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①媪:ǎ o,年老的妇女。②卒:完成。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去: ________
第 3页 共 9页
第141057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方: ________
欲: ________
还: ________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①问之,曰:“欲作针。” ________
北师大版 2020 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 (I) 卷
一、 句子默写 ( 共 1 题;共 5 分 )
1. ( 5 分) (2019 七下·保山期中 ) 根据提示填空。
( 1) ________ ,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
( 2) 此夜曲中闻折柳, 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B . 不知为不知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 . 温故而知新 /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
D . 吾日三省吾身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3) 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 ________
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________
(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5) 简答。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
4. ( 4 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寻找,最终找到光明。
, 当我们享受光明带来的愉悦时,黑暗也可能去而复返。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发
问, 是获得成功赢得“感叹号”之后,还要有“问号”。
②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这样,在创造了令人得意的感叹号之后,我们常常会渐渐丧失一些发问的意识。 无论中外企业, 那些有志于进取者则不然。 中国电子信息领头企业康佳集团的董事长曾说: “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 总会暗暗地问一下自己, 康佳是不是还有什么问题?”同样, 在大洋彼岸的微软公司, 那位商界大亨也总是问: “微 软离破产还有多少时间?”事实是,康佳集团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微软离破产也遥遥无期。但正是因为这些管理者 在企业经营良好时不断自问自省,才弥补了运作体制中细微的漏洞,使企业始终运行于良好的运作轨道上。
第 7页 共 9页
第141061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 右;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600 左
第 8页 共 9页
第141062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②说起来,我对木棉树的留意始自它的别称。 ③木棉树,被誉为英雄树;木棉花,被赞为英雄花。世间之树,人间之花,有谁能够数得清,为什么把如此豪 壮的称谓独独赋予它呢?有人告诉我, 这是从明末诗人陈恭尹的一首诗而来: “粤江二月三月来, 千树万树朱花开。 有如尧时十月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 落!”我想,因这首诗里有“英雄”二字而名之,未免太肤浅了吧。诗人又是如何感悟出这两个字的呢?“浓须大 面”之树是何其多! ④我总想从木棉身上找到一些特殊的理由。 ⑤我品味过它的身世性格。木棉产于粤、桂、滇、闽一带,又名攀枝花。木棉树不择地,只要温度适宜,落子 生根,极易成活,生长迅速。其树姿雄奇,花瓣艳丽。俗话说,红花需要绿叶扶,而木棉花却是先叶而放,叶长花 落,直面天然,兀自突现,独领风骚。它不喜欢聚积成林,而是散在田埂地头,沟边溪角,旷野丘陵,一二相列, 三五为多,从不择占地势,更不居高自傲。 ⑥我观察过木棉的盛衰兴替。 2, 3 月的天气,乍暖还寒,万木复苏,千绿竞长,田野大地几乎是清一色之时, 木棉花就张开了笑颜,把灿烂和热情送给人们,释放它的风韵。肃杀的冬后有了别样的情调和绮丽,人们生活中也 因此有了异样的色彩和激情。而当百花齐放的春天翩然而至时,木棉花已绽放了又悄然退下,化作春泥了。它的大 方、它的喜悦、它的鲜艳、它的无私,解了多少百姓劳作的疲乏,给了多少游子奋斗的自信啊! ⑦如此看来,这些不是一种英雄心理、英雄形象、英雄行为的写照吗?它给人的感奋、示范、奉献和憧憬,不 正如英雄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和希望吗? ⑧望向窗外繁花似锦的木棉,那勾勒分明的枝干如英雄的铮铮铁骨,傲立于千娇百媚的群芳中,那热情似火的 花朵,如英雄绽开的笑脸,鼓舞着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那独然于世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胸怀,无不昭示着英雄的 赤子之心! ⑨旖旎三月,木棉花开,英雄永在! (选文有改动) ( 1) 本文从哪些方面写了木棉树的特殊之处,请简要概括。
材料三: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读,也肯花些时间护,而在讲话、写作时却不用,那么,我们充其量也只能是一 只“书虫”。
六、 命题作文 ( 共 1 题;共 5 分 )
8. ( 5 分) 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是花丛中的一只蜜蜂,因为有你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你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因为有你的挺拔,山 才显得特别巍峨;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 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
谈诗访灵彻③ , 入社愧陶公④
竹暗闲房雨,茶香别院风。
谁知尘境外,路与白云通。
【注释】①帝里:京城长安。②茗:茶。③灵彻:诗僧,戴叔伦友人。④陶公:指陶渊明。
两首诗都写到了“茶”这个意象,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相同吗?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 共 2 题;共 16 分)
3. ( 12 分) (2018 七上·钦州期中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 4) 【请你探究】我们应该怎样读书?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所得。
材料一:各方面的书都要看,文学、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天文、地理、历史、科普、艺术……都应该成 为我们涉猎的对象,这样,我们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日益完善。
材料二:“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 佛又和老朋友重逢。”因此好书总需要反复阅读,这样就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其作用是

( 4)
联系文章内容,分别说说本文题目中“感叹号”和“问号”的含义。
( 5)
关于人与动物的区别,世人有着不同的诠释。今天,不妨创设一个新的定义:人有问号,而动物没有。正是因 为有了问号,人类才能够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中独善其身;正是因为有了问号,人类才在文明史上留下了一串串令 人赞美的感叹号。”
( 1) 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 . 诲女知之乎
C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 2页 共 9页
第141056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D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词义不欲,勿施于人 / 仁以为己任
上述是原文的第①段内容。请就这段文字能否删除,发表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 50 字以内)
6. ( 11 分) 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木棉英雄树
王西冀
第 5页 共 9页
第141059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①一个朋友打电话欣喜地告诉我:木棉花开了!这一消息,勾起了我心中深藏的向往,心绪久久激荡。我常常 在南疆大地上穿行,无论是匆匆而过,还是徜徉流连,我都对木棉树格外地关注。我很想写一篇赞颂木棉的文章, 这种沉淀,时时翻起,这种蕴积,常常涌动,久久牵着我的心,不能释怀。朋友的喜悦又叩启了我的心扉。
③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这样,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是如此。
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专制君主被推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感叹号。之后,正是有了霍布斯、洛克这样的
启蒙思想家对革命不断地总结反省,提出新的问号,英国革命才能完成从激进到温和的转变,英国才能成为那个时
代最强盛的国家。相反,大汉盛唐时的中国,乃至宋朝,都曾经领跑于世界。但是到了清王朝,我们沉溺在“天朝
地大物博, 无所不有”的感叹号里, 不去发问中国与外部世界已经出现的差距,
第 4页 共 9页
一度成为了西方列强刀俎上的鱼肉。
第141058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可见,盛世之时不能发问自省,这个民族往往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⑤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画出了一连串的感叹号。不过,面对渐渐增多的天空灰霾,面对时 常堵塞的城市交通,面对……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问一句:“该如何消弭这些问题?”有了这样的问号,今天举步维 艰的社会转型将会被撬动,今天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才会被化解。
( 1) 【请你积累】读书重在积累,请你写出一句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 2) 【请你推荐】请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在下面的横线上推荐一篇你熟悉的文学作品。
世界文学长廊中好书迭出,一部好书就是一段精彩的历史: 史; ________。
《水浒传》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官逼民反”的斗争
( 3) 【请你策划】为了使这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设计两个活动项目,并阐明理由。
⑥在前进的时候有问号是一种进取,在创造了感叹号之后仍旧有问号,则是一种胸怀。拥有这样的胸怀,中华 民族才能真正如巨人一般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梦”才能实现。
( 1)
第①段中的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A.虽然 B .因为
C .尤其
D .然而
( 2)
第②段中的两个事例是否重复?请简述理由。
( 3)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内自省也。”( 《里仁》)
( 3) ________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
( 4) 深林人不知, ________。(王维《竹里馆》 )
( 5) 《逢入京使》中,在表达诗人豪迈开阔、乐观放达的胸襟和浓郁的思乡之情时,巧用夸张修辞的诗句是 ________ , ________ 。
( 6) 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微风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请写出连续两句 蕴含“雨”的古诗词名句 ________, ________。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②学而时习之 ________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4)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四、 现代文阅读 ( 共 2 题;共 20 分)
5. ( 9 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感叹号”之后还要有“问号”
①有人说过:“永远留有问号,才会有好奇心,才会有进取的动力。”我们带着问号上路,就会在黑暗中不断
第 6页 共 9页
第141060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 2) 请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 3) 第⑦段的句式有何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 4) 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五、 综合性学习 ( 共 1 题;共 12 分)
7. ( 12 分) (2019 ·鹤岗模拟 ) 繁花似锦,馨香满园。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你所在班级开展了“书香满 校园”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二、 诗歌鉴赏 ( 共 1 题;共 3 分 )
2. ( 3 分) (2019 八下·东阳期末 ) 古诗阅读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①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②聊代醉。
与友人过山寺
戴叔伦
共有春山兴,幽寻此日同。
第 1页 共 9页
第141055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