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0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练习(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0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练习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0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练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0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练习的全部内容。

第30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A组基础过关题组
一、选择题
1.(2018北京朝阳期末)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面临外敌侵袭的紧急状况,平民因不堪忍受债务奴役掀起了第一次“撤离”运动(即以集体退出公民大会和军队作为斗争手段),这使贵族大为惊慌,只得向平民妥协让步。

《十二铜表法》就是贵族向平民妥协的产物。

这反映出( ) A。

平民斗争使罗马独裁走上法治
B。

平民采取有效手段争取自身利益
C。

平民斗争打破了贵族专制的局面
D。

贵族在政治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
2。

(2016北京海淀二模)据《罗马史》记载,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将在一年一度选出的官员的治理下,成为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国家"。

“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国家”中的“法律”是指(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查士丁尼法典》
3.(2018北京西城期末)下列选项中,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被认为是罗马法渊源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

《民法大全》
4。

(2016北京一零一中学期末)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

”此“大写的法”指的是( )
A。

自然法B。

万民法
C.公民法D。

《十二铜表法》
5。

(2016北京通州摸底)关于罗马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十二铜表法》的出台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这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
②自然法思想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而自然法思想的源头在古希腊
③罗马法规范了私有制下人们之间的关系和商品经济社会秩序,它在私法领域对后世影响巨大
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既表现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上,也表现在抽象的法律精神上
A.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

(2016北京朝阳期末)有学者称罗马法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天才的法学家们的思想;第二个阶段,权力支持下的效力;第三个阶段,不断加以增减修正和完善直至形成体系.其中第三个阶段出现于()
A。

王政城邦时期B。

贵族共和时期
C.东罗马帝国时期D。

元首制确立时期
二、非选择题
7.法制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

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

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6分)
B组能力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2016北京海淀期末)《十二铜表法》规定,提起“请求返还所有物的诉讼”时,必须携带有争执的实物到庭。

如果物品不便携带,要拿出能代表其实物的一些东西,如土块或树枝,同时当事人在诉讼时要用一根木棒触到该实物。

该项规定说明罗马法( )
A.注重维护公平、公正B。

注重司法程序和形式
C.主要保障贵族的利益
D.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2.(2016北京东城期末)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称《十二铜表法》禁止一切特权,并强调其中“执法不应因人而异",这一条款是罗马法律中的传统。

该说法旨在说明《十二铜表法》() A.树立了法律的权威B。

实现了社会平等
C.保护了私有财产
D.确立了民主制度
3.( 2017北京综合能力测试(二))罗马法规定,买卖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如果做错一个动作,说错一个词语,买卖就没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对此理解和评价正确的是
( )
①僵化刻板的规定抑制了商业发展
②以严格的程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③罗马法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
④罗马法的特点是注重程序和形式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2018北京东城期末)古罗马人已意识到抽象的、普遍的法律在应用于具体的案例时必须考虑具体的情况,罗马行政官并没有立法权,但他通过抽签、公职的轮换和取消了财产资格(除个别行政官职外)的经验,已普及于公民社会的所有阶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罗马法是习惯法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罗马法具有灵活性
D。

万民法优于公民法
5。

(2016北京西城期末)查士丁尼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中写道:“我们所适用的全部法律,或是关于人的法律,或是关于物的法律,或是关于诉讼的法律。

首先考察人,因为如果不了解作为法律对象的人,就不能很好地了解法律.”这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A.注重法律程序
B.具有人文精神
C。

适用范围扩展 D.体系最终完成
6。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 )A。

重视证据B。

契约至上
C。

公平公正 D.注重程序
二、非选择题
7。

(2016北京朝阳综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法经》与《十二铜表法》的产生似乎是历史的巧合,并由此开启两大法系成文立法之先河。

公元前5世纪“魏文侯师于李悝,集诸国法典,造《法经》六篇”“秦汉律令其又起自《法经》".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法经》始于《盗》《贼》。

《法经》还包括审判、断狱、追捕罪犯及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是一部诸法合体、刑重民轻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法典。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两部法律的异同。

(8分)
答案精解精析
A组基础过关题组
一、选择题
1。

B 依据材料中“古罗马面临外敌侵袭的紧急状况",平民掀起撤离运动,迫使贵族让步可知B项正确。

A项错在“走向法治”;C项错在“打破了贵族专制”;D项不是材料主旨。

2.B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习惯法实施时期不具备“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特征,故排除A项;根据题干中“罗马共和国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万民法和《查士丁尼法典》都是罗马帝国以后的法律,故排除C、D两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故B项符合题意.
3。

A 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依据材料中“总结……习惯法"“罗马法渊源”可知,这部法律为《十二铜表法》,A项正确。

4。

A 材料中“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表明这个“大写的法”在人类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永恒的、绝对的,这指的是“自然法”。

在西塞罗看来,自然法就是正义的标准,A项符合题意。

公民法、万民法、《十二铜表法》都只是适合于局部区域的法律,并不是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他们是自然法在局部区域的表现,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5.D 根据所学可知。

《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自然法思想是一种法律公平和公正的理念,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罗马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抽象的法律精神是指法律观念。

故选D项。

6。

C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法体系的形成以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颁布的《民法大全》为标志,故选C。

二、非选择题
7。

答案背景: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斗争;罗马习惯法的传统;社会经济的发展。

影响: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任意解释,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形成了成文法,为罗马法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分)
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习惯法的问题、对平民的危害以及“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来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来归纳回答。

B组能力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B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是奴隶社会的法律,不可能体现公平、公正,排除A项。

材料信息强调《十二铜表法》规定诉讼、审判的过程一定要提供实物、实证,说明罗马法注重司法程序和形式,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主要保障贵族的利益”,排除C项.罗马法的诉讼、审判程序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2。

A 根据题干中“禁止一切特权,并强调其中‘执法不应因人而异’”可知,该法的颁布树立了法律的权威,故A正确。

3.B 本题可用排除法。

由题干中“买卖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如果做错……买卖就没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可知,买卖若不按规定进行,就不受法律保护,但并不影响买卖的进行,①错误,由此排除A、C两项;③表述绝对,排除B项。

故选D项。

4.C 依据材料中“通过抽签、公职的轮换和取消了财产资格(除个别行政官职外)的经验,已普及于公民社会的所有阶级”可知材料强调罗马法的灵活性,故C项正确。

其他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5.B 根据所学及材料中“首先考察人”可知,当时罗马法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故选B 项.A、C、D三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6。

B 由材料中“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可知,洗衣人与衣服的所有者之间已经达成契约,其有义务保证衣服质量不受损害;再由材料中“老鼠将衣服咬坏了。

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可知洗衣人的失职导致其无法履行契约,其要按照契约承担赔付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契约至上原则。

二、非选择题
7。

答案相同点:诞生时间相近;成文法;为各自法系奠定基础;公私法不分(诸法合体),是维护统治的工具。

不同点:《法经》中刑法相对发达,《十二铜表法》中私法、诉讼法更具特色;《法经》出台于变法图强,强化集权的背景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8分)
解析相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回答。

不同点,由材料中“《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刑重民轻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法典”可知,《法经》中刑法相对发达,《十二铜表法》中私法、诉讼法更具特色;联系所学可知,两部法典出现的背景也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