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论语十则练习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论语》十则
1.知识链接
语录体
文体名称,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

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段与段之间在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

2.文学常识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主要体式有四种:(1)语录体,辑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问答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4)叙事体,一边记叙事情的经历,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3.文言考点链接
文言句式之省略句
文言文中经常有省略性的语言,如《黔之驴》中“放之山下”,“放之”后省略介词“于”。

【技法点睛】
省略句指文言文中省略了某种成分的句子,主要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几种情况。

(1)主语省略。

如《扁鹊见蔡桓公》中“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省略了主语“病”,承前省,应为“病在肌肤”。

(2)宾语省略。

如《扁鹊见蔡桓公》中“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省略了宾语,“以”为介词,后省略宾语代词“之”,即“以之为功”。

(3)介词省略。

如“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第二个“期”后省略了介词“于”,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期(于)日中”。

01 积累与运用
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三省.(xǐng) 一箪.食(dān) 一瓢.饮(piáo)
曲肱.(gōng) 其恕.乎(shù) 笃.志(dǔ)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吾日三省.吾身.省:对自己的言行反省与检查身:自己
(2)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忠诚,尽心竭力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实不欺,守信用
(4)见贤.思齐.焉贤:才德出众的人齐:同等
(5)饭疏食
...饮水.饭疏:吃饭食:粗食水:这里指冷水
(6)曲肱.而枕.之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

这里泛指胳膊
枕:动词,头枕着
(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宽宏坚毅。

这里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8)子在川.上川:河流
(9)不舍.昼夜舍:止息
(10)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更改
3.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请解释。

传.不习乎(传授。

动词作名词,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4.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道德以及教育等多方面,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

(3)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5.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做到: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填写《〈论语〉十则》中的句子)
(2)如何提高自身修养:①日三省吾身;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填写《〈论语〉十则》中的句子)
(3)《〈论语〉十则》中告诉我们要珍惜宝贵的时光,勉励自己和学生奋发进取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论语〉十则》中表现人的志气不可随意改变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论语〉十则》中辨别“君子”和“小人”的句子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替别人谋划不尽心竭力吗?与朋友交往不守信用吗?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才德出众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才德不出众的人也要(对照着)自我反省。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承担的责任重大,路途又很遥远。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止息。


(5)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概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学而且专心一意,喜欢提问而且乐于思考,那么仁义就在其中了。

7.课文中很多语句已成为成语或熟语,试着把它们写出来。

见贤思齐;箪食瓢饮;任重道远;逝者如斯;富贵浮云;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8.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传不习乎”是谈学习方法;“吾日三省吾身”“博学而笃志”是谈修身做人的。

B.“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美了颜回贫贱不能移的品质,颜回为了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诫人们要珍惜宝贵的时光,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发奋进取。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

(解析:A项中的“博学而笃志”是谈学习方法的。

)
9.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看法。

【示例】一方面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者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要多替别人着想;另一方面要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宽容是有限度的,对待恶人,还是要给予应有的惩罚。

10.孔子在文中对富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结合当前我国反腐形势,围绕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谈谈自己的观点。

【示例】孔子认为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富贵,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

当前,有许多公职人员贪污腐败,触犯国家法律。

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法律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是他们道德失范,所以,用孔子的思想对党员干部进行道德修养教育,使他们自觉地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观、人生观,对遏制当前腐败蔓延的形势很有好处。

03 拓展阅读
子路见孔子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

”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②而羽之镞③而厉④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①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

②括:扎,束。

③镞:箭头。

④厉:通“砺”,磨刀石,这里用作动词,磨砺。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岂.有益哉岂:难道
(2)人受谏.则圣谏:直言规劝,批评
(3)受学重.问重:重视,注重
(4)其入不益.深乎益:更加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
凭你的才能,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
13.从这篇孔子劝子路学习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示例】一个人即使有才能,也要加强学习,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14.孔子在劝学的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试加以分析。

【示例】言语婉转。

善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读书学习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附参考译文: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他说:“你爱好什么?”子路回答说:“喜好长剑。

”孔子说:“凭你的才能,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难道有好处吗?”孔子说:“驱赶不受拘束的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拿弓弩的人不能丢下矫正弓弩的器具,木材经过绳墨加工就能取直,人们接受直言规劝就会通达,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子路说:“南山出产竹子,不加工就很直,砍来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说:“把箭的末端扎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子路施礼道:“感谢您的指教。


04 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九年级(1)班准备举办“走近孔子学院”的宣传活动。

15.在宣传活动的起始环节,你要向大家介绍孔子学院的作用,请你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孔子学院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国家汉办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 073个孔子课堂,分布在近14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和国学的全球品牌。

孔子学院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

①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

②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

16.下面是一则通知,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通知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

本周五下午,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

届时将邀请知名作家来我校做报告。

请全体师生准时莅临报告会。

学校德育处2018年9月12日
(1)请指出格式上的错误。

落款处的单位名称和日期应分为两行写在右下方。

(2)在内容上有两处错误,请指出。

①正文应指出报告会的具体时间;②“莅临”应改为“参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