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中日战争
[课程标准]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上P16——19,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是中华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

正是因为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好表现,个性普遍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看录象、看《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使学生了解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战争的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

以及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和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录象、讲述邓世昌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在战斗中,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定的情况和内容。

[教学难点]
《马关条约》影响。

教学过程: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