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质勘岩册厚印痕刨煤宝
2.趣味识字(谜语识字):岩:高山上的石壁
3.易读错字:册(平翘舌易错)印(易读成“硬”)
4.多音字:藏cáng(捉迷藏) zàng(宝藏)
壳ké(贝壳) qiào(地壳)
5.应会写字:质趴岩册厚印刨宝埋陆铁底
(1)写正确:易写错字:“厚、底”:厚,上下都无点,底,上下都有点;“埋”:有土才能埋。

“印”,右边是单耳。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质册厚
②指导要点:竖撇,观察由“竖”到“撇”的演变过程。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痕迹刨根问底宝藏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反问句、感叹句)。

二、理解运用
(一)了解词意
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刨根问底
2.了解词意的方法:运用歇后语“打破砂锅问到底”理解“刨根问底”
(二)重点问题: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书上有什么内容?这本“书”有什么用?
(三)仿写句子(或造句)训练:我真没想到——————、——————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三、情感体验: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地质勘探队员的了不起。

2.激发探索自然、学习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小组合作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反问句、感叹句)。

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3.写好笔画“竖撇”。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
二年级下册第19 课《最大的书》预习提纲(或学案)学校:班级:姓名:
1.圈生字、画生词,标出自然段,熟读课文至少三遍。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
2.识字(蓝线上的字):
(1)你用哪些好办法(如猜字谜、编儿歌)记住了哪些字?
(2)给每个字口头组词并圈出你认为难认的字。

(3)你会给文中的多音字组词吗?(藏、壳)
3.会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占格位置。

(2)圈出你认为难认的字并尝试用田字格里的字口头组词。

4.再读课文,积累好词:
痕迹刨根问底宝藏
5.标画重点句、段:
备注:(1)读第5到8段,想一想书上有什么内容?用横线标画出来。

(2)读第12段,想一想这本书有什么用?用波浪线标画出来。

6.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加上引号?
7.学生质疑: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标画在课本上吧!
小朋友,请你认真对待每次预习,加油!!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搜集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2.师顺势问:为什么书要加引号呢?
3.生结合预习汇报思考结果。

4.师小结: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

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二、预习评价。

(一)展示预习完成全面、书写认真的同学:
1.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二)展示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长:
三、成果展示、精讲点拨。

(一)成果展示。

1.小组合作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合作交流,检查效果。

(1)小组合作展示认读词语。

出示课件
地质勘探趴在岩石相册厚重
脚印痕迹煤炭刨根问底宝藏铁矿
(2)抢读生字。

(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

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

(5)多音字:
你能不能给本课的两个多音字注音组词?课件出示“藏、壳”
藏cáng(捉迷藏) zàng(宝藏)
壳 ké(贝壳) qiào(地壳)
(6)指导书写。

①(出示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字卡)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请你摆一摆字卡,再说说你的想法。

②请小朋友再看看这些生字,同桌互相讨论讨论,这些字的哪些笔画容易写错。

“厚、底”:厚,上下都无点,底,上下都有点;“埋”:有土才能埋。

“印”,右边是单耳。

③我们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得漂亮。

你们发现了吗?今天要写的很多字当中,都出现了一个笔画“竖撇”。

(边讲边范写,让学生观察由“竖”到“撇”的演变过程。


④你能把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写好吗?请你在自己的本
子上练一练。

⑤(把学生写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问题的字投影展示)谁愿意做“小医生”,给这些字来看看病。

⑥做课后“我会填”中的练习。

(先写再说)
3.小组合作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也可以多指几个小组读文,每人读一句话。

4.指导朗读问句和感叹句,男女生分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的语气。

问题1:叔叔,您在看什么?
问题2:哪里有书啊?
问题3:这上面有字吗?
问题4:这上面有图画吗?
问题5:这能说明什么呢?
问题6: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二)精讲点拨。

1.默读课文,思考:
(1)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上有什么内容?为什么加上引号?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2.集体展示:
(1)这本“书”里有哪些内容?叔叔是通过什么判断这里原来是长满树木的森林,后来变成大海的呢?
哪些句子告诉我们岩石书上有字?指生读。

课件: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它们都是字呀!
①谁也想来读读这书上的文字?
②导读:这雨点留下的脚印叫——;这波浪的足迹,叫——;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

他们都是字呀!
③拓展说“痕”,泪水在脸上留下的足迹叫()
不仅有奇妙的字,这本书上还有漂亮的画呢?有树叶、有贝壳、还有小鱼呢!同学们还想看看吗?
出示图片。

这些图画说明了什么呢?请你来读一读。

读了之后你知道了什么?指生说。

师:啊,真没想到,这么神奇呀,谁还想来读读。

(2)这本岩石书可真有趣真神奇呀!读这本岩石书又有什么用呢!指生说。

指名读(课件):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除了煤矿铁矿还有哪些宝藏呢?
还远不止这些,像金矿、石油、镍矿这些都是宝藏。

地球真是一个大宝库。

读懂这本书用处原来这么大呀!
(3)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3.你觉得这本岩石书和我们平时读得书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一本神奇的特殊的书。

怪不得课题要给书加上引号呢。

4.在这个故事中,川川问了这么多问题,你能从书中找到吗,读一读。

(课件)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善于提问、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就是刨根问底。

正是因为他刨根问底,所以他才获取了这么多知识。

5.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6.编演故事,加深理解。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

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

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三、系统总结。

其实,在大自然中,不仅岩石是一本书,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就是一本本神奇、有趣的书!大自然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吧,相信我们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

四、拓展延伸。

1.把你搜集到的有关化石,岩石等资料在班内交流一下。

2.你还知道哪些特别的“书”?(课件)你能用“我真没想到和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说一句话吗?
五、限时检测。

(限时闭卷)
二年级下册第19 课《最大的书》限时检测题
学校:班级:姓名: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词语。

dì zhìyán shícèhòu hòu
在()勘探队员的眼中,()就是一()() dà lù
的“书”。

历史的变迁,()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 mái tiě
“书”里。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着煤炭,哪里藏着() bǎo
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藏!”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上“√”。

地下埋藏.(cánɡ zànɡ)着取之不尽的宝藏.(cánɡ zànɡ)。

“地壳.”(ké qiào)“贝壳.”(ké qiào)
三、想一想,填空。

我还知道和也是特别的“书”。

板书设计:
19最大的“书”
字雨痕波痕矿石
岩石画找宝
画树叶贝壳小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