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调血脂药【共30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
用于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高脂蛋白血症。 合物随粪便排泄,使胆汁酸吸收减少,阻断胆
合物随粪便排泄,使胆汁酸吸收减少,阻断胆 作用、用途相同,在作用强度上有差别。
极低度脂蛋白(VLDL)
1.主要与考来烯胺合用于高胆固醇血症;
降低:乳糜微粒(CM)
一、主要降低胆固醇药
汁酸的肝肠循环。 等)效果不满意的高血脂者, 应进行药物治疗。
释放入血浆,而导致肾脏损害(肾衰)的一种疾病, ↑HDL 10%~30%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总称
血脂包括:
胆固醇 (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
高血脂 甘油三酯 (甘油二酯与甘油一酯)
磷脂 (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病
醇胺等)
所以防治心脑血管病发生,纠正脂代谢紊乱 游离脂肪酸 (非酯化脂肪酸)
横纹肌溶解症是指肌细胞受损伤分解,将内容物
释放入血浆,而导致肾脏损害(肾衰)的一种疾病,
临床表现为肌肉痉挛性疼痛、压痛、关节疼痛和疲劳 肌无力等。病人尿色异常(黑色、红色),全身不
适、发热、恶心、呕吐等 。
二、主要降低甘油三酯(TG)药
(一) 苯氧酸类(贝特类)
氯贝丁酯(安妥明):为最早应用的苯氧酸类, 因不良反应多已很少用;
二、主要降低甘油三酯(TG)药
肠道胆汁酸吸收减少:
中密度脂蛋白(IDL) 对LDL的降低作用最强,
为新的苯氧酸类,作用强,疗效好,不良反
【不良反应】常见胃肠反应恶心、腹胀、消化不良,便秘等;
脂蛋白分类(按其密度):
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不
高密度脂蛋白(HDL)
乳糜微粒(CM)
血脂
载脂蛋白 (apo)
吉非贝齐(诺衡)
非诺贝特(力平脂)
苯扎贝特(必降脂) 为新的苯氧酸类,作用强,疗效好,不良反
应少常用。
[贝特类药理作用]
1.调血脂:↓TG、 ↓ VLDL >↓TC、
↓ LDL-C,;↑HDL。
↓TG 20%~60%、VLDL 63%; ↓TC 6%~25%、LDL 26% ↑HDL 10%~30% 2. 抗炎、抗凝血、抗血栓
(高血脂)是重要措施之一; 脂蛋白分类(按其密度): 一、主要降低胆固醇药
调血脂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用药2周出现.明显疗效,4~6周达高峰
肠道胆汁酸吸收减少: ⑷↓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⑴↓胆固醇自肠道吸收:胆汁酸是胆固醇自肠
道吸收所必须的物质,肠道胆汁酸较少,影
响食按其密度):
用于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高脂蛋白血症。
对LDL的降低作用最强,
用于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高脂蛋白血症。
(二) 他汀类
极低度脂蛋白(VLDL)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他汀类药理作用 】 肝损害:转氨酶升高等,经常查肝功
氯贝丁酯(安妥明):为最早应用的苯氧酸类,
低密度脂蛋白(LDL) 饭后用可减轻,不影响治疗。
↓TC 6%~25%、LDL 26% 少: 7-α羟化酶激活
释放入血浆,而导致肾脏损害(肾衰)的一种疾病,
低胆固醇、低热量食物,戒烟酒,体育运动 (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引起胆
等)效果不满意的高血脂者, 应进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经调节饮食等血脂仍不正常者,需调血脂 药物治疗。
调血脂药越早应用越好。治疗的目的 降低:乳糜微粒(CM)
[他汀类临床应用]
1.主要与考来烯胺合用于高胆固醇血症; 2.肾病综合征:调血脂及↓肾小球膜细胞
增殖,延缓肾动脉硬化。 3. 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不良反应]
发生率2%~9%, 多见胃肠道反应、皮肤潮 红、头痛。
约1%致转氨酶↑, 与剂量有关, 停药 2~3个 月可恢复。
<1%发生肌病综合征,肌痛、肌酸磷酸激 酶↑,严重者可因横纹肌溶解而致急性肾衰, 甚至死亡。(10%~30%)。
汀类)合用,则降脂作用增强;
(4)具有轻度增高HDL作用。
酶 酶抑抑抑制制制剂剂剂他他他汀汀汀类类类





排 泄
考来烯胺、考来替泊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TC和LDL升高为主的高胆固
醇血症。
【不良反应】常见胃肠反应恶心、腹胀、消化不良, 便秘等;转氨酶↑;长期应用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和高氯性酸血症。
大效应;
升高血浆 HDL
(二) 他汀类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他汀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
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阿伐他汀
作用、用途相同,在作用强度上有 差别。洛伐他汀最强;普伐他汀最弱。
【他汀类药理作用 】
1.调血脂作用及作用机制
他汀类有明显的调血脂作用
对LDL的降低作用最强, TC次之 降TG作用很弱 调血脂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用药2周出
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均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HDL)
(高血脂)是重要措施之一; 苯扎贝特能改善糖代谢,可用于糖尿病伴高TG者。
所以防治心脑血管病发生,纠正脂代谢紊乱
⑶减少肝脏VLDL的合成及释放。
溶于水,不易被消化酶破坏。
首先预防: 早期调节饮食及生活习惯(低脂、 他汀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
胆固醇(CH) 磷脂(PL)
甘油三酯(TG)
【脂蛋白的大小】
CM,VLDL,
LDL
> 25 nm
20–25 nm
Potentially proinflammatory
HDL
8–10 nm
Potentially antiinflammatory
高血脂
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因素中,是一个最 重要的易患危险因子。
[贝特类作用机制]




1.
白 脂
TG 酶 脂肪酸+ 甘油
(分解、促使)
脂肪细胞
脂肪酸+ 甘油
TG(贮存)
2. 抑制肝TC合成;促进肠道TC排泄;
[贝特类临床应用]
1.用于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高脂蛋白血 症。
新的制剂起效快、作用强、疗效好、副 作用少;
2.苯扎贝特能改善糖代谢,可用于糖尿 病伴高TG者。
(2)促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由于肝中胆汁酸减 少: 7-α羟化酶激活
(+)
胆固醇
胆汁酸,↓肝胆固醇
(3)↓肝胆固醇,发生代偿性改变:①肝细胞表
面LDL受体数量↑,促进血LDL向肝转移,血
浆LDL及TC↓。②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活性增强,肝胆固醇合
成↑,本类药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
[贝特类不良反应]
常见胃肠反应:恶心、腹胀、腹泻等, 饭后用可减轻,不影响治疗。
肝损害:转氨酶升高等,经常查肝功 能,反应明显时及时停药。
(二) 烟酸类 烟酸和烟酸肌醇酯
为最早应用的调血脂药 【药理作用】
烟酸为维生素B族之一,大剂量烟酸能降低血清TG,预 防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烟酸降低血浆TG和VLDL,服后1~4h生效。 降低LDL作用慢而弱,用药5~7日生效,3~5周达最
极低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均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一、主要降低胆固醇药
(一)胆汁酸结合树脂
考来烯胺(消胆胺 )
考来替泊(降胆宁)
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不
溶于水,不易被消化酶破坏。
[药理作用]
口服后在肠道中不吸收,与胆汁酸结合成络 发生率2%~9%, 多见胃肠道反应、皮肤潮红、头痛。
第十五章调血脂药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总称
血脂包括: 胆固醇 (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 甘油三酯 (甘油二酯与甘油一酯) 磷脂 (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
醇胺等) 游离脂肪酸 (非酯化脂肪酸)
血浆脂蛋白
定义:血浆脂质与蛋白质结合所组成的一 类大分子复合物,能溶于水,运行 于血。
组成: 蛋白质(载脂蛋白) 甘油三酯 磷脂 脂质 胆固醇 胆固醇酯
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以脂蛋白形式进行转
运的。当血中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引起胆
固醇或酯质在动脉壁沉积,致动脉粥样硬化;而
血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则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 硬化,因此,血中HDL低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 因素。
高脂血症分型
调血脂治疗的目的
现.明显疗效,4~6周达高峰 对HDL略有升高作用。
作用机制
⑴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 ↓Ch(胆固醇)合成。
⑵代偿性增加LDL受体数量及活 性。↓ LDL
⑶减少肝脏VLDL的合成及释放。
2.非调脂作用
⑴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⑵↓炎性反应 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⑷↓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⑸ 稳定斑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