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暨新安江生态补偿实践研讨会黄山开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伟周君
为美丽中国贡献黄山智慧、奉献黄山力量
11月9日上午,由生态环
境部环境规划院和黄山市政
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流域水
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暨新安江
生态补偿实践研讨会在屯溪
开幕。
来自国家部委、长三角
城市代表、省内外相关部门以
及权威高校专家学者和国内
生态环保龙头企业代表参加
研讨会,并围绕跨省生态补
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财力
和支出责任的匹配、空间管
控、治污减排、政策研究等主
题发表主旨演讲,以新安江流
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代表
的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生态
补偿机制建设和绿色发展的
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交
流、宣传、推广,为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黄山智慧、
奉献黄山力量。
六大热点话题透彻剖析
本届研讨会以“保护绿水
青山共享绿色发展”为主题,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
明思想,以“创新、绿色、协调、
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
引领,以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区
域协同发展为主线,围绕相关
主题开展广泛、深入研讨。
为期2天的研讨会,财政
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部
委,长三角城市代表,安徽省
财政厅、生态环境厅、自然资
源厅省直部门,省内城市代
表,以及来自清华大学、武汉
大学等院校的教授和中国科
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E20研究院的权威专家进行
主旨演讲。
大会围绕“十四五”流域
水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区域水
环境保护修复、流域生态补
偿、水污染源排放管控、地下
水环境保护、水环境模型模拟
与大数据分析等六大热点话
题展开。
黄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
以《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为指引推深做实新安江流
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题,
详细阐述了新安江流域生态
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八年探索
实践所取得的生态、经济、社
会、制度等多重效应。
同时,
也就新安江保护治理具有长
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还面
临的不少困难和压力作了探
讨;并就下一步继续深化试点
工作、统筹抓好流域综合治
理,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
业生态好,着力打造生态补偿
机制“长效版”“拓展版”“推广
版”,为共建“天更蓝、水更净、
空气更清新”的美丽中国,贡
献黄山智慧、奉献黄山力量,
进行了现场交流。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
司副司长赵世新,中科院生态
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
研究员徐卫华,清华大学教授
刘毅,安徽省推广新安江流域
生态补偿机制联席会议办公
室副主任、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副厅长郜红建,水利部水利水
电规划设计总院处长史晓新,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第四届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暨新安江生态补偿实践研讨会黄山开幕
工程师王东,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陈少强,清华大学教授周建军,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张万顺,清华海峡研究院E20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两山经济》作者傅涛等,分别以《关于新形势下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理念到实践》《水污染排放清单理论方法》《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与思考》《水功能区的理论与实践》《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思路》《财力和支出责任的重新匹配》《长江鄱阳湖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与修复对策》《支撑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估与监控》《两山视角下流域系统
施治》等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交流研究心得。
企业讲坛细述绿色实践
环境产业是“两山论”落
地的中坚力量,环保企业自身
也在不断探索“两山论”的落
地路径,很多环保企业在新安
江流域治理中进行了探索和
实践。
例如,在新安江生态补
偿中,通源环境参与了黄山污
水、垃圾两大PPP项目,受到
了黄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黄山中环洁城市环境管理有
限公司参与了黄山市农村生
活垃圾治理PPP项目智慧环
卫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研讨会还专门设置了企
业家讲坛环节,邀请了清华苏
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博士黄森
辰,中环洁环境有限公司总经
理陈黎媛,安徽省通源环境节
能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
理周强,北京中源创能工程技
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阎中等企
业代表,分别以《打通控源截
污最后一公里,助力新安江绿
色发展》《黄山模式在流域生
态环境保护中的思考和实践》
《通源环境在新安江流域生态
补偿机制中实践与思考》《垃
圾分类及有机垃圾处理技术
的绿色发展实践》为题,重点
分享他们在新安江流域治理
中的实践与思考,细细讲述生
态补偿实践促进绿色协同发
展的生动事例。
顶尖青年学者黄山论道
在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
行动计划》中,
各地积累形成
了很多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宝贵经验。
比如,浙江省五水共治经验、吉林省辽河流域治污实践与成效等。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黄河治理的探索工作也往前迈了重大一步。
在流域治理过程中,水生态环境综合管理技术及水环境模型工具的决策支撑和实践应用,同时也提升了流域精细化管理水平。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已由试点转向常态化,不断在全国更大范围得到升级和推广,各地的推广实施效果怎样?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十四五”规划思路又有哪些新的看点?两山视角下流域系统该如何施治?
针对以上相关内容,一些
专家学者在长期的流域治理
研究实践中,形成了珍贵的学
术成果。
此次大会汇集了全
国顶尖青年学者来黄山论道,
进行学术报告分享。
学术报告以分论坛的形
式同时进行,分别围绕“流域
水生态环境管理、流域生态补
偿、水环境模型模拟与大数据
分析、重点区域与饮用水源保
护修复、水污染源排放管控、
地下水环境保护”等六大热点
话题展开讨论。
新安江流域补偿结硕果
自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
试点2012年启动以来,以习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重要批
示精神为指引,以生态补偿为
核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
本,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互
利共赢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建
设为保障的“新安江模式”逐
步形成,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积累下了许多经验和优秀成
果案例。
为此,大会专设成果展
区,充分展示新安江流域治理
成果,展示内容将包括新安江
流域补偿机制成果、新安江-
千岛湖示范区规划愿景、水环
境治理技术、绿色发展实践案
例等,为政、商、学界搭建合作
交流平台。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
制试点工作通过八年探索实
践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流
域总体水质为优并稳定向好,跨省界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I类标准,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千岛湖水质实现同步改善。
经济效益也呈现递增态势,经原环保部环规院评估,新安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246.5亿元,水生态服务价值64.5亿元。
二轮试点以来,全市生产总值连续跨上500亿元、600亿元两个台阶,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关口,人均主要指标居全省中上水平。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试点工作入选中组部改革发展稳定攻坚克难生态文明建设案例、2015年全国十大改
革案例、全国“改革开放40年
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安徽
省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领域
改革八大品牌,亮相中央“砥
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与此同时,制度效益也在不断
放大,试点工作写入党中央国
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
方案》《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
偿机制的意见》和《关于建立
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
机制的意见》,“新安江模式”
在全省和全国其他6个流域、
10个省份复制推广。
据了解,新安江流域生态
补偿机制试点启动以来,重点
围绕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城镇
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业点源污
染整治、生态修复工程、环保
能力建设等5大类工作,累计
安排项目293个,累计完成投
资146.28亿元,补助资金
41.6亿元。
其中,2019年已
安排试点补助资金8.158亿
元。
目前,新安江流域湿地保
护率达43.17%,高出全国6
个百分点,全市森林覆盖率达
82.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3.83倍,以“遍地青山”涵养
出“一江清水”。
“一江清水”正
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
水”,“两岸青山”也一定会成
为上下游群众的“幸福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