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小庙镇总体规划(2013-2030)报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麻社区
镇域产业规划全域视角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功能分区l 两大功能发展区
•中心功能片区
新镇的核心区域,涉及景观休闲、商务办公、教育培训、 金融服务、商业居住等功能。
•产业升级片区
对接合肥高新区,建设以高科技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功能片 区。
l 六大主题生态园
•生态文化园
依托三国文化,挖掘相关产业,建设寓教于乐的主题文化 园。
随着合肥经济圈不断发展,合(合肥)六(六安)一体化发展进入提速阶段,为 了承接蜀山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合六一体化进程,2013年9月1日,合肥市肥 西县小庙镇整建制划归合肥市蜀山区管辖。
2、新的规划思路
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小庙镇由县辖镇转变为市辖区,其定位与规模需重新定义, 规划建设也需要同合肥中心城区等高对接。
现状认识
发展条件
规划布局 全域视野下的总体规划
定位目标 规模预测
总体结构 村镇体系
支撑体系 总体框架下的支撑体系构建
交通组织体系 公共配套体系
生态支撑体系 市政保障体系
协调、生态、高效
研究范围示意图 总体规划范围示意图
02 创新与特色
创新与特色
创新一体化发展模式——“生态筑底+交通引导+四极协同”
•城市慢跑系统 •城市绿道
创新与特色
1、将传统TOD的高密度垂 直型开发向水平型混合开 发转换。
2、通过几个TOD组团构建 小庙的中心区域,提升城 镇活力,防止居民大范围 地向合肥老城区回流,造 成钟摆式的混乱交通流。
3、区域级TOD组团以商业 服务、商务办公功能为主, 拥有公共开放空间、商住、 公共服务等用地类型;
通过“时序渐进式”反馈,指导城镇总体规划布局与土地整治规划
近期(2020年)用地布局同土规一致
远期(2030年)用地布局引导土规修改
04 规划实施情况
依据总规建立了完善的规划体系
指导编制了一系列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形成总规支撑体系。
1、《合肥蜀山区小庙镇老镇区提升改造规划》 2、《合肥蜀山区小庙镇道路交通系统专项规划及小庙“TOD”新城发展研究》 3、《合肥蜀山区小庙镇竖向、排水、河道蓝线及管线综合专项规划(2014-2030)》 4、《合肥蜀山区小庙镇生态建设专项规划》 5、《合肥西部片区产业研究及蜀山区小庙镇工业集聚区转型升级规划》 6、《蜀山区小庙镇配电网专项规划(2014-2030)》 7、《小庙镇汪心塘东地块、蜀南新苑、美食城西地块、工业园区北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8、《小庙镇蜀南新苑二期、教育新村安置点修建性详细规划》
建设成本
延续城市现有肌理,起步 成本较低
增长弹性
结构性增长弹性较大
内部交通组织
交通联系紧密
创新与特色
生态筑底——营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区域生态大格局
六安主城区
六安东部新城
新桥国际机场 小庙镇
紫蓬山风景区
合肥主城区 巢湖
创新与特色
交通引导——构建纵横交错的合六一体化综合交通走廊
新桥国际机场
六安东部新城
小庙镇是合肥主城区对接六安的 桥头堡,是“四极”中的重要一极。
合六一体化四大发展极: 合肥小庙发展极、六安东部新城发展极、新桥空港发展极、紫蓬山景区发展极
合六一体化模式主要内容
模式内容
模式特点
土地利用方式 用地较为分散,环境较好
功能承载
城市各组团为承载
城市特色营造
考虑山、水等自然环境 特色风貌易于塑造
小庙镇
合肥市轨道交通线网示意图
注:小庙镇镇区现状建设用地主要沿长江西路分布,现状建设用地面积5平方公里,其 余大部分区域为待建设的空地。
小庙镇镇区建设用地现状图
技术路线
合六一体化统筹指导下的总体规划方案
研究层面
合六一体化区域研究 (1800平方公里)
认识合六一体化区域 综合诉求下的发展研判
宏观视角 区域诉求
通风效果 较差
曲折式风道

有利于风在 区域内部各 个方向的流 动
5条大型风道 长度3-8公里 宽度150-900米
1000kv特高压
长:5km 宽:150m
长:4km 宽:350m
长:3km 宽:200m
构筑适度曲折 式的风道,有 利于自然风在 城镇内部各个 方向的流动。
一级风道 二级风道
长:4.5km 宽:450m
现实条件 综合研判
定位合六一体化区域 目标导向的发展理念
指 导
定位目标
发展理念
谋划合六一体化区域 四大策略支撑发展框架
生态引导策略 交通构建策略
城乡统筹策略 产业发展策略
区域生态协调 区域交通协调 区域功能协调
规划层面
小庙镇总体规划
(2013-2030) (201平方公里)
综合研究 综合发展条件分析
外环高速
长:8km 宽:900m
预留市 政走廊
依托水系、高压线、外环高速、预留市政走廊等要素,结合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打造5条大型城市风道
创新与特色
基于TOD模式建设可渗透性路网
l 网格状的道路系统
人们有多种选择可以轻松穿过一个 地区
l 较高的支路网密度
规划支路网密度4.4km/km2 高于4.0的国家规范值
l 适宜步行的街区尺度
生活区街坊尺度:250~350米 工业区街坊尺度:300~500米
l 面向公共交通与慢行系统的道 路断面形式
复合林荫大道、公交林荫道、非机 动车街道、单向二分路等
规划支路
创新与特色
基于TOD模式建设多元化的交通出行系统
出行系统
个体交通系统
公共交通系统
个体非机动交通 个体机动交通
江淮运河
小庙镇
合肥高铁南站
紫蓬山风景区
巢湖
积极构建集快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运河、轨道交通“五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格局
创新与特色
四极协同——四大协作区促进合六一体化发展
n与蜀山区及两大开发区的关系:空间拓展、产业升级、功能重构; ■与六安新城、空港新城的关系:紧密衔接、差异发展、整体联动; ■与紫蓬山景区关系:功能延伸、配套服务; ■与其他乡镇的关系:集聚资源、整合发展;
n小庙镇与蜀山区、高新区协调 发展,围绕“智慧型都市”目 标,构建西部城区协作区。 n产业选择:科技研发、先进制 造、教育培训、文化创意、休 闲娱乐
小庙镇
小庙镇作为合六一体化区域的重要一极,以差异联动的思维引领整体发展
创新与特色
低冲击开发引导海绵城市建设
街头雨水 花园
海绵城市,把水留住
637公顷绿化用地 1条大型运河 3个大型海绵体
10个街头雨水花园 3条绿化透水通廊 4座雨水调蓄池 7公里集雨廊道
构建“廊道贯穿、组团布局”的典型海绵城市总体空间形态
径流方向
绿化透水 通廊
非下沉 式绿地
植被 草沟
雨水 调蓄池
创新与特色
打造贯穿型城市风道,强化组团发展结构
不 同 模
×



通风强烈,

但周边区域

通风效果不 佳
轴线式风道
×
绿岛式风道
紫蓬山风景区
小庙镇在合肥市域位置图
项目认知
小庙镇位于合六一体化发展走廊重要位置
六安
六安 东部新城
中心城区
小庙镇
合肥 中心城区
项目认知
小庙镇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生态资源丰富
小庙地处江淮分水岭脊处,生态资源丰富,境内重要的生态资源包括江淮分水岭、合肥水源生命线-淠河 干渠、千年智慧结晶-陂塘系统、合肥重要城市森林-小蜀山等,是合肥西部重要的生态要素集聚区。
3、新的发展要求
响应合肥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新要求。
规划概况
规划范围: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镇域,
总面积201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2013-2030年。 小庙概况:小庙镇位于合肥市蜀山
区西部,西距合肥市中心15公里,南距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2.5公里。现状常住人 口7.2万人。
小庙
空港经济区
合肥主城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打造安徽省首个TOD生态海绵城镇 合肥小庙镇总体规划(2013-2030)
合肥市小庙镇总体规划(2013-2030)
汇报框架
01 背景与思路
三个视角认知新小庙
02 创新与特色
三个特色塑造新小庙
03 规划主要内容
五个步骤规划新小庙
04 规划实施情况
两个层面建设新小庙
01 背景与思路
规划背景
1、行政区划调整
步行 自行车 其他非机动车
小汽车 摩托车
轨道交通 公共汽车 中小巴士
出租车 轮渡
公交站点34处 1 公 城际铁路站点 处 5 共
交 地铁站点 处
1 通 轨道综合站 处 1 旅游码头 处
采用组团化布局的模式
,平均组团半径在1-2
个 公里,特别适合步行及 体 自行车交通方式。 交 •林荫步道 通 •滨水步道
4、片区级TOD组团以居住 和公共服务(行政办公、文 化设施、图书展览用地等) 用地为主,并含有一定比 例的商业、办公用地。
5、社区级TOD组团以纯居 住用地为主,公共服务用 地以教育、体育、医疗卫 生用地为辅。
基于TOD模式的混合土地利用
03 规划主要内容
目标与定位
创新发展
Innovation development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发展模式探索——小庙模式
差异发展
Differences development
联动发展
Linkag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总体目标:
全国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典范 合六一体化的重要功能区
安徽省首个TOD生态海绵城镇
特色发展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指导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
蜀南新苑安置点施工现场
整治中的长江西路
张公塘公园雨水调蓄池施工现场
新建街头小游园
教育新村安置点
新建标准化厂房
汇报结束 谢谢各位专家!
•现代农业示范园
针对本地农业特色,引进现代技术,引领西部农业。
•田园休闲园
围绕农家乐,开展丰富多彩的田园休闲活动。
•特色苗木种植园
培育经济与观赏性相结合的苗木花卉,提升非建设用地价 值。
•都市农业园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提高农业种植现代化水平。
•生态防护片区
维护地区生态安全,为小庙镇城镇建设提供生态屏障。
城镇性质
以TOD模式为特色的生态型产业城镇
划定增长边界
1、地形梳理
科学控制小庙镇增长边界
2、水系整治
+
3、要点明确 (江淮运河、江淮分水岭)
+
4、构筑生态C环
5、完善生态廊道
+
增长边界
171km2 30km2
镇村体系规划
以中心地理论构建镇村体系,高标准配置公共设施
l一个镇区
以小庙镇原有镇区为基础, 为对接合肥发展,实现合六一 体化发展,扩展其城市职能, 将其打造为合肥西部地区的核 心城区。
l 一条运河风光带
以自然景观要素为主,以人工景观要素为辅,塑造各局特 色的旅游景观段。
近期(2020年)建设用地布局
近期强调整治与控制:老镇区整治提升、工业园转型升级、轨道交通站点沿线用地预控制
远期(2030年)建设用地布局
远期强调转型与蜕变:组团推进、产城融合,建设海绵城镇,TOD城镇
动态实现两规合一
瓦东干渠
新民坝
曹操河
曹操河
张公塘 新民坝
淠河总干渠
江淮分水岭 张公塘
小蜀山
汪心塘
小蜀山干渠
苦驴河
淠河总干渠
梳头河
项目认知
未来轨道交通建设将与小庙镇中远期建设同步进行
经过多方论证,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将向小庙镇西延(预计2020年开工),并在小庙镇内设置6个站点, 同时,合六市域轨道交通线也将从小庙镇经过,并设置2个站点。未来轨道交通将与小庙镇中远期建设同步进 行,小庙有望成为安徽省TOD发展模式的最佳实践地。
l三个社区
主要在原有社区的基础上, 提升将军、大柏、雷麻的公共 基础配套,将其打造为三大功 能社区。
1、社区空间分布大致符合克里 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2、高标准集中配置公共设施。
l十三个中心村
大柏社区 将军社区
对原有大量散乱的自然村进 行研究分析,整合拆除部分, 形成十三个中心村。
除极个别自然村保留外,其 余自然村全部向中心村集聚, 提高中心村的集聚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