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拮抗作用的分类与举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物拮抗作用的分类与举例化学物联合作用里的拮抗作用是指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
就是它们互相干扰或其中某一毒物成分能促进机体对其它毒物成分的降解加速、排泄加快、吸收减少或产生低毒性代谢物等,使混合物毒性降低。
在毒理学里,拮抗作用是许多解毒药的药物机理,是一种期望的化学物联合作用方式,细分为受体、配置、化学和功能四种拮抗方式。
1受体拮抗
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叫做受体拮抗剂,也叫阻断剂。
通过与原物质竞争同一受体从而切断部分毒性发挥途径,减弱原物质的毒性。
1.1苯二氮 类药物和氟马西尼:
苯二氮 类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有能与苯二氮类物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安定类药物和此受体结合后,激发受体蛋白复合体,使中枢内典型的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释放并与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的氯离子通道打开,产生而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达到催眠效果,该类药物主要中毒表现意是识障碍。
氟马西尼是苯二氮 类受体拮抗剂,它通过竞争性抑制苯二氮 类药物与中枢神经系统上受体结合,使受体复合蛋白活性降低,γ-氨基丁酸释放量下降,氯离子通道关闭解除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逆转其中枢药理作用,从而达到催醒效果。
1.2吗啡和纳洛酮:
吗啡类物质在大剂量时使体内ß-内啡肽增多,可对延髓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
纳洛酮亲脂性很强,易于通过血脑屏障,而且它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脑啡肽,因而能与吗啡类在脑干处竞争性结合阿片受体,从而解除吗啡样物质的作用。
1.3甲醇和甲吡唑:
甲醇在肝内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的作用下转变为甲醛,
和甲醛很快在醛脱氢酶作用下代谢为甲酸,甲酸与体内四氢叶酸最终代谢为CO
2 O。
此代谢缓慢所以造成了血中甲酸大量累积,从而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发生。
H
2
甲酸抑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致使组织缺氧、乳酸堆积,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和髓鞘等也因组织缺氧、钠钾泵衰竭而受到损害。
甲吡唑是ADH的竞争性抑制剂,它与ADH的亲和力比起乙醇要高出8000倍以上。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ADH从而阻止甲醇的代谢,由于ADH被抑制,所以
半衰期延长了的甲醇未经代谢即随尿液排出体外。
2配置拮抗
一种化学物干扰另一化学物的配置过程。
化学物在体内的吸收、生物转化、
分布或排泄过程变化,使化学物在在靶器官的存留浓度或持续时间减少,最终毒
性降低。
2.1有机氟类和乙酰胺:
有机氟类进入机体后在酰胺酶作用下形成毒性较强的氟乙酸,后者与三羧酸
循环中的柠檬酸结合形成氟柠檬酸,抑制乌头酸酶,使柠檬酸因为氧化减少而大
量蓄积,从而引起三羧酸循环和细胞能量代谢严重障碍。
乙酰胺是一种“醋酸盐给予体”,在体内转为乙酸,与有机氟类争夺酰胺酶,
从而不能转化为有细胞毒性的氟乙酸,恢复了三羧酸循环,保证正常生化代谢过
程。
2.2乙醇和B族维生素:
小剂量乙醇可解除γ-氨基丁酸(GABA)对脑的抑制,产生兴奋效应;随着
剂量增加,可依次抑制小脑、网状结构和延脑中枢,引起共济失调、昏睡、昏迷
及呼吸和循环衰竭。
同时也干扰代谢使乳酸增多、酮体蓄积,进而引起代谢性酸
中毒,还可使糖异生受阻,引起低血糖症。
B族维生素和肝脏关系密切,能促进新陈代谢,可作为各种酶的辅酶参与氨
基酸、脂肪的代谢,参与神经递质和血红蛋白的合成,维持细胞功能防止代谢障
碍。
所以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同时肌注VB1和VB6能促进乙醇氧化为乙酸,
达到解毒目的。
2.3水杨酸盐和醋唑磺、碳酸氢钠:
水杨酸盐对氨基转移酶和脱氢酶有抑制,使乙酰辅酶A经由三羧酸循环的代
谢受到阻碍而致酮体增加,打破电解质和酸平衡,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水杨酸盐类自尿中排出的速度取决于尿的PH值。
当PH值7.5时,游离水杨
酸盐的排出速率是PH值为6时的20-30倍。
使用醋唑磺、碳酸氢钠后,醋唑碘
胺作为碳酸酐酶抑剂,可通过阻止碳酸氢盐的重吸收而使尿液碱化,加快水杨酸
排泄。
2.4左旋多巴和维生素B6:
左旋多巴能通过血脑屏障在中枢部位被多巴脱羧酶脱去羧基,转变为多巴胺,
过量产生不良反应如运动障碍。
维生素B
是多巴脱羧酶的辅酶,增加外周多巴脱羧酶活性,加速左旋多巴6
在外周部位脱羧变为多巴胺,而多巴胺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所以减少左旋多巴进
入中枢的量。
3化学拮抗
或灭活作用,指两种化学物发生纯粹化学反应形成低毒产物。
3.1.氰化物和硫代硫酸钠:
氰化物可在体内释放出CN-,CN-能迅速与线粒体中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生成氰化细胞色素氧化酶,使酶失活从而细胞不能利用血液溶氧,产生细胞内窒息,严重阻碍细胞有氧代谢的进行。
硫代硫酸钠作为供硫剂,含有活泼的硫原子,在肝内转硫酶的作用下,与体内游离的CN-以及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的CN-结合,使其转化为无毒的硫氰酸盐而随尿排出。
3.2磷化锌和硫酸铜、高锰酸钾:
磷化锌口服后在胃酸作用下分解为磷化氢和氯化锌。
磷化氢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阻断电子传递,抑制氧化磷酸化,使神经细胞内呼吸功能障碍;而氯化锌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与腐蚀作用,导致胃粘膜出血、溃疡,同时对心血管肝肾功能均有严重损害。
用硫酸铜可以催吐,同时硫酸铜也可以使磷化锌变为不溶性的磷化铜,阻滞吸收;高锰酸钾溶液则使磷化锌氧化为磷酸酐而失去毒性。
3.3钡盐和硫酸钠:
Ba2+是具有极强的神经毒性,对平滑肌、骨骼肌、心肌产生过度刺激和兴奋作用,继而转为抑制导致麻痹。
Ba2+也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钾大量进入细胞内。
但钾流出细胞的孔道被特异阻断,因而发生低钾血症。
硫酸钠可以与钡盐形成沉淀,有效、迅速地减低钡离子浓度,终止钡的毒作用。
4功能拮抗
两种化学物作用于同一生理功能但产生相反效应,毒性作用相互消减。
4.1溴鼠隆和维生素K1:
溴鼠隆是一种羟基香豆素类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使得环氧化物还原酶活性降低,阻止肝脏生产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VII、IX、X。
维生素K1是一种特效拮抗灭鼠药,可促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的合成,改善凝血功能。
4.2维拉帕米和葡萄糖酸钙:
维拉帕米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罂粟碱衍生物,属钙拮抗剂。
它能特异性地阻滞
病理状态下心肌、平滑肌膜的钙通道,抑制细胞外Ca2+的内流;并同时抑制细胞内肌质网中Ca2+释放,减少Ca2+引起的兴奋-收缩耦联。
葡萄糖酸钙可以有效补充钙,使终池膜的Ca2+通道开放, Ca2+向肌浆中扩散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细胞收缩。
肌细胞兴奋过后,终池膜上的钙泵也可以将肌浆中的Ca2+泵回终池内贮存使肌细胞舒张。
4.3麦角毒素和酮色林:
麦角毒素具有强烈收缩动脉血管的作用,从而导致肢体坏死.它无需通过神经递质,直接作用于平滑肌而收缩动脉,使血压升高。
5-HT1受体激动时可减少介导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释放的Na,增加血管平滑肌松弛和内皮细胞舒张因子的释放,总的效应是使机体血压下降;5-HT2受体激动时,可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引起多数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
酮色林为5-羟色胺受体阻断药,对5—HT2受体有选择性阻滞作用。
外周扩张血管主要为阻断突触后膜的1受体,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中枢作用则主要通过激动5—HT1A受体,降低心血管中枢的交感反馈调节而起降血压作用,同时抑制反射性心率增快。
参考文献:
[1]谭毓治.药物毒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Curtis D.Klaassen.TOXIGOLOGY[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楼宜嘉.药物毒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龙允杰,邱联群,梁宏宇.氟马西尼在苯二氮类药物中毒所致昏迷中的诊断与治疗应用[J].
医师进修杂志.2003,26(6):35-36
[4]王明强.阿片受体拮抗药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健康必读.2012(8):375
[5]周卫敏.急性甲醇中毒治疗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1,10(7):385-388
[6]方秀玲.乙酰胺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治疗有机氟中毒疗效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
志.2002,5(6):606
[7]杨生龙.乙醇中毒118例急诊治疗分析[J]. 中外医疗.2012,31(14):101
[8]黄竞,刘芳,翟所迪.硝普钠致氰化物中毒及其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9(4):267-270
[9]郭章勇,刘雅清.磷化锌中毒18例救治体会[N].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8(2)
[10]韩丽英,袁凯锋,刘芳等.血浆置换联合维生素K治疗急性溴敌隆中毒[C].中国毒理学
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2008
[11]唐树德.钙通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J].上海医药.2001,22(1):25-26
[12]付彦君,王敏伟.酮色林临床应用进展[J].河北医药.2009,31(20):2788-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