就会发黄、发红、降级、压价、少卖钱,还得再来排队、熬夜……
大家都抬头看天,东北方向的天空像有千军万马在集结待命,乌压压,黑沉沉,仿佛只要一声令下,就会冲过来。
杜秋妹、车把式、抱拉机手这几个不打不相识的朋友聚在一起,冷静地分析了情况:走是不现实的,路上的车一辆接一辆,要想并转车头抢在雷雨之前赶回家,简直比登天还难。
只有留在这里,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拖拉机手有一块篷布,车把式车上有一块塑料薄膜。
把三辆车上的棉花通通卸下来垛在一边,上边用篷布和塑料薄膜蒙住,在一般情况下可保无虞。
棉花盖好了。
人无处躲藏,就一齐坐在马车上,静候着雷雨的到来。
真是幸运极了,这场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雷阵雨并没落下多少,雨过天晴,车马大队又开始前进。
从前面传过来消息说,县委书记亲临加工厂解决问题,清理通道,赶铺新垛底,增设了新磅秤。
开始人们还将信将疑,但一会儿工夫,队伍前进的速度果然惊人。
不到两个小时,杜秋妹坐在高高的马车上已经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棉花加工厂挂在门ロ的大牌子以及门ロ挤成一个蛋的人马车辆。
阳光照糴着杜秋妹欣喜的笑脸。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有两重矛盾冲突:一重矛盾冲突存在于卖棉者与卖棉的客观形势之间,另重矛盾冲突存在于卖
棉者杜秋妹与拖拉机手之间。
B.小说写杜秋妹“扭过身不去理”拖拉机手的道歉,说明尽管杜秋妺帮拖拉杋手解决了棉花着火的诃
题,但并没有马上原谅拖拉机手。
C.小说题材独特,讲述的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农民“卖棉难”的现状,富有时代特色,
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从小说结尾写县委书记亲临加エ厂后,售棉队伍就不再停滞拥堵来看,本文意在告诚地方政府应办
实事,着力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结尾的“不到两个小时”与前文的“到了十二点光景”相呼应,用对比的手法表明棉花加工厂
工作效率提高后,售棉队伍行进速度加快
B.小说善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如将车把式的脸比喻成“一块方方正正的砖坯”,将滞慢的售棉队伍比
喻成“僵在路上”的“死蛇”。
C.小说注重情节的波澜起伏,卖棉者在缓慢前进中先后遇到“救火”与“防雨”两件大事,险象环生,增加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D.小说语言委婉细腻,注重对人物细节的刻画,如写杜秋妹救火的情节,“猫”“摇”“滚”三个动词准确生动地展现了她动作的敏捷。
8.小说为什么以“售棉大路”为标题?请简要分析。
(4分)
9.小说多次写到天气变化,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嗣复,字继之,仆射于陵子也。
初,于陵十九登进士
..第。
浙西观察使韩滉有知人之鉴,见之甚悦。
滉有爱女,方择佳婿,谓其妻柳氏曰:“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
”
于陵秩满
..,寓居扬州而生嗣复。
后滉见之,抚其首曰:“名位果逾于父,杨门之庆也。
”因字曰庆门。
嗣复七八岁时已能秉笔为文。
年二十,进士擢第。
元和十年,累迁至刑部员外郎,改礼部员外郎。
时父于陵为户部侍郎,嗣复上言与父同省非便,请换他官。
诏曰:“应同司官有大功以下亲者,但非连判及勾检之官长,则不在回避之限。
如官署同,职司异,虽父子兄弟无所避嫌。
”再迁兵部郎中。
文宗即位,拜户部侍郎。
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大和四年,
丁父忧
..免。
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
三年正月,进阶金紫,食邑七百户。
帝延英谓宰臣曰:“人传符谶之语,自何而来?”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吉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帝又曰:“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当时还得力否?”嗣复曰:“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
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
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
古人拔卒为将,非治平之时,盖不获已而用之也。
”
宣宗即位,征拜吏部尚书。
大中二年,自潮阳还,至岳州病,一日而卒,时年六十六。
赠左仆射,谥.曰孝穆。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B.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C.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D.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谥”,带有评价作用的称号。
表扬的如“宣”,批评的如“厉”,同情的如“哀”。
C.“父忧”,对父亲去世的婉辞。
“丁忧”是指遭父母之丧,官员一般停职回家守丧。
D.“秩满”,指古代官吏任职期满。
一般十年为一秩,故官员任期也是十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嗣复天生贵相,少有文才。
他七八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
韩滉认为他的名气和地位会超越他的父亲,是杨门的庆事,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杨嗣复为人谨慎,懂得避嫌。
担任礼部员外郎时,因为他的父亲是户部侍郎,于是上书说和父亲同在尚书省不便利,请求更换其他职务。
C.杨嗣复不重预言,不信应验。
皇帝问预言应验的图谶从何而来,杨嗣复认为是因为光武
帝、隋文帝相信谶书,其实班彪引用预言是扭曲本意来制止贼乱。
D.杨嗣复很有见地,深谙用人之道。
他认为古人提拔士兵作为将领,不是在太平之时,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
平时应该按资历逐级提拔。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4分)
(2)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4分)
(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
(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4.下列对这首词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姜夔在小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今,指眼前的扬州;昔,指杜牧笔下的扬州。
在小序中作者用对比、衬托、借代的方法,描绘出扬州的荒凉景象。
B.上片写扬州残破凋零的乱后景色。
敌人的侵略,不仅使城池颓圮堙塞,房屋荡然无存,而且在人们的心灵上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上片最后用清角声进一步烘托扬州城的荒凉落寞,与开篇两句形成强烈对照。
C.下片写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面对桥下波中的冷月,诗人不由得联想到扬州著名的芍药花,于是不禁产生了强烈的感慨;物是人非,伤国忧时的悲痛之情,表现得含蓄、深刻而又有力。
D.这首词描绘了古城扬州的荒凉景象,指出了破败的原因,反映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关怀。
15、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姜夔为何要说“冷月无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赞美《离骚》文字简约但意义很大,举例微小但含义深刻。
(2)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女子盛装观灯的情态。
(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______,_______”的
重要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近日,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个新坑、3000 多年前的丝绸、500 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
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将对历史的崇敬、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认同寄托在了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
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
商鼎周彝、战国错金、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走向未来。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围统放,等待着惊艳世界。
B. 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守转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C.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谅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
D. 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统放,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18.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C.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D.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11(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天下棉花看中国,①。
新疆长绒棉因产量稀少、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以及世界顶级品质等特性,长年供不应求。
随着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技术的不断升级,②。
2013~2014年,新疆棉花的总产量达到 450 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 6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 18%左右。
截至 2020 年,新疆棉花总产、单产都连续 26 年位居全国第一。
早在 2018年,③。
100亩地的棉花,以前需要 10个采棉工辛苦两个月,现在采棉机只需三个小时便可完成采摘。
最新资料显示,新疆一台采棉机效率超过500 个劳动力,采净率达到93%。
20.请用两个比喻句点赞“新疆棉花“,每句不超过 20个字。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