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习任
务核心素养
1.描述与分类: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与多样性。

2.解释与论证: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3.预测与选择: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孤立地看问题的错误思想。

4.辨析与评价:辨析“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政治认同:树立全局眼光,坚持底线思维。

2.科学精神: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公共参与: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善于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议题一|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一战期间,一个德国军官发现远处的一个小坟包上,有一只猫蹲在那儿晒太阳。

“这是只漂亮的波斯猫呀!战争期间玩这种名贵猫的绝不会是下级军官。

”于是命令阵地上的六个炮兵营集中火力朝这个坟包急袭。

打扫战场时,发现果然是法军的一个旅指挥所,而猫的主人就是这个旅指挥官。

[探究任务]
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军官、猫、袭击等事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提示:法国军官养猫,德国军官由猫推断法军高级指挥官的存在,并消灭这股法军。

这些都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

2.(辨析与评价·科学精神)事物之间的影响、制约关系就是相互阻碍、破坏
吗?
提示:在这次袭击中,事物的影响、制约表现在,猫的存在暴露了军事秘密,并最终导致法军的败亡。

但联系的情形是多样的。

可能是有利联系,也可能是不利联系。

3.(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任何猫与战争都有关系吗?
提示:联系具有普遍性,但联系也具有条件性。

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但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猫与战争是否有联系,要看特定条件是否存在。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4)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辨析]有人认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着的。

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提示:事物处于联系之中,这是无条件的;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具有联系,这是有条件的。

3.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表现
①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
(1)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容易出现的问题: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3)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思考]事物存在和发展需要各种条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应如何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提示: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联系的概念
(1)从本质上看,联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从结果上看,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会引起相关事物、要素的变化和发展。

(3)从范围上看,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这种关系。

判断某一具体联系究竟是事物之间的,还是事物内部的,关键是把谁看成一个复杂事物。

(4)哲学上的联系概念是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关系这一共同属性的概括和总结,它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辩证法范畴。

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联系是不同的,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联系的普遍性
(1)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这一点是无条件的。

(2)两个具体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是有条件的。

条件是否具备,关系联系能否发生,条件的具体情况关系联系的不同情形,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联系的多样性。

3.理解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是客观的,指的是人不能臆造、不能强加、不能否认、不能割断联系。

我们要从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可以认识联系,可以根据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事物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建立新的联系、可以创造或限制条件从而使事物间对人有利的联系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化害为利。

(3)对于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法。

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人们只能改变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凭空创立或从根本上取消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
(1)联系多样性的表现: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有利联系和不利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根本联系和一般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等。

(2)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依据
①从唯物论角度: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地、历史地统一。

②从辩证法角度: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构成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联系的多样性与条件性
(1)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形式、地位和作用多种多样,各有自身的特点。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决定着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联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

这是因为,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

【典例】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

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

这表明()
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事件:“这”
角度:“表明”
审材料①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
②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
析选项题干中“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体现了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科学家的科学实验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说明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将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①②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是联系的两种形式,不存在谁更高级、更复杂的问题;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④错误。

定答案 A
1.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

这说明()
①国际联系不利于我国发展②要客观对待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③要妥善处理发展中的不利联系④外部联系往往是不可靠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C[材料强调我国面临不利的外部联系,这需要我们客观对待、妥善处理,②③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多样性,排除①④。

]
2.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

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

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利用佐证了()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B[①符合题意,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利用佐证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②说法错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正确利用规律,但是并不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③说法错误,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本来就存在的规律,并不是由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的;④符合题意,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将无用的泥浆转化为有用的免烧砖,表明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
议题二|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战国时代,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三匹马,齐威王的三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因此,田忌三战三败。

后来,军事家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以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以上马对他的中马,以中马对他的下马。

结果,田忌一败二胜。

同样的马匹,由于田忌改变了排列组合,从而实现了由败到
胜的转变。

[探究任务]
1.(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田忌运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田忌是怎样运用这一方法的?
提示:田忌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看待事物。

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否则就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田忌准确而机智地运用了这一方法。

2.(预测与选择·公共参与)从《田忌赛马》的故事中我们应该受到什么启示?
提示: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故事启示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1.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1)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2)地位、作用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
(1)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2)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3.系统与要素关系原理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2)系统的含义: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3)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4.
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1)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辨析]有人认为,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提示: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方式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类别整体部分
区别内涵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地位
功能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
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
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
相互
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
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相互
影响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
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方法论
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
动整体的发展
准确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从结构上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大于部分。

(2)从功能上讲,整体与部分功能的关系有三种情形:一是整体具有部分根
本没有的功能,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二是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
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三是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功能得不到发挥,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基本特征
①整体性: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②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③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系统的功能具有了优化趋向。

(2)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实践方面: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认识方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正确认识整体与系统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部分构成整体时,可以是有序的,也可能是无序的,只有前一种情况下,整体才可以称为系统。

【典例】在科技创新中,时常存在“管理孤岛”“资源孤岛”“信息孤岛”“技术孤岛”等现象,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信息、人才等流动不畅,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

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就要()
①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②克服封闭观念,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④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事件: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角度:“要”
1.毛泽东说:“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处于非支配地位的部分及其变化不影响整体的功能
B.在一些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整体服从和服务于部分
C.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D.只要充分发挥部分的作用,就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C[因为一个败仗导致全功尽弃,因为一个胜仗开展了新局面,这说明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巨大作用,C符合题意。

部分对整体都有影响,A排除;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B排除;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必须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必须处理好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D排除。

]
2.潮汐车道是一种可变车道,指在路面上选择一条特殊车道,每天早晚高峰时根据车流量的变化,调整行车方向,满足大流量方向的通行需求,是缓解交通潮汐现象的一种有效方法。

潮汐车道设置体现的哲学思维是()
①立足整体,统筹全局②部分功能决定整体性能③系统优化要求立足部分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B[①符合题意,潮汐车道每天早晚高峰时根据车流量的变化,调整行车方向,满足大流量方向的通行需求以缓解交通潮汐现象,体现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说法错误,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③说法错误,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立足整体;④符合题意,潮汐车道每天早晚高峰时根据车流量的变化,调整行车方向,体现了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
(教师用书独具)
1.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必须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应用示例:用于分析人与联系的关系,既要看到联系的客观性,又要看到人能够认识事物的客观联系、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等)
2.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应用示例:用于说明做一件事情,需要正视事物发展的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条件等)
3.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应用示例:用于分析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的方式,即实施区间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发挥各种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等)
4.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很早就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价值。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了两次国共合作,加速了革命的进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国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继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构筑起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严密防线,凝聚起新时代抗击疫情的磅礴伟力。

中华民族虽然历经磨难,但伟大的民族精神却始终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传导联动,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向全世界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G20特别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

中华民族正以其卓越的智慧为全球治理贡献着“中国方
案”。

信息提取知识对接素养落实
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价值联系促进事物发展通过体验世界
各国的关联,
树立人类命运
共同体意识,
提升政治认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
独善其身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
疫情强大合力
坚持联系的观点
1.目前,韩国企业看到青岛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而韩国正处在疫情蔓延阶段,为赶时间复工复产,同时躲避疫情,部分人会选择来中国。

2020年2月24日首尔飞青岛的机票,从原来的500元,狂飙8倍到4 000元,却还一票难求!这主要说明()
①事物之间必然存在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人们能够把握多样联系、趋利避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C[材料强调了疫情与经济、青岛与韩国、复工与机票之间的联系,②符合题意;韩国人躲避韩国疫情、选择来中国,是在趋利避害,④符合题意;①忽略了联系的条件性;③与题意不符。

]
2.病毒离开人体后的存活时间取决于其所依附物体的表面情况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

总体来看,病毒在非渗透性(防水)表面存活时间更长,比如不锈钢或塑料表面;病毒在纤维织物或纸巾等渗透性表面存活时间相对较短。

从哲学角度看,下列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制约人的认识的发展②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③事物固有的属性是客观的④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与人的实践无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C[本题考查联系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综合运用知识的
能力。

材料没有涉及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制约人的认识的发展,①不符合题意。

材料不涉及实践问题,④不符合题意。

②③符合题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