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真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kuì)督.战(dū)畸.形(qí)油光可签.(jiàn )
B.解剖.(pāo)匿.名(nì)濒.临(bīn)杳.无消息(yǎo)
C.狼藉.(jí)颓.唐(tuí) 溺.死(nì) 藏污纳垢.(gòu)D.辍.学(chuò) 蹒.跚(pán ) 迁徙.(xī) 眼花缭.乱(liáo)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
....了。

B.殚精竭虑
....用苦功夫去认真创作出来的学说,和我们只有常识的见解是很不一样的。

C.解放以后,那些为富不仁
....的地主恶霸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D.大城市里的楼房太多、太拥挤,真是摩肩接踵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北京。

”和“我们在党的关怀下成长。

”这两个句子中的“在”分别是动词、介词。

B.“科技发达”“今天星期二”“中国工人”“这本书20元”都是主谓短语。

C.“五十多年来,这位海外游子无时无刻不在眷恋自己的祖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海外游子眷念”。

D.“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仿佛已经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其中“常”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②而“常”也有表示长度的意思,它的具体尺寸是“寻”的两倍,也就是一丈六尺
③由此可见,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汉字,它们背后却铺陈着广博的知识背景,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④原来,“寻”在古代是一种丈量宽度或长度的单位,具体尺寸是商周时期的八尺
⑤“寻常”最初的意思就是不太长的、日常比较常见的长度,后来逐渐就有了“平常”“普通”等含义
⑥举例来说,“寻常”表示“普通”“平常”等意思
A.④①⑥⑤③②B.④⑥①③②⑤C.⑥①④②⑤③D.⑤②①③⑥④7、默写古诗文。

(1)_______,悠悠我思。

_______,子宁不来?(《诗经·子衿》)
(2)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青山横北郭,__________。

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4)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

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作》)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7)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8)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绘梅花生长的环境恶劣、寂寞无人欣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与元微之书①(节选)
白居易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 )
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 )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②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④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 )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
瞥然⑤尘念,此际暂生。

注释: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②殚:尽,全。

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

④泰:安适。

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

(1)流水周.于舍下
(2)大抵若是.
(3)去.我万里
(4)信手把.笔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4.下列句子都省略了一个虚词,根据文意推断,依次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

(1)( )置草堂 (2)飞泉落( )檐间 (3)封题( )时
A.之;于;因 B.于;之;因 C.因;于;之 D.于;因;之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2.环绕;这样;距离;执、拿
3.(我)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

4. C
5.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水的热爱之情;对挚友的怀念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乐观)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阅读老臣的《拱桥》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

听这名字,你就可以想到他的形象,比如角弓或者青虾,还有课本上的赵州桥。

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很老。

那时,他已在村庄东边一座老旧的石屋里当了许多年的校长。

其实,校长、老师也就是他一个人。

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

胡茬子布满两腮和下巴,尤其是下巴,总是硬扎扎的。

哪位男生犯了纪律,他从不打手板,而是低沉着嗓音说:“把手伸出来吧,手背儿。

”他的大手便把你的小手抓牢,将下巴挨近那颤抖着的小小面积的手背儿,来回蹭那么几下,让你觉得刮了刺猬一般的痒痛。

因此,我们对他宽宽的下巴充满畏惧。

我那时读三年级,很捣蛋的,有次挨了扎,便对同班的二青说:“校长的下巴要是脚后跟儿多好,咱就不怕他了。

”脚后跟儿同校长的下巴比起来,的确有本质的不同,光溜溜的,没有钢针一样的胡茬,手背拂上去很平展的。

二青听了,先是嘎嘎笑了两声,然后就当了叛徒,把我出卖给校长。

校长便把我找去,用浑浊的老眼定定地望着我,说道:“你真的怕我的下巴?”
我望着他宽阔的脸,敬畏地点点头。

他用手掌刮刮下巴,发出“嚓嚓”的响,说:“怕就别捣乱了,小子。


除了用下巴刮手背儿,他对我们很好,比如,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座真的拱桥。

山里人家,稀稀落落的,校舍三面倚山,一面临沟。

我和其他十来个学生,上学放学是要过沟的。

那条四五丈宽的沟,冬天干涸,雨天却气势汹汹,浊流滚滚。

沟上没有桥,水虽仅齐校长的膝盖,但对十来岁的孩子可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了。

我攀“拱桥”只一次,是在怨校长下巴不是脚后跟儿不久。

洪水把我们隔在这岸,校长便从那岸过来,在水中蹚来蹚去。

没人能替他,一个学校三个年级一个老师,校长是最年长的,我和二青则是第二、第三年长的。

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着着有关脚后跟儿的比喻对不起他,二是觉着自己大了不能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背。

八个同学给背过对岸,只剩下我了,再没办法去解。

校长已垂着弯背,哗啦哗啦蹚水过来了。

他浑身透湿,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

“来吧。

”他蹲下来,袒给我一面弓形的脊背。

“不!”我拒绝,说,“我敢过。

”但这是吹牛,水浑浑的,浪头一个撵着一个,看着都让人晕眩,何况那水要淹没我的肚脐眼儿呢?
“来吧,孩子。

”他又说说。

拱形的脊背一动不动,静等我伏在上面。

我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呢?
“别不好意思,爷爷背孙子嘛。

该上课了,快来。

咱爷儿俩得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

”他不容拒绝地说道。

我闭上眼睛,趴上了那座“拱桥”。

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迈下水去。

浪声灌满双耳,我却趴得紧紧的,与那面脊背紧紧箍在一起。

临上岸时,校长趔趄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拱桥,因他宽大的手紧紧板着我。

“这不过来了吗?”他说。

是的,过来了,我从桥上滑下,落在坚实的大地上,站着。

校长却没有站着,而是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苦笑着脸,说:“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

”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的拱桥。

喘吁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我们拥着他走向老旧的教室。

二青靠近我,说:“校长背你过河,不是走的,是爬。

”“爬”用来说人是贬义,我讨厌他说校长“爬”,便狠踹了他一脚。

那年秋天,我转学了,校长也走了,他实在再也教不动书了。

小学校便黄了数年,直到盖起希望小学。

已当了乡长的二青说:“盖座拱桥吧!”于是,通往学校的沟上就有了座石桥……
许多年过去,我过的桥比小时走的路还多,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桥。

那座宽厚、踏实、温热的血肉拱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有删改)1.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写出“拱桥”在文中蕴含的三层含义。

2.校长怎样惩罚犯错的男生?为什么要这样惩罚?
3.文章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写校长的“老”,试举两例简要说明。

4.从叙事安排角度来看,文章划线句中“爬”这个动作,是否显得突兀?为什么?
5.这座“拱桥”具有怎样的特点?如何理解这座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2、大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

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

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

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

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

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
..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

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

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

“看我怎么割。

”爷爷示范给我看。

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

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

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

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

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

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

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

”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

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

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直哆嗦。

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

庄稼慢慢地直起腰。

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

”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

”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1.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爷爷和“我”—起去割草,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画线句①进行赏析。

3.“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

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棵未被卷走的老茅草?
4.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5.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四、写作题(40分)
请以“我想去”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提示:题材广泛,思维灵活,顺理成章即可,如“看海、拉萨、埃及、旅行、草原、醉读、大唐,北宋、三国、认识李白,穿越历史”等。

写作要求:(1)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章以记述为主,叙事清晰,故事引人,鼓励创新;(3)内容具体,语言流畅,想象奇特,全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C
D
B
A
C
(1)青青子佩纵我不往(2)无为在歧路(3)白水绕东城孤蓬万里征(4)潭影空人心但余钟磬音(5)缥缈孤鸿影(6)零落成泥碾作尘(7)选贤与能(8)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1.“拱桥”的三层含义:①校长年老,脊背弯曲,形如拱桥;②校长背学生过河,仿佛一座血肉拱桥;③校长教书育人,是孩子成长的桥梁。

2.①他用长满硬扎扎胡茬的下巴蹭男生的手背。

②这样做既有所惩罚又不太重。

3.①肖像(外貌)描写。

“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用满脸皱纹直接描绘校长的老态。

②语言描写。

“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用他自己大不如前的感叹突出他的年老力衰。

③动作描写。

“趔趄”“瘫坐”“爬”背学生过河的动作十分吃力勉强突出了校长的年老力衰。

4.①不突兀。

②因为前有伏笔,如“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

或:(他)“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

5.①这座“拱桥”有“宽厚、踏实、温热”的特点。

②校长对教育的奉献精神、对学生的关爱,让“我”永难忘怀、终生受益。

1.遇大风;与大风搏斗。

2.画线句①运用环境描写,②从视觉、听觉的角度,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风之迅猛,④渲染了紧张而恐怖的气氛,⑤为后文表现爷爷淡定沉着、坚韧刚强的品格作铺垫。

3.这棵普通老茅草是我们与大风搏斗的仅有的一点收获,它象征着爷爷普通平
凡、历尽沧桑却坚韧顽强的品格,这样写含蓄、深刻而又余味无穷。

4.爷爷是一个坦然镇定、刚毅坚强、历尽沧桑、勤劳能干、沉着淡定、坚韧顽强、爱护孙子的老农民形象。

如:爷爷哼歌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乐观坚韧地人;如从“爬行”、“攥”等动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坦然镇定、刚毅坚强地人。

(任答其中两个要点即可,但必须结合文中相关情节)
5.以“我”的口吻讲述故事,增强真实感;通过“我”在大风来临前后的言行衬托爷爷的形象;表现祖孙情深,爷爷对“我”关心疼爱,“我”对爷爷敬爱依赖。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