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被告多个格式怎么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诉讼被告多个格式怎么写
一、行政诉讼被告多个格式怎么写
1.标题。
写明行政起诉状。
2.首部。
必须分别写明原告和被告的有关情况。
原告要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地址等情况,由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有管辖的范围,被告栏要写明被告机关或组织的全称、地址,以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3.正文。
正文是行政起诉状的核心内容,其具体内容和写法另作论述。
4.尾部。
包括附项和落款。
要写明起诉人的姓名、日期,在附项中写明本诉状副本份数。
二、行政起诉状的特点
1.起因的单一性。
行政起诉引起争议的对象是专指国
家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其他的不能提起行政
诉讼。
2.起诉权的专属性。
起诉人,即原告是专指受国家行
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的国家行政机关不能提出起诉。
3.起诉程序的规范性。
行政诉讼的起诉有两种程序:
一种是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向人民法院起诉;另一
种是原告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行政起诉应递交的材料
起诉状正本和副本。
正文一份,副本的份数按被告及第
三人的人数递交。
副本尾部“起诉人”签名及盖章不能复印。
起
诉所依据的证据材料,并列明证据材料清单。
证据材料清单上注
明证据材料名称、份数、是否原件、证明的对象和内容等。
证据
材料的份数与起诉书的份数相同。
起诉证据材料一般包括:证明被告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
材料。
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原告在行政程序中曾经
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
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
明原告因受被诉行政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事实的证据材料。
其他
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证据材料。
以上就是为你介绍的关于行政诉讼被告多个格式怎么写的相关内容,在此提醒,原告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有些情形需要自己承担举证责任,比如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需要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等等,若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