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__颅骨(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窦同时受累.
额 窦 炎: 晨重晚轻 上颌窦炎: 晨轻晚重
额窦
上颌窦
鼻窦炎可分为急性、慢性鼻窦炎2种.急性鼻窦炎病程 <12周,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较重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包括鼻堵、脓涕、头痛等.慢性鼻窦炎的病程>12周.
1.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与病毒感染可 同时并发.常见细菌菌群是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和葡萄球菌等多种化脓性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和 卡他莫拉菌属,后者常见于儿童.其他的致病菌还有链球 菌类、厌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由牙病引起者多属 厌氧菌感染,脓液常带恶臭.真菌及过敏也有可能是致病
名称 额窦
前群 筛窦 中群
后群 蝶窦 上颌窦
位置 眉弓深面 筛骨迷路前部内 筛骨迷路中部内 筛骨迷路后部内 蝶骨体内 上颌骨体内
鼻旁窦的功能:
1.减轻颅骨的重量 2.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开口 中鼻道 中鼻道 中鼻道 上鼻道 蝶筛隐窝 中鼻道
鼻窦炎
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称为鼻窦炎,累及的鼻窦包括: 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这是一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 高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鼻窦炎可分为急性、慢性 鼻窦炎2种.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与病 毒感染可同时并发.慢性鼻窦炎较急性者多见,常为多个
新生儿颅特征和生后变化
• 新生儿面颅占全颅1/8,成人占1/4.故而,新生儿颅脑颅大于面 颅.
• 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 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前囟 〔额囟,最大,呈菱形,位于矢状 缝与冠状缝相接处.后囟〔枕囱,位于矢状缝与人字缝会合处, 呈三角形.另外,还有项骨前下角的蝶囱和顶骨后下角的乳突 囱.前囱在生后l~2岁时闭合,其余各囟都在生后不久闭合.
上、中、下鼻道.
2. 骨性鼻腔
骨性鼻中隔 :犁骨、筛骨垂直板

:筛板

:骨腭
外 侧 壁 :上、中、下鼻甲 z
:上、中、下鼻道 ;蝶筛隐窝
筛骨垂直板
筛板
上、中、下鼻甲
犁骨
骨腭
蝶筛隐窝
上中下 鼻道
3. 鼻旁窦
额窦
上颌窦
筛窦前、中、 后群 蝶窦
3. 鼻旁窦
额窦 蝶窦 筛窦
上颌窦
鼻旁窦的位置与开口
(眼N, 动眼N, 滑车N,展N) 眶上裂 <上颌 圆孔 <下N颌>N> 卵圆孔 <脑膜中A> 棘孔
<三叉N节>三叉神经压迹 (前庭窝N,面N) 内耳门 舌下神经管内口 枕骨大孔 枕内隆凸
鸡冠
筛板 筛孔〔嗅N
视神经管
(视N)
垂体窝
(垂体)
颈动脉沟 破裂孔
<颈内A>
颈静脉孔
<颈内V,舌咽N, 迷走N,副N>
因素.
急性鼻窦炎的感染常来自于:窦源性感染、鼻腔源性 感染、邻近组织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创伤源性感
染,还有全身因素和中毒因素导致的.
四、新生儿颅的特征
1.脑颅:面颅 = 8:1〔成人4:1 2.颅囟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 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
前囟
后囟
蝶囟
乳突囟
• 歌诀—新生儿颅骨
• 新生颅骨有特点,头大脸小颊饱满; 额顶骨间有前囟,闭合约在一岁半; 哭闹生病细观察,高低变化很明显.
总附: 颅骨歌诀
• 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颅面颅要分清; • 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 • 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 • 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 • 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 • 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隔于鼻腔中; • 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
人体解剖学
颅骨
颅骨 23块 〔不包括6块听小骨
以眶上缘及外耳门上缘连线为分界 线
将颅骨分为
脑颅骨
脑颅骨
面颅骨面颅骨
一、脑颅骨 <8块 >
成对:顶骨、颞骨 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筛骨
蝶骨
额骨
顶骨
蝶 骨
颞骨
枕骨
颅底内面
1.额骨 位于颅的前上份.额鳞、眶部、 鼻部
额骨
2、筛骨 ethmoid bone
颞窝
颞下窝
外耳门
乳突 颧弓
翼点 pterion area
在颅的侧面颞窝内,
由额、顶、颞、蝶骨
额骨
翼点
汇合处,构成"H"形
的缝,称翼点.此处
骨质最为薄弱,其内
蝶骨
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
通过.此处骨折易损
伤该动脉导致颅内出
血.
顶骨 颞骨
〔四颅底内面观
<1>颅前窝 <2>颅中窝 <3>颅后窝
"一窝 一裂 三沟 十孔"
乙状窦沟 横窦沟
〔五颅底外面观
切牙孔
腭大孔
关节结节 下颌窝
茎突 乳突 茎乳孔
"一窝 三突 九孔"
鼻后孔 破裂孔 卵圆孔
棘孔 颈动脉管外口 舌下神经管外口
颈静脉孔 枕髁 髁孔 枕骨大孔
• 歌诀----颅底内面
内观颅底结构多,分为前中后颅窝;高高低低象阶梯,从前向后依次说: 前窝中部有筛板,鸡冠下对鼻中隔;筛板有孔眶板薄,颅部外伤易骨折; 眼窝出现瘀血斑,"血脊"①鼻漏莫堵塞;
眶下裂
眶上切迹〔眶上N
眶下孔
〔眶下N
泪囊窝
骨性鼻腔
位置:位于面颅中央,介于两眶和上 颌面骨之间,由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构 成的骨性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半.
鼻腔顶主要由筛骨板构成,有筛孔通颅前窝.底由骨腭构成, 前端有切牙管通口腔.外侧壁由上而下有三个向下弯曲的骨 片,称上、中、下鼻甲,每个鼻甲下方为相应的鼻道,分别称
1> 形态:"巾"字 2形> 分部
筛板 垂直板
筛骨迷路
筛板
筛孔 (嗅N) 眶板
筛窦
鸡冠 筛骨迷路 上鼻甲 中鼻甲
垂直板
3、颞骨 temporal bone
鳞部 分部 鼓部
岩部
鳞部
关节结节 下颌窝
外耳门
乳突
颧突
岩部
鼓部
内耳门
茎突
4、蝶骨 sphenoid bone
"一体两翼"
上面
小翼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一体二支"
下颌头 髁突
冠突
下颌孔
(下牙槽N)
下颌支
下颌角 下颌底
颏孔 下颌体
(颏N)
颏隆凸
3、舌骨 hyoid bone


大角 小角

舌骨体
三、颅的整体观 〔一颅顶面观
外 面 〔三条缝
冠状缝
内面
矢 状 缝
人字缝
上矢状 窦沟
〔二后面观
人字缝 枕外隆凸 上项线
上项线
枕外隆凸
〔三颅侧面观
(1)外耳门 (2)乳突 (3)颧弓 (4)颞窝 (5)颞下窝
中窝中部有蝶鞍,上面有个垂体窝;窝内容纳脑垂体,颈动脉沟两侧过; 两侧孔裂共六对,位置对称莫记错: 蝶鞍前方有"两个"②,都与眼眶连通着; 卵圆棘孔加破裂,蝶鞍两侧各一个;中窝易折有特点,血脊耳漏破鼓膜;
岩部后为颅后窝,枕骨大孔居中坐;大孔外侧有三洞,门孔加管各一个; 枕内隆凸两侧看,横连"乙"③状象条河.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注:①血液和脑脊液.②指视神经孔和眶上裂.③乙状窦沟.
〔六颅前面观
眉间
眉弓 鼻前孔
1.眶 orbits
锥体形 一尖 视神经管
泪腺窝 视神经管
眶上缘:眶上孔/切迹
一底
眶上裂
眶下缘:眶下孔
四壁
上 壁:泪腺窝 眶下裂 下 壁:眶下沟 〔上颌N
内侧壁:泪囊窝 眶下沟
外侧壁
〔眶下N
上壁 外侧壁
下壁 眶上裂 外侧壁
大翼
鞍背 垂体窝 小翼
大翼 视神经管 眶上裂
颅底内面
翼突
后面
二、面颅骨 〔15块
成对: 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 不成对:犁骨、下颌骨、舌骨
颧骨 上颌骨
鼻骨
泪骨 下鼻甲 下下颌颌骨骨
犁骨
腭骨 腭骨 舌 骨
1、上颌骨 maxilla
"一体四突"
眶面
额突
上颌窦
颧突
牙槽突
腭突
2、下颌骨 mandib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