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4精品课件: 课 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中国的希望;新中国邀请他担任政协委员。实现理想: 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 等,为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3)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材料二,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 种什么精神? [答案] 科学研究上,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热爱祖国,
具有强烈责任感。
[结论形成] 对李四光崇高人格的认识 1.强烈的爱国心、自尊心 李四光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早年 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在国 外学成后,婉言谢绝国外高薪聘用,回到祖国。 2.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克服重重阻碍,回到祖国,在国内 科研条件极差,科技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克服困难,为新中国 科学事业和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指出:“可以这样 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 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 摸底,物探、钻探都可以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
(2)材料二、三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四 光的观点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博学多才 李四光是公认的地质力学的奠基人,他的《地质力学概论》 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 他在古生物学、冰川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他推动了我国石油 的勘探、开采,为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作出了贡献。
探究点二
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及其实践意义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 也是与 研究古生物变化、人类起源相关的重要课题。李四光对研究冰 川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 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李四光却提出 “让事实说 话”。1921 年,他带领学生在野外实习时,在太行山的沙河 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深化认知]
爱因斯坦崇高的人生品格表现在:乐于奉献的精神,对 社会有崇高的责任感;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淡泊名利; 生活节俭,热爱生活,挚爱人类。评价爱因斯坦,既要看到 他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还要看到他人格的魅力。
探究点
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史料探究]
材料一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
探究点一
李四光的崇高人格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937 年李四光终于完成了《冰期之庐山》的初稿,明
确地指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是“困惑难解和耸人 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庐山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 说的诞生场所”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 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推翻了外国人的错
(1)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 把时间 与空间看做是绝对不变的,这些定律有一个适用的前提,即物 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发生的。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指出时间 和空间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 物质质量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 而增大。爱因斯坦还提出质能转化原理,即 E=mc2 公式,加 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
(2)相对论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牛顿的经典力学彻底失去 其存在价值?
[答案] 不是。 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
律, 而牛顿力学反映的则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相对论并不是对经典力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它的继承、 完善和发展,经典力学至今仍然具有存在价值。
[结论形成] 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误结论,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材料二
李四光年轻时候就有“科学救国”的理想,但
是在旧中国难以实现。1949 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 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李四光和夫人立即回国。 回国后,毛泽东问李四光,中国真是贫油国吗?李四光表示 他能够为中国找到石油。 (2) 材料二中李四光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回国? 结合史料说明回国后他怎样实现报国的理想。 [答案] 回国原因: 李四光怀有“科学救国”的信念和
“应用·落实体验”见“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前
言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 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 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 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 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 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 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 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也许就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 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
材料二
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
列。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很 难说,他究竟是同牛顿一样伟大,还是比牛顿更伟大;不过,可以 肯定的是,他的伟大是可以同牛顿相比拟的。按照我的见解,他也 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 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
2.实践意义 (1)李四光在中国发现第四纪冰川及其研究成果,对于掌握 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源、促进工农业生产有十分重 要的理论意义。他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三线地区,为成 昆铁路选线、 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建设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 (2)在他的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下,我国成功发现了大庆等一 批蕴藏丰富的油田,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证。李四 光还以地质力学为理论依据寻找铀矿资源,进行地震研究,为 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单一
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
相对论
1.原因 (1)从小对几何兴趣深厚,大学时候广泛阅读物理学大师 的著作,对物理学兴趣与日俱增。 (2)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继续研究物理学。 2.提出 1905 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后又建立广义相对论。
3.意义 (1)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难题,改变了人们对 宇宙 的看法。 (2)揭示了时空、物质、运动和引力之间的统一性,奠定了系 统、科学的 物质观 和时空观。 (3)与 量子理论 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对其他 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4)揭示出人类可以将物质的部分 质量 直接转化为巨大的能 量,扩展了物理学的应用领域。
(3)但并不是说,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被相对论抹掉了,而 是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 中,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在 我们日常生活中仍发挥重要作用。
“应用·落实体验”见“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清单一
海外求学报效祖国
求学生涯
(1)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包括哪些?如何理解爱因斯坦的 “伟大是可以同牛顿相比拟的”?
[答案] 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理解:相对论解
决了经典物理学的难题,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看法;揭示了时 空、物质、运动和引力之间的统一性,奠定了系统、科学的物 质观和时空观;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对其他学科 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爱因斯坦因此成为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 科学家。
1.少年时代
1889 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后入 武昌 高等小学学习。 2.留学生涯 (1)留学日本:1904 年被选派到日本 大阪 高等工业学校学 习造船。
伯明翰 (2)留学英国: 袁世凯上台后, 辞去高官, 进入英国________
大学,学习采矿、地质。
3.回国效力 1920 年回国,先任教于 北京 大学,后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 研究所所长等。
[深化认知]
爱因斯坦揭示出人类可以将物质的部分质量直接转化为 巨大的能量, 即 E=mc2 公式, 为人类利用核能提供了理论依 据。基于这一理论,后来人们发明了原子弹等各种核弹;同 时和平利用核能的核电站等也迅速发展起来。
清单二
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和平捍卫者
1.一战期间 多次表明坚定的反战立场,参与发起反战团体“ 新祖国同盟 ”。 2.二战前 成为德国纳粹分的迫害对象,移居 美国 。
(1)第四纪冰川在中国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
第四纪冰川的发现,打破了外国专家“中国没
有第四纪冰川”的神话。对古地质学、气候学研究及当今寻 找地下水资源,发展水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早在 1922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在
《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指出了“中国贫油”。 多少年来,国际上“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 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 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三 1954 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
[答案] 不同:材料二认为中国没有石油;材料三认为中国
能够探测到石油。意义:创立了一种新的理论——地质力学,对 我国的石油探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结论形成] 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及其实践意义 1.科学成就 (1)在冰川学的研究上,通过实地考察确定了中国第四纪 冰川的存在,打破了“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外国断言。 (2)运用力学观点系统研究我国和东亚的地质结构,创立 了地质力学。 (3)建国后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进行石油普查,找到大 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3.50 年代 “冷战”加剧,与罗素联合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 反对 核战争 ,呼吁世界和平。
[深化认知]
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做出了杰出贡献;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他的理论对人类开发核能提供可能, 人们也据此造出核武器。爱因斯坦深刻认识到科学这把“双刃 剑”的威力,并对此作出反思,积极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
创立地质力学。 (3)指导石油开采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严重短缺。 ②依据:地质力学。
大庆 、 ③成就: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 相继找到_____
胜利、大港、华北等大油田。 ④意义: 摘掉了“ 中国贫油 ”的帽子, 使地质力学理论得 到证明。
2.地位与评价 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新中国地质事 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深化认知]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新中 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 给祖国人民,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以杰出的成 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 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其科技报国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当代的科技 工作者,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清单二
对地质学的杰出贡献
第四纪冰川与甩掉贫油的帽子
1.贡献 (1)发现第四纪冰川 ①发现:1921 年,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 大同 盆地附近 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 ②意义: 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和 气候学 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里 程碑。
中国地 (2)创立地质力学:20 世纪 20 年代起,先后发表《_______ 质学 》 ______ 《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 《地质力学概论》等著作,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清单三
其它
爱好音乐的人与科学巨匠的遗言
1.简单生活 把自己看做一个平凡的人,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 2.高尚的品格 为人善良、纯朴,对人谦逊。他的 伟大人格 赢得了世人的 尊重。
3.音乐爱好者 爱因斯坦从小就学习小提琴,爱好音乐,古典音乐 一直是 他生活中的伴侣。 4.看淡荣誉 爱因斯坦获得了许多奖励,但他从来没有把这些荣誉看得 很重。他去世前把自己在普林斯顿的房子给了秘书,并留下遗 言:“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
(3)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材料二,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 种什么精神? [答案] 科学研究上,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热爱祖国,
具有强烈责任感。
[结论形成] 对李四光崇高人格的认识 1.强烈的爱国心、自尊心 李四光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早年 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在国 外学成后,婉言谢绝国外高薪聘用,回到祖国。 2.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克服重重阻碍,回到祖国,在国内 科研条件极差,科技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克服困难,为新中国 科学事业和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指出:“可以这样 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 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 摸底,物探、钻探都可以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
(2)材料二、三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四 光的观点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博学多才 李四光是公认的地质力学的奠基人,他的《地质力学概论》 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 他在古生物学、冰川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他推动了我国石油 的勘探、开采,为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作出了贡献。
探究点二
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及其实践意义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 也是与 研究古生物变化、人类起源相关的重要课题。李四光对研究冰 川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 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李四光却提出 “让事实说 话”。1921 年,他带领学生在野外实习时,在太行山的沙河 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深化认知]
爱因斯坦崇高的人生品格表现在:乐于奉献的精神,对 社会有崇高的责任感;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淡泊名利; 生活节俭,热爱生活,挚爱人类。评价爱因斯坦,既要看到 他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还要看到他人格的魅力。
探究点
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史料探究]
材料一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
探究点一
李四光的崇高人格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937 年李四光终于完成了《冰期之庐山》的初稿,明
确地指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是“困惑难解和耸人 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庐山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 说的诞生场所”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 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推翻了外国人的错
(1)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 把时间 与空间看做是绝对不变的,这些定律有一个适用的前提,即物 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发生的。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指出时间 和空间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 物质质量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 而增大。爱因斯坦还提出质能转化原理,即 E=mc2 公式,加 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
(2)相对论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牛顿的经典力学彻底失去 其存在价值?
[答案] 不是。 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
律, 而牛顿力学反映的则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相对论并不是对经典力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它的继承、 完善和发展,经典力学至今仍然具有存在价值。
[结论形成] 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误结论,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材料二
李四光年轻时候就有“科学救国”的理想,但
是在旧中国难以实现。1949 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 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李四光和夫人立即回国。 回国后,毛泽东问李四光,中国真是贫油国吗?李四光表示 他能够为中国找到石油。 (2) 材料二中李四光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回国? 结合史料说明回国后他怎样实现报国的理想。 [答案] 回国原因: 李四光怀有“科学救国”的信念和
“应用·落实体验”见“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前
言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 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 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 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 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 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 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 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也许就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 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
材料二
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
列。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很 难说,他究竟是同牛顿一样伟大,还是比牛顿更伟大;不过,可以 肯定的是,他的伟大是可以同牛顿相比拟的。按照我的见解,他也 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 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
2.实践意义 (1)李四光在中国发现第四纪冰川及其研究成果,对于掌握 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源、促进工农业生产有十分重 要的理论意义。他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三线地区,为成 昆铁路选线、 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建设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 (2)在他的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下,我国成功发现了大庆等一 批蕴藏丰富的油田,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证。李四 光还以地质力学为理论依据寻找铀矿资源,进行地震研究,为 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单一
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
相对论
1.原因 (1)从小对几何兴趣深厚,大学时候广泛阅读物理学大师 的著作,对物理学兴趣与日俱增。 (2)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继续研究物理学。 2.提出 1905 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后又建立广义相对论。
3.意义 (1)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难题,改变了人们对 宇宙 的看法。 (2)揭示了时空、物质、运动和引力之间的统一性,奠定了系 统、科学的 物质观 和时空观。 (3)与 量子理论 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对其他 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4)揭示出人类可以将物质的部分 质量 直接转化为巨大的能 量,扩展了物理学的应用领域。
(3)但并不是说,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被相对论抹掉了,而 是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 中,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在 我们日常生活中仍发挥重要作用。
“应用·落实体验”见“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清单一
海外求学报效祖国
求学生涯
(1)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包括哪些?如何理解爱因斯坦的 “伟大是可以同牛顿相比拟的”?
[答案] 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理解:相对论解
决了经典物理学的难题,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看法;揭示了时 空、物质、运动和引力之间的统一性,奠定了系统、科学的物 质观和时空观;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对其他学科 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爱因斯坦因此成为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 科学家。
1.少年时代
1889 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后入 武昌 高等小学学习。 2.留学生涯 (1)留学日本:1904 年被选派到日本 大阪 高等工业学校学 习造船。
伯明翰 (2)留学英国: 袁世凯上台后, 辞去高官, 进入英国________
大学,学习采矿、地质。
3.回国效力 1920 年回国,先任教于 北京 大学,后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 研究所所长等。
[深化认知]
爱因斯坦揭示出人类可以将物质的部分质量直接转化为 巨大的能量, 即 E=mc2 公式, 为人类利用核能提供了理论依 据。基于这一理论,后来人们发明了原子弹等各种核弹;同 时和平利用核能的核电站等也迅速发展起来。
清单二
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和平捍卫者
1.一战期间 多次表明坚定的反战立场,参与发起反战团体“ 新祖国同盟 ”。 2.二战前 成为德国纳粹分的迫害对象,移居 美国 。
(1)第四纪冰川在中国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
第四纪冰川的发现,打破了外国专家“中国没
有第四纪冰川”的神话。对古地质学、气候学研究及当今寻 找地下水资源,发展水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早在 1922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在
《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指出了“中国贫油”。 多少年来,国际上“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 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 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三 1954 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
[答案] 不同:材料二认为中国没有石油;材料三认为中国
能够探测到石油。意义:创立了一种新的理论——地质力学,对 我国的石油探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结论形成] 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及其实践意义 1.科学成就 (1)在冰川学的研究上,通过实地考察确定了中国第四纪 冰川的存在,打破了“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外国断言。 (2)运用力学观点系统研究我国和东亚的地质结构,创立 了地质力学。 (3)建国后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进行石油普查,找到大 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3.50 年代 “冷战”加剧,与罗素联合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 反对 核战争 ,呼吁世界和平。
[深化认知]
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做出了杰出贡献;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他的理论对人类开发核能提供可能, 人们也据此造出核武器。爱因斯坦深刻认识到科学这把“双刃 剑”的威力,并对此作出反思,积极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
创立地质力学。 (3)指导石油开采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严重短缺。 ②依据:地质力学。
大庆 、 ③成就: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 相继找到_____
胜利、大港、华北等大油田。 ④意义: 摘掉了“ 中国贫油 ”的帽子, 使地质力学理论得 到证明。
2.地位与评价 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新中国地质事 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深化认知]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新中 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 给祖国人民,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以杰出的成 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 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其科技报国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当代的科技 工作者,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清单二
对地质学的杰出贡献
第四纪冰川与甩掉贫油的帽子
1.贡献 (1)发现第四纪冰川 ①发现:1921 年,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 大同 盆地附近 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 ②意义: 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和 气候学 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里 程碑。
中国地 (2)创立地质力学:20 世纪 20 年代起,先后发表《_______ 质学 》 ______ 《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 《地质力学概论》等著作,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清单三
其它
爱好音乐的人与科学巨匠的遗言
1.简单生活 把自己看做一个平凡的人,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 2.高尚的品格 为人善良、纯朴,对人谦逊。他的 伟大人格 赢得了世人的 尊重。
3.音乐爱好者 爱因斯坦从小就学习小提琴,爱好音乐,古典音乐 一直是 他生活中的伴侣。 4.看淡荣誉 爱因斯坦获得了许多奖励,但他从来没有把这些荣誉看得 很重。他去世前把自己在普林斯顿的房子给了秘书,并留下遗 言:“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