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6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
第二单元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据.说(jù)悲惨.(cǎn)坚.定(jiān)兹.润(zī)B.余.波(yú)血液.(yè)重叠.(dié)牢固.(ɡù)C.恐.怕(kǒnɡ)证.明(zhèn)盼.望(pàn)犹.如(yóu)D.操.场(cāo)著.名(zhù)住止.(zhǐ)空隙.(xì)2.下列句子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A.你快点走。
你走快点。
B.我吃了饭再去。
我去了再吃饭。
C.虚度了青春。
青春虚度了。
D.这件事我要做。
我要做这件事。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鸭雀无声悄无声息B.志存高远精中报国C.眉清目秀亭亭玉立D.精皮力竭山崩地裂4.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阳光照亮了一张张兴奋的脸,每张脸都像一朵花。
(神态描写)
B.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
(动作、神态描写)C.我向前滑行,左右转弯,猛然停止,又倒退滑行……(动作描写)
D.“怎么可能呢?”我自信十足地说,“我一定考到第一名!”(语言描写)
5.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蝙.(biān)蝠屏.(pin)幕
B.荧.(yíng)光障.(zàng)碍
C.系.(jì)鞋带铃铛.(dāng)
D.启.(qǐ)发敏锐.(yuè)
二、填空题
6.科学家通过_______次试验证明______________。
这____次试验分别是_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模仿——()启示——()敏锐——()灵巧——()显示——()研究——()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不改变句子意思,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蝙蝠到处乱撞。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
①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
..
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②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0.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 ) 马上——( )
11.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受到了动物的启发?举例说一说。
_______
12.读选文,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
13.判断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终于”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说明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研究成果来之不易。
( )
(2)说明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很容易被发现。
( ) (3)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
( ) 14.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土了雷达,这就是仿生学。
我还知道人们从___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
阅读
蝙蝠和雷达(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5.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晰——( ) 奥秘——( )
16.“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
17.选文中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指的是什么?请写出来。
_______
18.根据选文内容连线。
声音雷达
嘴巴无线电波
耳朵荧光屏
19.科学家受到蝙蝠的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仿生学。
我还知道人们从______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______;从______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此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
A项兹(zī)——滋
C项证明(zhèn)——zhèng
D项止(zhǐ)——址
2.B
【详解】
考查了句义。
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的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
A、C、D中句子的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不大。
B.变化大,句子的语序调整后吃饭的地点发生了变化。
3.C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项,有错别字,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
形容非常静。
“鸭雀无声”的“鸭”改为“鸦”。
B项,有错别字,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精中报国”的“中”改为“忠”。
C项,正确。
D项,有错别字,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精皮力竭”的“皮”改为“疲”。
4.B
【详解】
考查了人物描写。
A、C、D正确。
B.有误,由“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
没有运用神态描写。
5.C
【详解】
A.屏.(píng)幕B.障.(zhàng)碍D.敏锐.(ruì)6.三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三蒙上蝙蝠的眼睛、塞住蝙蝠的耳朵、封住蝙蝠的嘴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理解。
《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
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7.模仿的近义词是仿照,启示的近义词是启迪,敏锐的近义词是敏感,灵巧的近义词是灵活。
显示的近义词是显现。
研究的近义词是钻研。
【详解】
略
8.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蝙蝠的眼睛被他们蒙上在屋子里飞。
示例:蝙蝠像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不能安全飞行。
【详解】
1.此题考查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
改写时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2.考查陈述句变被字句。
要把主谓宾结构颠倒过来,宾语在前被主语怎么了: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是主语,深深感动是谓语,我们是宾语,改为被动句就是:宾语我们提前,我们被谁怎么样:我们被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了。
3.考查比喻句的掌握情况。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
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
1.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2.蝙蝠的眼睛被他们蒙上在屋子里飞。
3.蝙蝠像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4.在漆黑的夜里,飞机不能安全飞行。
9.蝙蝠的眼睛被他们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们哪里有近道,和你们是一条道。
略
10.模仿立刻
11.青蛙→电子蛙眼或蜘蛛→滤网
12.嘴超声波耳朵
13.√×√
14.蜻蜓直升机
10.
本题考查近义词。
仿照:意思是按照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
文中的近义词是模仿。
马上:意思是立即。
作时间副词,表示时间很短的意思。
文中的近义词是立刻。
11.
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
如:根据鸟、蜻蜓、蚊子、蜜蜂等,发明了飞行器,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
飞机设计师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根据鲨鱼的特性,发明了泳衣,第一代鲨鱼装模仿了鲨鱼的皮肤,在泳衣上设计了一些粗糙的齿状突起,以有效地引导水流,并收紧
身体,避免皮肤和肌肉的颤动。
第二代鲨鱼装又增加了一些新的亮点,加入了“弹性皮肤”的材料,可使人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减少4%。
此外,还增加了两个附件,附在前臂上由钛硅树脂做成的缓冲器能使运动员游起来更加轻松;附在胸前和肩后的振动控制系统能帮助引导水流。
12.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从“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可知答案。
13.
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终于”的意思是经过较长的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
从选文第①段中“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飞行的秘密"这句话可以看出,科学家为探索蝙蝠飞行的秘密花费的时间之长以及过程之艰辛,所以(1)表述正确;从上面的分析也可得出,科学家探索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十分不易,所以(2)表述错误;从科学家探索蝙蝠飞行秘密的时间之长和过程之艰辛,可以看出科学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
所以(3)表述正确。
14.
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
如: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15.清楚秘密
16.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很不容易。
17.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8.
19.蜻蜓飞机青蛙电子蛙眼
15.
本题考查了近义词。
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从文中来找相关的近义词。
清晰:清楚。
奥秘: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
清楚: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
秘密: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跟“公开”相对)。
结合词义可知:清晰的近义词是清楚;奥秘的近义词是秘密。
故答案为:清楚秘密。
16.
本题考查了词语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可知,“终于”一词说明:揭开秘密很不容易的,过程非常艰难曲折。
17.
本题考查了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可知,“秘密”具体指的是: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
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8.
本题考查了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可知,雷达相当于蝙蝠嘴巴,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耳朵。
19.
本题考查日常积累。
答案不唯一,所写内容符合要求即可。
比如:苍蝇—气味探测器;蜻蜓—飞机;青蛙—快速扫描系统;螳螂—镰刀;鸡蛋—建筑物;昆虫—液压装置;蛇—红外线;鱼—潜水艇;蜘蛛—人造纤维;乌龟—装甲车;猫眼—夜视仪;野猪的鼻子—防毒面具;鹰—鹰眼导弹;蝴蝶—温度控制系统;大乌龟背小乌龟—转动炮塔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