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与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与个性化作文教案
由于传统的语文教案模式的框限,长期以来,学生作文中个性缺失,造成作文千人一面,万人一调;作文教案不仅成为教师的心病,更变成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完全外塑的结果,任何学习都是通过自己积极参与教案实践活动主动构建的过程,是学生个体能动的改造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化教案,诱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主动求知。
在教案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探究发现为手段,更多地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勇于提出疑问,在疑问中大胆发表见解,从而不断提高认识。
课堂教案模式是教案实践与教案理论联系的桥梁。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开始尝试着在运用“合作探究—个性化作文”的模式去进行作文教案。
“合作探究—个性化作文”就是以“合作探究”为基础、以“个性化作文”为目标的教案过程。
在实施作文教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激发求知个体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同时,着实渗透和培养学生的主见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个性化作文作准备。
下面以《作文思维训练合作学习法之五——叙述与描写》教案方案.
一、知识储备
心理学家认为: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研究表明,自主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在教案中,我们应积极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具体真切地感受绚丽多姿的大自然,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让大自然的芳香、色彩汇成丰富生动的语汇在学生心中流淌。
这样就能拨动学生敏感的心弦,让其形成最佳心理驱动,激发主体意识。
此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建立足够的知识储备,为写作做好早期的心理准备。
在教案前,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做好几项准备,使学生的心灵进行一次“爱的洗礼”。
1.搜集材料。
利用课余,学会观察、搜集关于“爱的故事”的主题的材料,交流后由组长收集材料,将故事整理成册。
通过开展写作的前期准备,让学生或采访、或实地调查、或上图书馆、或上网……搜集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展开自主学习。
2.定向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小抄写员》;完成定向阅读内容。
3.制作课件。
准备相关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制作成课件,丰富学习的资源。
二、情境创设
在作文教案中,教师应善于创设生动丰富的教案情境,激发个性,让学生酝酿了美好的写作情感,营造宽松的写作氛围,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思维空间,使作文教案的课堂充满知识与情趣。
1.课堂导入。
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极大地感染同学的情绪,为这节课做好前奏,让学生充分理解“爱”的深刻内涵。
2.课件展示。
以《小抄写员》为主题的多媒体课件、音乐韩红《天亮了》一曲,再现生活,把材料生动活泼、声情并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再次创造出热烈感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了良好的教案氛围。
3.小组表演。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场小品剧,进一步领悟“爱”的真谛。
三、情感体验
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
”在作文教案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让学生进入角色,让写作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从而在强烈的自我需求中激活学生表达的欲望。
在合作探究阶段,通过巧妙设计教案活动,让学生在“爱”的主旋律中,经历一次真实的心灵体验。
第一步,温习单元课文,了解单元学习目标;
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身边爱的故事;
第三步,展开交流讨论,探究—体验—感悟;
1.“关爱身边的伙伴”:你身边有没有需要关爱的伙伴?你要怎样给予切实的帮助?
2.“同在一片蓝天下”: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扫大街、捡破烂的普通人,他们对你可能会有触动,当你看到或听到这些事时,你想说点什么呢?还有,丢弃亲子、虐待老人、拖欠民工工资、贫困生失学,还时有发生,你认为应该社会该如何看待它?是当冷漠的看客,还是伸出援助的双手?
3.“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应采取哪些行动?怎样帮助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人?
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则和奖励办法,激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充当各种角色,或自由发言,谈出自己的体悟,或针对前面同学的发言补充、质疑、反驳、解疑;或充当评委,时而点评,时而小结。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因为出色回答,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树立了自信;因为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见贤思齐,学习思维品质得到优化。
与此同时,通过交流思想,分享集体的成果,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甚至得到有益的启悟,真正有所收获,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
四、个性化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
”在合作探究中,学生通过自己能动的思维活动,逐渐构建线性知识乃至立体知识结构体系,形成系统、完整的个体思想情感。
在此基础上,学生将自己记下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辨别、筛选、综合,此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发挥、开放创新的空间,放飞学生灵性。
如在文题上,倡导学生自主拟题;在语言上,鼓励进行创造的有个性化的表达;在形式上,欢迎学生不拘一格,或记叙,或抒情;或童话,或小说;……让学生把生活中最丰富多彩的画面一个个展现出来,使作文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抒写学生心中的真性情。
实践证明,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案模式,学生的认知结构将得到完善,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得到培养,学生的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选取的角度不同,着眼点不同,写出文章也就“百花齐放”,各领“风骚”。
在写作中,同学的思路就明显的较为开阔,行文自如,并且出现了多篇优秀作品。
如:《落叶的声音》、《风铃里的祝福》、《心中的歌》、《爱如潮水》、《爱的选择》、《给他一个家》等等。
实践出真知。
好的教案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并最终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得作文成为最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抒写出学生的真性情,再现了时代生活的本色。
叶圣陶先生老先生说:“学生对一双宽舒的鞋是多么羡慕啊!对于自由自在地思想是多么想望呀!对于写出自己经验范围内的一切是多么有兴致呀!”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让我们在新时期作文教案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尝试,走出一条作文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