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药》治疗劳损性腰痛38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腾药》治疗劳损性腰痛382例
2019-06-08
[摘要] ⽬的观察腾药外⽤治疗劳损性腰痛的临床疗效。
⽅法 382例劳损性腰痛患者,腾药蒸热后轮敷患处,采⽤⽬测类⽐评⽅法(VAS),治疗⼀周后进⾏疗效评价。
结果治愈率68%,有效率100%。
结论腾药热敷治疗劳损性腰痛是⼀种有效的⽅法。
[关键词] 劳损性腰痛;热敷;中药
⽂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17-02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侧或两侧疼痛。
临床上由于劳损引起的韧带、肌⾁、筋膜、脊柱关节突间关节滑膜(⼩关节滑膜)等软组织发⽣病变时,则可发⽣疼痛,临床上统称为劳损性腰痛,⼜称软组织腰痛。
其发病原因很多,是⾻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农村尤为多见,其主要因素是腰部软组织外伤、扭伤、劳损及炎症等,还与⽓候、或地理条件变化,潮湿、寒冷、体位不良等有关。
劳损性腰痛虽⽆直接⽣命危险,但因不能治愈,很容易复发,常给患者⼯作、⽣活造成许多不⽅便。
⽬前有多种治疗⽅法,但尚⽆特效⽅法[1]。
笔者⽤腾药局部热敷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法
1.1 临床资料 38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12例,⼥170例,年龄17-68岁,平均4
2.3岁,其中30-50岁居多。
劳损性腰痛分为急性腰部扭伤和慢性腰部劳损,急性腰部扭伤主要表现为腰痛,有明显外伤史,损伤部位有固定性压痛,同时有腰部畸形、腰肌痉挛和活动受限,腰痛有时扩散到臀部,但不能扩散⾄⼩腿或⾜。
慢性腰部劳损⼀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明确的急性外伤史,症状⼀般较轻,常感腰部酸、胀、困、沉重和不适,在活动多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不能久坐或久站,经常要变换体位。
诊断慢性腰部劳损主要依据病史或临床检查,但需认真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腰痛。
1.2 治疗⽅法腾药来源于《刘寿⼭正⾻经验》其组成为:当归、羌活、红花、⽩芷、防风、制乳⾹、制没药、⾻碎补、续断、宣⽊⽠、透⾻草、川椒各等分。
腰部,加杜仲、桑寄⽣。
主治:⾻折、脱位与⼀切伤筋疾患,以及陈旧性损伤⽽兼痹者。
功效:温经通络,活⾎散瘀,消肿⽌痛,舒筋接⾻。
⽤药禁忌:⽪⾁有损伤,或新鲜损伤⽽红肿热痛严重者忌⽤洗,腾后避风寒。
制备⽅法:上为粗末。
⽤法⽤量:每⽤药末120g加⼤青盐、⽩酒各30g拌匀,装⼊⽩布⼝袋内缝妥备⽤。
洗⽤:煎⽔,熏洗伤处,每⽇3次,翌⽇仍⽤原汤煎洗,可⽤5-6天。
腾⽤:⽤药袋2个,放⼊蒸笼内,蒸热后轮换敷在伤处,每⽇腾1-2次,每次腾1⼩时即可,⽤毕将药袋悬挂在阴凉处,翌⽇⽤时,再在药袋上洒少许⽩酒,夏季两药袋可⽤4-5天,冬季可⽤6-7天。
2 疗效标准与治疗效果
2.1 观察⽅法①疼痛强度评价:采⽤⽬测类⽐评⽅法(VAS):病历上画⼀条10cm长的线段,分成10段,线段的⼀端“0”为⽆痛,另⼀端“10”为剧痛,患者分别在初次就诊、治疗三次及疗程结束时,在线段上画出⼀些点,来表⽰当时的疼痛程度,疗程结束时医⽣⽤刻度尺测量这些点的数值即为得分数,“0”为完全缓解,3-5之间为轻度缓解,8以上为⽆效。
②局部疼痛:在局部疼痛部位,按压法寻找痛点,记录⽪肤下陷深度,并将该点采⽤龙胆紫标记。
治疗结束时再在该处按压,观察在同⼀痛点⽪肤下陷的深度⽐较疼痛程度。
③腰活动度:根据治疗前后腰部前屈、后伸及侧弯活动度,来判断疼痛减轻程度。
2.2 疗效观察参照《中华⼈民共和国中医药⾏业标准-中医⾻伤科病证诊断治疗标准》评定疗效。
治愈:局部疼痛消失,⽆压痛,腰部前屈、后伸及侧弯活动范围正常。
好转:酸、胀、困、沉重和不适明显减轻,腰部活动范围前屈增加8°以上,左右侧弯增加6°以上,后伸增加5°以上,能从事正常的活动。
⽆效:腰部疼痛⽆明显缓解或进⼀步加重,腰部活动范围⽆改善或加重。
2.3 治疗结果治疗期间,均要求患者以休息为主,382例均完成1疗程(7天)治疗,其中治愈260例,好转122例。
治疗3天开始明显缓解者310例,治疗5天症状开始缓解者50例,治疗7天开始缓解者22例。
疼痛强度分数范围治疗前为5.5-10度,治疗后为0-7.6,治疗前后⽐较,差异有⾮常显著的意义。
腰部压痛310例消失,72例压痛有所减轻。
腰部活动范围:前屈增加8°以上,左右侧弯增加6°以上,后伸增加5°以上者295例,其余8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治疗前后要活动度⽐较,差异有⾮常显著地意义。
3 讨论
劳损性腰痛有研究表明,35-55岁为好发年龄[2],⼀部分是由于急性腰部扭伤,未经及时合理的治疗,⽽形成慢性创伤性瘢痕及粘连形成,腰肌⼒量减弱⽽发⽣疼痛。
另⼀部分患者可来⾃长期积累性创伤,⽇久形成腰肌⼒量失调,形成疼痛和保护性肌痉挛,甚⾄导致肌⾁萎缩、挛缩,退⾏性变、粘连和组织纤维化⽽导致疼痛。
因此,改善肌⾁组织⾎运,减少代谢产物的堆积,即可减轻或消除疼痛。
中医学把腰痛归属“痹症”范畴。
在中医书籍中腰痛的论述中多次提及,临床中医诊疗腰痛有很多⽅法。
使腰痛症状减轻或缓解较易,但彻底治愈较困难,俗⾔称“病⼈腰痛,⼤夫头痛”。
劳损性腰痛多由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所致,损必有瘀,导致⽓虚⾎瘀,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所以在辨证施治过程,应不忘活⾎祛瘀;另外由于患者⽇常劳作使机体腰部长时间积累劳损,致腰部肌⼒不平衡,⽓⾎亏虚,筋⽓极虚,经脉瘀阻,⽓⾎运⾏不利,津液输转障碍,津停不化聚⽽⽣湿,甚⾄湿居⽇久⽽成痰出现肿块、结节、条索样改变。
⽓⾎温煦功能减退,津⾎运⾏⽆⼒,风寒之邪极易乘虚⽽⼊,故遇寒症状加重。
因此治则是益⽓活
⾎,祛风散寒除湿。
药⽤羌活、⽩芷、防风有较强的祛风湿,⽌痛作⽤,红花活⾎通经,⾻碎补能活⾎散瘀,桑寄⽣补肝肾,强筋⾻,祛风湿,常与杜仲合⽤,治疗风湿痹痛,透⾻草“治筋⾻⼀切风湿疼痛挛缩”,当归、乳⾹、没药具有活⾎化瘀、温经通络、并能散风之功效,风寒去则⽓⾎运⾏通畅,疼痛⾃⽌。
加盐、花椒、⽩酒蒸热,药⼒倍增,改善腰部⾎液循环、促进局部的代谢,缓解肌⾁痉挛,加快炎症及瘀⾎的吸收,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的,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同时中药热敷法结合药物与热敷的双重作⽤,疗效明显。
参考⽂献
[1] 刘世杰.实⽤外科学[M].北京:⼈民卫⽣出版社,1992:2114-2117.
[2] 戴⼒杨.腰背痛的流⾏病学[J].颈腰痛杂志,2002,21(2):162-164.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咨询服务吗?
客服团队跟踪服务,时刻为您答疑解惑
了解详情
期刊推荐咨询,轻松见刊
期刊咨询定制化服务,1~3⽉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腾药》治疗劳损性腰痛382例
被举报⽂档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