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籽散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J a n .2024,V o l .32N o .2
[16
]陈盼碧,杨孝芳,王兴桂,等.艾灸对原发性痛经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子宫组织P G F 2α含量的影响[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11):826-829.
[17
]韦丽丽,曹军勇,陈南萍,等.针刺结合艾灸脑空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5):133-135.
[18]吴永平.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 ].四川中
医,2017,35(1):195-198.
(收稿日期:2022-09-16
)[编辑:郝利珍]
җ基金项目:2022年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 2022 78号)
通信作者:陈玲,E -m a i l :584981201@q q
.c o m 第一作者:时乐,E -m a i l :s h i -l e 2003@163.c o m
五籽散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җ
时乐1李梅霞1,陈玲1,郑银修1,平凡2
(1.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附属仪征市中医院,江苏扬州211400;
2.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1800
)ʌ摘要ɔ 目的:观察五籽散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十
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㊂方法:将65例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
㊂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五籽散热奄包外敷治疗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脘痛症状㊁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镜下疗效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胃脘痛症状改善率为
100.00%(33/33),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胃镜下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32/33),高于对照组的90.63%
(29/32),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运用五籽散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㊂
ʌ关键词ɔ 十二指肠溃疡;
脾胃虚寒;中药热奄包;五籽散;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中医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R 289;R 259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 .c n k i .11-3555/r .2024.0211十二指肠溃疡为消化性溃疡的一种,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㊁胀痛或灼痛,也可表现为饥饿痛,为轻㊁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患者可通过药物或食物缓解症状,易并发消化道出血㊁穿孔㊁梗阻等,此病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常易复发[1
]㊂近年来,中医外治法
在临床应用广泛,以简单易行㊁便于操作㊁安全性好的优势,深得医护人员和患者欢迎㊂本研究探讨五籽散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现报道如下㊂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仪征市中医院诊断的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5例,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明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
㊂对照组男27例,女5例;年龄23~70岁,平均(45.9ʃ10.6)岁㊂治疗组男23例,女10例;年龄22~68岁,
平均(43.2ʃ8.9)岁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可比性㊂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审查日期:2019-6-30
)㊂1.2 诊断标准
(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
“制定诊断标准[1
]㊂胃镜下显示溃疡呈圆形㊁椭圆形或线形,边缘锐利,基底平整,上覆灰白/黄苔,周边黏膜充血水肿,轻度隆起㊂根据溃疡发展过程分为活动期(A 1㊁A 2期)㊁愈合期(H 1㊁
H 2期)和瘢痕期(S 1㊁S 2期)
㊂(2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中脾胃虚寒证的辨证标准[2
]㊂主症: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㊂次症:劳累或受凉后加重或发作;反吐清水;神疲乏力;肢倦不温;腹泻或完谷不化㊂舌脉:舌体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滑,脉沉细弱㊂至少具备两项主症及两项次症,参考舌脉象,即可明确㊂1.3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停止使用其他治疗,并同意使用中药热奄包治疗;患者对本研究知情,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
1.4 排除标准 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及肝㊁肾系统疾病者;局部皮肤过敏或有皮肤病损者;发病前有明显诱因,属应激性溃疡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或合并消化道大出血㊁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不能继续用此法治疗者;因个人原因不愿继续治疗者㊂
43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1月第32卷第2期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J a n .2024,V o l .32N o .2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10920092)口服,每次20m g ,每日1次,空腹服用,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㊂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参照‘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
共识意见(2017年)
“中的治法进行治疗[1]
㊂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五籽散热奄包治疗㊂五籽散热奄包组成:芥子㊁紫苏子㊁吴茱萸㊁菟丝子㊁补骨脂各100g ㊂将上述药物装入棉布药袋中,用微波炉高火加热4~5m i n 取出,待药袋温度降至60~70ħ时,将其放在患者剑突至肚脐之间,沿任脉㊁胃经的方向来回平移㊂因药袋温度较高,需快速推熨,并注意防止烫伤㊂随着药袋温度降低,可逐渐减慢速度,待药袋温度适宜且患者可接受时,直接放置在患者胃脘部,并盖上毛毯保暖㊂待药袋彻底散热后,取走药袋,治疗完毕,全过程20~30m i n ,每日1次㊂疗程同对照组㊂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禁烟酒及辛辣刺激和油腻食品,食易消化食物,三餐定时定量,避免劳累㊁受凉和不良情绪刺激㊂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中医证候积分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㊂以患者上腹部疼痛㊁胃胀㊁嗳气㊁反酸㊁嘈杂㊁恶心呕吐㊁乏力㊁畏寒症状为观察指标
[3
]㊂无症状,计0分;轻度,计1分;中
度,计2分;重度,计3分㊂每项指标计0~3分,总分
0~24分[2]
㊂②胃脘痛症状改善疗效㊂观察患者胃脘
痛变化情况[3
]㊂将患者胃脘痛症状分为0㊁Ⅰ㊁Ⅱ㊁Ⅲ级㊂
0级:没有症状,计0分;Ⅰ级: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计1分;Ⅱ级:症状中等,部分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计2分;Ⅲ级: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不能坚持工作,计3分
[4-5
]㊂经过治疗后,根据症状缓解
分以下4种:症状消失,计0分;症状减轻,减1分;症状无变化,积分不变;症状加重,加1分㊂症状消失和减分判为有效;症状无变化和加重判为无效㊂总改善率=有效例数/总例数ˑ100%㊂③胃镜下疗效㊂所有病例最后均经胃镜复查判定溃疡愈合情况㊂治疗前为活动期(A 1㊁A 2期)溃疡,经治疗后呈愈合期(H 1
㊁H 2期)者为好转,呈瘢痕期(S 1㊁S 2期)者为治愈㊂临床治愈:溃疡瘢痕愈合或无痕愈合;显效:溃疡达愈合期(H 2)或减轻2个级别;有效:溃疡达愈合期(H 1
)或减轻1个级别;
无效:胃镜检查无好转㊂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ˑ100%㊂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㊂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 ʃ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表示,采用χ2检验㊂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3.3 结果
(1
)胃脘痛症状改善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胃脘痛症状改善率为100.00%(33/33)
,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1㊂
表1 两组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胃脘痛症状改善疗效比较组别例数
有效(例)
无效(例)症状消失
症状减轻症状无变化症状加重总改善率
(%)治疗组33231000100.00һ
对照组32
7
17
8
75.00
注:与对照组比较,һ
P <0.05㊂
(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㊂见表2㊂表2 两组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前后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x ʃs )
组别例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组3321.46ʃ2.786.13ʃ2.08
әһ
对照组
32
22.01ʃ3.69
11.49ʃ1.5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ә
P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һ
P <0.05㊂
(3)胃镜下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97%(32/33),高于对照组的90.63%(29/32),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㊂见表3㊂表3 两组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镜下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临床治愈
(例)
显效
(例)有效
(例)无效(例)总有效率
(%)治疗组3381311196.97对照组32
5
6
18
3
90.63
53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1月第32卷第2期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J a n.2024,V o l.32N o.2
4讨论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其主要病变是黏膜的局限性组织缺损㊁炎症与坏死性病变,可深达黏膜肌层,主要与黏膜被胃酸㊁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有关,可分为胃溃疡㊁十二指肠溃疡和特殊类型溃疡㊂十二指肠溃疡为消化性溃疡中常见的类型,其临床表现为中上腹反复发作性规律性疼痛,多为空腹痛㊁夜间痛,进餐后可缓解,常伴有反酸㊁胃灼热㊁嗳气等症状[2]㊂西医认为,此病的主要病因为胃酸分泌过多㊁幽
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而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㊁脑肠肽㊁遗传㊁药物㊁环境和精神因素等也与该病有关[1]㊂西医治疗该病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并发症,治疗重点在于减少各种损害因素对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提高防御因子以增强黏膜保护,常用方法为抑酸㊁保护胃黏膜㊁根除幽门螺杆菌(H p)等[1]㊂
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 胃脘痛 嘈杂 吞酸 等范畴㊂中医认为,该病发病系因脾胃虚弱加之恼怒伤肝,造成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饮食不节直伤脾胃,导致脾胃气机失常,或恣食生冷致脾胃虚寒,或肝气郁结,致气滞血瘀,或脾胃不能运化水湿,水湿留滞日久化热,致中焦湿热㊂种种原因造成中焦失和,脾气虚弱,胃络受损,以致胃气不降,不通则痛;脾胃虚寒是导致不荣则痛的主要原因[6]㊂笔者在临证中发现,十二指肠溃疡典型症状如中空腹痛㊁夜间痛等符合脾虚或气虚表现,且多数患者主诉 进食后好转 饮热水后缓解 ,这又是 寒 的表现㊂秦伯未老中医指出,溃疡疼痛多属久痛,多在食后或空腹发作,得食痛减,天冷时易发作或加重,得温痛减,故认为溃疡疼痛多属于胃脘痛中虚寒的一种,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寒[7]㊂本研究在选定中医分型时,选用的是符合脾胃虚寒证的病例㊂
中药热奄包属于中药热敷法的一种,是将加热至温热的干性药包外敷于患处或特定穴位㊁经络㊁反射区,使中药药力借助温热之力自体表透入穴位㊁经络㊁脏腑㊁病灶,发挥散寒祛湿㊁通络温经㊁解痉止痛之功的中医外治法,常用于风㊁寒㊁湿所引起胃痛㊁腹痛㊁腹胀㊁腹泻㊁便秘等病证[8-9]㊂本研究所创五籽散热奄包由紫苏子㊁芥子㊁吴茱萸㊁菟丝子㊁补骨脂5种中药组成[10]㊂其中紫苏子味辛,性温,归肺㊁大肠经,可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㊂‘本草正义“云紫苏子 开胸膈,醒脾胃 ,‘名医别录“云其 主下气,除寒温中 ㊂芥子味辛,性温,归肺㊁胃经,能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㊂‘本草纲目“云芥子: 温能发散 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温中开胃,下气宽中㊂ 研究表明,芥子可刺激皮肤,提高皮肤温度,使其表面细胞空隙增大,促进药物透皮吸收[11]㊂吴茱萸味辛㊁苦,性热,有小毒,归肝㊁
脾㊁胃㊁肾经,可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㊂‘药性本草“谓吴茱萸: 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 胃中冷气,冷食不消㊂ 研究表明,吴茱萸具有抗炎㊁镇痛㊁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心肌,扩张血管,治疗消化道溃疡[12]㊂菟丝子味甘,性温,归肝㊁肾㊁脾经,可补肾固精㊁养肝明目,止泻,安胎㊂‘本草汇言“云菟丝子: 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㊂ 研究表明,菟丝子总黄酮能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缓解痛经[13]㊂补骨脂味辛㊁苦,性温,归肾㊁脾经,可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㊂‘玉楸药解“云补骨脂: 温暖水土,消化饮食,升达脾胃㊂ 研究表明,补骨脂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㊁胃溃疡等疾病,具有抑制炎性反应㊁调节免疫功能㊁促进溃疡面愈合等作用[14]㊂五籽同用,在热力的效应下,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组织代谢,使药物直接自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渗透到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温经通络㊁活血行气㊁散寒止痛之功,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虚寒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㊂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胃脘痛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胃镜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由此提示,五籽散热奄包可明显改善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上腹部疼痛㊁胃胀㊁嗳气㊁反酸㊁嘈杂㊁恶心呕吐㊁乏力㊁畏寒等症状,提高治疗效果㊂谢爱琼等[15]运用吴茱萸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虚寒型胃痛取效明显,该法可改善中医证候,与本次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㊂何文芳等[16]运用四子散(紫苏子㊁莱菔子㊁芥子㊁吴茱萸)热熨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结果显示,该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腹胀㊁便秘症状,与本研究所用热奄包药物组成相似㊂本研究仅观察五籽散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未比较内服中药的疗效,也未对患者
63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1月第32卷第2期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J a n.2024,V o l.32N o.2是否为寒性体质进行评估,以及未观察疾病是否复发,
今后工作将围绕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㊂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消化性溃
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
消化杂志,2018,26(2):112-119.
[2]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
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9):4089-409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4:6.
[4]张艳宏,刘保延,刘志顺,等.P R O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J].
中医杂志,2007,48(8):680-682.
[5]段锦绣,刘保延,赵宏,等.浅谈中医药P R O量表的研制[J].
天津中医药,2009,26(6):519-521.
[6]单兆伟,沈洪.单兆伟治疗脾胃病经验撷粹[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14:31.
[7]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81-184.
[8]王淑华,孟宪鑫,姚娜.热奄包联合中药治疗胃脘痛疗效观
察[J].新中医,2012,44(6):27-28.
[9]胡晶.中药热奄包配合情志护理在胃脘痛(脾虚胃寒证)患
者中的应用[J/C 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4):
279,281.
[10]时乐,陈玲,李梅霞.中药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
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9):61-63.
[11]刘强,陈兴兴,孙学刚,等.白芥子促进黄芩苷透皮吸收的
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4):8-9.
[12]魏舒婷,刘元乾,黄坚,等.吴茱萸化学成分㊁药效及肝毒
性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20,15(23):3580-
3585,3592.
[13]宋晓钰,姜玉婷.菟丝子总黄酮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痛经
的研究[J].医学信息,2020,33(8):29-31.
[14]饶倩如,颜冬梅,方建和,等.补骨脂在溃疡性疾病中的应
用概述[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5):189-192.
[15]谢爱琼,曾胜,刘文豪.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虚寒
型胃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10):
135-137.
[16]何文芳,李观蓝.四子散热熨疗法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胃肠道功能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44(2):31-32.
(收稿日期:2022-09-18)
[编辑:周荣荣]җ基金项目:重庆市九龙坡区科学技术局2021年度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科技计划项目(2021-03-007-Z)
:任胜洪,E-m a i l:573641518@q q.c o m
第一作者:张瑞娟,E-m a i l:r a y1116@163.c o m
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状态
气郁化火证的临床观察җ
任胜洪伉奕,石燕芳,刘军兵,程惠,王玥,周瑜,张巧玲,伍玲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重庆400080)
ʌ摘要ɔ目的:观察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状态气郁化火证患者的临床疗效㊂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状态气郁化火证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最终60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各完成30例㊂治疗组采用升降散膏方贴敷两侧期门㊁神门㊁内关㊁郄门治疗,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穴位贴敷,取穴和贴敷方法同治疗组㊂两组患者原基础疾病的西医药物治疗方案不变㊂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 i n步行试验(6MWT)距离㊁焦虑自评量表(S A S)评分㊁抑郁自评量表(S D S)评分㊁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㊁期前收缩总数㊁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3%(19/30),高于对照组的13.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治疗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S A S评分㊁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期前收缩总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肌钙蛋白I 水平㊁S D 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状态气郁化火证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焦虑状况和临床症状㊂
ʌ关键词ɔ升降散;穴位贴敷;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焦虑状态;郁证;气郁化火证
中图分类号:R245.9文献标识码:A
D O I:10.19621/j.c n k i.11-3555/r.2024.0212
73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1月第32卷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