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9(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年天津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9
一、选择题
1.教育是一种( )
A.生物现象
B.心理现象
C.自然现象
D.社会现象
2.教育学的源泉是( )
A.教育理论
B.教育规律
C.教育实践
D.教育需要
3.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罗杰斯
D.赞可夫
4.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经济制度
D.意识形态
5.古希腊的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数学教育
D.多方面发展教
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62 年
B.1901 年
C.1911
D.1949 年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
D.成绩评定
8.研究德育过程,主要是探索德育的( )
A.目标
B.内容
C.方法
D.规律
9. 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
A.社会实践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课外活动
10.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主要应训练学生思维而轻视传授知识的理论被称为是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11.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实验心理学
D .生理心理学
12. 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成为一门科学 ( )
A. 艾宾浩斯
B. 巴甫洛夫
C. 冯特
D. 谢切诺夫
13. 记忆表象的基本特征是 ( ) A. 形象性和系统性 B. 抽象性和逻辑性 C. 具体形象性和直观性 D. 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
14. 当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时, 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若仍保持不变, 问题的顺利解决。
这个现象是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A. 问题情境
B. 知识的迁移
C. 原型启发 D 淀势
15. —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是 A. 愤怒 B. 激情 C 应激 D. 心境
16. 下列哪种选项是一般能力 ( ) A. 思维力 B. 自制力 C. 绘画能力
标志着心理学真正独立
这会影响对
D.数学能力
17.通过医院或咨询中心的心理门诊进行的心理咨询是
A.现场咨询
B.面谈咨询
C.小组咨询
D.间接咨询
18.在同一个图形中,我们既可以把它看成是甲,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乙,这是知觉的( )
A.理解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1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感觉的( )
A.适应
B.对比
C.补偿
D.相互作用20.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
A. 感受性
B. 差别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 .差别感觉阈限
二、填空题
1. 教育是与人类出现的;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2. 教育的社会属性一般包括、历史性和
3. 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是教育和教育
4. 品德是一种现象; 道德是一种现象。
5. 教师劳动具有时间的性和空间的性。
6.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性、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
7. 教材是知识接受活动中的主要,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4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分)
1. 我国学制改革应坚持哪几条基本原则
2. 班主任怎样组织培养班集体
3. 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有什么重要区别
4. 教师的素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5. 意志品质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6. 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 ?
7. 心理健康的“未来新人类”标准是什么 8. 感觉和知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四、论述题 (本题满分 13 分)
1. 论述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2.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 DCBAD 6-10: ABDCC 11-15: BCDDB 16-20:ABDAA
二、填空题
8. 课的类型大致分为
两大类。
9. 在教育目的确立依据问题上,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是 人物是
;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10. 思维的过程有分析与综合 、具体化和系统化。
11. 倒摄抑制是指 的材料对
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12. 记忆表象的特点是
、形象概括性、
、个别差异性。
13. 心理治疗传统的三大理论体系指 和人本主义疗法。
14.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
是否满足自己的
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15. 性格的机能类型差异分为理智型、情绪型、 16. 需要是个体因为
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
17. 注意的品质特征主要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 18. 技能可以分为两种:一是
,二是
1.同时培养人
2.永恒性相对独立性
3.雅典斯巴达
4.个体社会
5.连续性广延性
6.自觉独立性
7.信息媒介展开和具体化
8.综合课单一课
9.卢梭涂尔干
10.比较抽象和概括
11.后继学习保持与回忆
12.形象直观性模糊性和片断性及不稳定
13.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
14.客观事物需要
15.意志型混合型
16.某种欠缺心理状态
17.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18.操作技能智力技能
三、简答题
1. 我国学制改革应遵循四大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须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首先要使教育内部各级各类学校结构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
其次,要使教育同外部的比例关系合理,把整个学校系统纳入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轨道,使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作出科学的宏观预测。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所谓统一性,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应有统一的教育目的,作出统一的发展规划,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 所谓多样性,是指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应具有多层次,多规格的具体培养目标及各种类型的办学形式和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要求。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普及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首先应面向社会对多体成员进行普及教育。
学制系统中,义务教育是一个重要阶段,承担普及任务。
其次,考虑提高,培养高一级人才。
总之,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在较长的时期内,教育体系应与经济建设相适应,保持相对不
变,这就是稳定性;在稳定的前提下,随着不同情况的出现,可对学制的某一方面适当做些调整,这就是灵活性。
在学制改革过程中,把稳定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2.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主任要引导班集体不断前进,须须统一多班学生的意志
和行动,为此,班主任要善于不断提出既能振奋学生精神又符合本班实际的班集体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要选择和培养积极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工作。
使之真正成为班集体的核心。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
班风是指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而形成的一
种风气,对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起着支配作用。
班主任要通过讲道理、树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等手段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活动是班集体的生命线。
班级学生共同参加的活动使班集体形成和发展起来。
所以,班主任要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吸引广大学生,增加班
集体的凝聚力。
3.德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之间是一种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它们的差别在下表中看得很清楚。
4.教师的素养是进行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首先是职业道德素养。
要求教师要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集体协作精神,并能严格要求自己,诲人不倦,学而不厌。
其次是知识素养。
教师在有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的基础上,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
还应有须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能力素养是教师素养又一重要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主要应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管理和自我调控能力。
5.(1)意志的自觉性和盲目性的差异。
(2)意志的果断性与寡断性的差异。
(3)意志的坚韧性与动摇性、执拗和顽固性的差异。
(4)意志自制力强弱的差异。
(5)勇敢献身精神与怯懦贪生的差异。
6.(1) 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容易遗忘。
(3)时间是影响遗忘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根据遗忘规律而得出)
(4)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或是有干扰,能产生遗忘。
(5)情绪和动机影响着遗忘。
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卡尔•罗杰斯,在《一种存在方式》一书中提出了他
对未来世界和未来人的看法。
他认为未来的新青年是身心两方面健康的“未来新人类” 。
其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对经验开放;
(2)拒绝伪善和欺诈;
(3)对现代科技存疑;
(4)追求生命的完整;
(5)渴求亲密关系;
(6)重视生活过程;
(7)热诚帮助他人;
(8)有强烈的生态意识;
(9)反对因循守旧;
(10)信赖自身经验;
(11)不注重物质享受;
(12)渴望精神生活。
8. 概念——区别:
要点:同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四、论述题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也就是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的规律。
教育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教育性的教学是不存在的。
教材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性、美感因素和较高的科学价值,是学生主要掌握的东西。
因此,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知识内容上。
2.(要点)
(1)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 做好充分的观察准备;
(3)加强观察过程中的指导;
(4)做好观察记录,并予以小结
(5)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