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2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2021学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2 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 2.2 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 2.2 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2.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课标解读
1.结合典型旅游景观来体会不同的欣赏方法。

2.结合图文材料,阐述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和形成原因。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山水是怎样形成的?游览桂林山水时,怎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导入新课--旅游景观欣赏.
●教学流程设计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了解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2.理解并掌握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3。

了解不同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1.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重
点)
2。

中外著名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难点)
旅游是综合性审美活动
具有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听觉美等多种美感类型。

旅游景观的观赏
1。

读万卷书,
(1)读书能提高自己文化素养和对旅游景观的欣赏水平。

(2)行万里路倡导亲身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审美情趣。

2.远望近看,适时欣赏
(1)选择观景位置:峰峦宜远眺。

江、河、大海应从位置较高处俯看,观其旷景,体会远望的情趣。

城市中的湖泊宜平视.观赏较小的湖沼池塘景观时,宜低看。

对于山水组合的景观,应乘一叶小舟沿水路观赏两岸美景。

(2)把握观赏时机: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的色彩美、静态美和动态美。

人文景观欣赏同样要把握时机。

(3)动静结合:审美活动处于“动”的状态。

3.把握特点,情景交融
(1)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自然景观的美感,主要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听觉美。

其中,形象美是最为显著的美感特征。

(2)体验景观的意境:自然景观的意境是人们把握旅游景观的本质所在.观赏人文景观,一定要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
(3)以情观景:直觉感受;心理感受;情景交融、精神升华。

1.如何领悟景观的意境?
【提示】一要想象旅游景观的象征意义;二要将旅游景观与历史典故、文学名篇等联系起来;三是领悟旅游景观透射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不同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
各种旅游景观,都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1.自然旅游景观的成因
(1)地质构造、岩性和地貌因素.
(2)天气和气候因素。

(3)水文因素。

(4)生物景观的形成和特征,取决于气候、水文、土壤和地形条件的综合影响。

2.人文旅游景观的成因
(1)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人文景观的地域差异。

(2)各地不同的历史文化、人口特征、生活习惯和政治经济状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景观。

2.华山、泰山、长江三峡各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华山、泰山是断块隆升形成的。

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下切形成的。

旅游景观的观赏
【问题导思】
1.中国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但很多人游览后却观感不到其魅力,如何欣赏才能获得良好的审美效果?
【提示】欣赏前应了解当地有关的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和园林的构景手法、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和欣赏水平,有重点、有目的地欣赏,才能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

2.“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旅游景观的欣赏角度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对于同一种景观,以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3.为什么钱塘江观潮宜选在中秋节前后?
【提示】中秋节前后为天文大潮时期,潮水最为壮观,观赏效果最好。

4.我们游览“圆明园废墟”,与观看“鸟巢”感受会相同吗?
【提示】不会相同,观看“圆明园废墟”会让我们充分感受那段屈辱的历史,而“观看鸟巢”体育馆,则会让我们心生自豪。

1.选择观赏位置
观赏位置旅游景观观赏效果
远望
远眺
峰峦雄伟、峻秀、奇特
丘陵地区的梯田
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与面
的完美结合
俯看远望江、河、大海观其旷景,体会远望的情趣
近看
平视城市中的湖泊
湖周围的建筑物更高,湖显得更
小、更美低看较小的湖沼池塘
临廊、榭观赏水中倒影,体验天地
之美妙
乘船沿水路观赏
两岸风景
山水组合景观
水流、船动、山移,如游画中,令
人心旷神怡
几种特殊景观观赏位置的选择
(1)地貌的酷似造型,如广东肇庆的七星岩、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等,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2)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的景观,如长江三峡、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桂林的芦笛岩溶洞等,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3)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

而黄河壶口瀑布位
于晋陕大峡谷中需从两侧俯视。

2.把握观赏时机
3
(1)形象美
最为显著→错误!→地貌-—错误!
(2)色彩美
(3)动态美(4)听觉美
4.体验景观的意境(1)错误!-本质
错误!
(2)错误!—错误!—例错误!
(3)错误!—错误!—例错误!
5.以情观景
步骤表现举例
直觉感受
↓心理感受
↓情景交融、精神升华
调动视觉、听觉,去捕捉景物的形貌、色彩、
音响等外在特征
广西漓江山清水秀、北京故宫博
大精深、上海豫园秀丽精致通过想象,领悟景物潜在的深刻内涵,才能
真正享受到美感
欣赏地貌景观的酷似造型、古老
青铜器的真正美感
神游于自然景物之中,心随景动,情景交
融,达到超越自我,领悟人生的境界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陶渊明赏菊、周敦颐爱莲读下面四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A.钱塘江大潮 B.黄果树瀑布
C.松花江雾凇 D.一线天景观
(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置身其中近观的是__________。

(填代号,下同)
(2)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的是________。

(3)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天气的是________。

(4)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时间的是________,这个时间是每年的________________。

(5)图中旅游景观,属于自然景观的是________。

【思路点拨】不同的美感来自不同的欣赏位置、时机,不同的旅游景点适合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欣赏角度和位置来亲身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美感.本题中的四个旅游景观都是自然景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解析】钱塘潮是由引潮力作用形成的,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看大潮,但是考虑到气候等条件的综合影响,农历八月十八观潮最为壮观。

黄果树瀑布的观赏宜在适当距离仰视。

在松花江沿岸观赏雾凇,要选择特定的天气。

一线天奇观,要置身其中才能观赏到特定效果.
【答案】(1)D (2)B (3)C
(4)A 农历八月十八左右
(5)ABCD
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
【问题导思】
1.黄山松是黄山“四绝”之一,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 500~1 700米处,南坡在1 000~1 600米处。

从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分析黄山松的成因.
【提示】黄山松是气候、水文、土壤和地形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

2.“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提示】桂林地区原为海洋,石灰岩大量沉积,后抬升为陆地,石灰岩广布。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降水丰沛。

地势西、北、东部高,中南部低,利于地表水、地下水的形成和富集;漓江南北纵贯,水的流动性强。

亚热带气候利于生物生长和有机质的积累,土壤和水中的有机酸含量高,水的溶蚀力强。

各种旅游景观,都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地理成因分析如下表:景观类型形成原因举例
自然景观
水域
风光
水文因素是旅游景观的重要组
成部分;水动力作用是许多旅
游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
海洋、湖泊、河流、沼泽、泉
水、瀑布和冰川等都是重要的
旅游景观类型;海洋的潮汐作
用形成钱塘潮
生物
景观
取决于气候、水文、土壤和地
形条件的综合影响
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
特色生物景观,都是富有生机
的自然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人文景观
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人文景观
的地域差异;各地不同的历史
文化、人口特征、生活习惯和
政治经济状况,形成了丰富多
彩的人文旅游景观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有利
于壁画保存,而南方地区气候
潮湿,以雕刻造像为主;古都、
风俗民情、宗教文化景观、各
地生活习俗的不同特点、不同
的饮食习俗形成不同的菜系和
风味小吃等,都是重要的人文
旅游景观
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1)一个景区的景观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描述:
①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多样;
②景观的主要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还是以人文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以山林为主还是以水体为主,人文景观以历史文化为主还是以现代风貌为主等;
③景观特色:有何地方特色和审美特色;
④景观品位的高低:是世界级、国家级还是地方级.
(2)景观特点的地理成因:考虑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生物等;
②人文因素:人口、经济、城乡聚落、文化、政治等。

(2012·上海高考)阅读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地貌景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
(1)图中所列的景点名称反映该景区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各举两例。

(2)简述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思路点拨】由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获取有用信息,并依据江西所属气候类型回答即可.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所示景点即可回答。

自然旅游资源指的是以自然界本身的美感,来吸引旅游者的资源,如图中的三叠泉、杜鹃林、东部云海、石林;人文旅游资源指的是自然环境中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如图中的摩崖石刻、瑟琶亭、步云桥、叠翠庭.第(2)题,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奇峰怪石景观。

【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三叠泉、杜鹃林、东部云海、石林(任答其中两点即可)人文旅游资源:摩崖石刻、琵琶亭、步云桥、叠翠庭(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2)该地岩石断块和断裂裂隙发育,构成了三清山自然景观的基本面貌;景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强烈;花岗石易被风化侵蚀。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景区奇峰怪石的景观。

(任答两点即可)
[图表展示]
教材P42图2-2-18 广东丹霞山
[解图精要]
1.由图可知山体以红色砂砾岩为主,岩性软硬相间,垂直节理发育.
2.地质构造运动将岩层整体抬升.
3.长期流水侵蚀、风化和重力崩塌等外力作用。

[图表应用]
下列有关丹霞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等沉积岩组成②与当地特殊的地质地貌密切相关③与当地的气候和水文条件密切相关④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是红色砂岩、砾岩等沉积岩,其特殊地貌的形成与当地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与人文条件无关。

【答案】D
教材第41页活动
【答案】我国的造园艺术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我国北方北京一带,后者主要在南方以苏州为代表。

北方皇家园林规模浩大,面积广阔,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建筑风格多姿多彩;功能齐全。

对其观赏宜择高处俯瞰,以观其恢宏气势。

南方私家园林小巧玲珑,清平淡雅,曲折幽深,多文人情趣,书卷气息。

主建筑大都是临水或迎面开敞的厅堂,以供宴饮,以便观赏。

通过空廊、洞门、格窗、漏墙、屏风等手法,使园内景色既分隔,又互相借景,融成一体。

对其观赏宜置身其中,身临其境,近观其质。

教材第44页活动
【答案】 1.黄山“四绝”的形成原因:
四绝成因
奇松黄山松根部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悬崖
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
怪石在奇峰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外力作用中的风化和侵蚀等作用而形成
云海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峰顶和谷底、向阳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以及
受山谷风的影响,云雾变幻诡谲
温泉地下热水沿着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而形成
2。

我国江南地区“小桥流水人家"与西北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色的不同及其主要成因:
①“小桥流水人家”是指我国江南的水乡特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指我国干旱西北地区的沙漠景观.
②以上两种景色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我国南方和西北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而形成。

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流众多,聚落沿河分布,形成了以“秀”而著名的江南水乡特色;西北地区深居我国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风力强,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所以形成了以宏伟粗犷为特色的沙漠景观.
\x(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错误!—
把握特点,情景交融-旅游景观观赏景观地理成因—自然景,观成因
—错误!

一、选择题
1.(2012·江苏高考)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 )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
D.把握观赏时机
【解析】三潭印月在晴夜月朗之时欣赏,雷峰夕照在夕阳西下时欣赏,苏堤春晓在春季才能欣赏到杨柳吐翠、艳桃灼灼之美景。

【答案】 D
圆明园
2.北京圆明园曾号称“万园之园”,某中学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北京旅游,学生们游览圆明园时应该注意( )
A.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
B.注意观赏角度
C.查阅其建筑风格
D.把握欣赏时机
【解析】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凝结着我国近代兴与衰、荣与辱的历史沧桑感。

游览圆明园主要给游客以强烈的历史冲击感,学生们只有对其历史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在游览时才能做到“以情观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3.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有一旅游胜地-—花果山,山上有一块似猴的石头,名叫猴石,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要想观赏到图中猴石的酷似造型,应该选择__________才能获得.
(2)此景观中地貌的逼真形态具有__________美,四周风起松涛、虫鸣鸟语构成__________美。

(3)如果在此处建人文景观,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果山之所以著名,另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旅游景观的欣赏性很强,要求联系实际.从地理的角度来欣赏,要求选择观景位置,把握观赏时机,动静结合,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体验景观的意境,以情观景等。

【答案】(1)特定观赏地点
(2)形象听觉
(3)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避免对旅游景观背景环境的破坏
(4)吴承恩的《西游记》
4.黄山号称天下第一奇山,它集名山胜景于一身,是我国景点最多的名山之一。

这里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2008年7月7日,黄山市在北京举行了暑期旅游产品说明会,为首都市民量身订制了暑期“新概念之旅”,说明会上突出了黄山
“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的特点。

读“黄山云海图”和“中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山云海图中国部分区域图
(1)黄山位于________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_____阶梯和________(地形区),为________气候。

(2)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枝虬,千姿万态;烟云翻飞缥缈,浩瀚似海;怪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水洁明净,可饮可浴.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季节是________,最佳天气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黄山“四绝”中,观赏时需选择特定观赏位置的是________________,黄山的象征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黄山“四绝”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黄山松的根部能释放碱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
②怪石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③黄山的奇松和云海的变幻都与山谷风有关
④地下热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形成温泉
A.①③ﻩ
B.②④
C.①③④ﻩD.③④
(5)结合材料分析:黄山对首都市民推出的暑期“新概念之旅"主要是指什么?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三点:(1)登山观景宜在夏季,此季节雨水多,云雾多,
景色丰富且富有变化,兼收避暑之效.(2)地貌的天然造型应选择特定观赏位置方能感知其某种形象。

(3)黄山松的根部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怪石主要是由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的,奇松、云海的形成都与山谷风有关,温泉的热量来源于地球的内部。

【答案】(1)安徽三级江南丘陵亚热带季风
(2)夏季雨过天晴夏季雨过天晴,空气中水汽充足,遇山地抬升,水汽上升,遇冷凝结易形成云雾
(3)怪石迎客松
(4)D
(5)主要是指黄山是天然的夏季避暑胜地,而且与其他季节相比,相对多雨的黄山之夏,雨过天晴,空气清新,不仅是名副其实的原生态“天然氧吧”,而且是赏飞瀑、观云海的最佳时期.
一、选择题
1.“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描述自然景观的( )
A.色彩美ﻩB.动态美
C.听觉美ﻩD.形象美
【解析】自然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大,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描述自然景观的听觉美。

【答案】C
观察下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回答2~3题。

①卧佛含丹②云海
③桂林山水④瀑布
2.要取得图中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 )
A.①选择观赏距离ﻩ B.②选择特定地点
C.③把握观赏时机ﻩD.④选择特定角度
3.关于图中四种景观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风力侵蚀ﻩB.②为雨过天晴
C.③为地壳运动D.④为流水侵蚀
【解析】第2题,“卧佛”选择特定地点才能观赏到其酷似的形态;云海宜雨过天晴时观赏;山水风光宜乘船游览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意境;瀑布宜选择适当距离仰视。

第3题,①景观是由肇庆七星岩里的阿坡岩和万松岗约1千米长的岩石组成,每年中秋前后的晴天,夕阳沿“卧佛"嘴部徐徐落下而形成;②景观云海是山岳风景的重要景观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低于山顶高度.③景观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形成;④景观为流水侵蚀而形成.
【答案】 2。

D 3.D
4.右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

该景观( )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岩石岩性坚硬,为花岗岩,长期受海水侵蚀、风吹日晒等外力作用影响,逐渐形成了图示景观。

该岩石不能反映出所属热量带,在任何季节都可以观赏.
【答案】 A
5.(2012·浙江高考)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石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解析】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玄武岩类,如流纹岩;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红色砂岩,是一种沉积岩;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如石灰岩;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答案】C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和谐生美"体现了两者统一的自然观.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诗句做到了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是(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在观赏苏州园林的过程中,能满足观赏者感官和心理需要最重要的条件是( )
A.掌握丰富的知识ﻩB.把握适当的时机
C.保持一定的节奏D.站在一定的高度
【解析】第6题,根据诗意B项是游者在抒发情感。

第7题,苏州园林具有层次感,只有把握一定的节奏才能获得更美的享受。

【答案】6。

B 7。

C
读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图,完成8~9题。

8.图中主题画面景观属于()
A.地质地貌景观ﻩ B.生物景观
C.遗址遗迹 D.水域风光
9.该景观破损严重,这主要是由下列哪种作用造成的( )
A.流水侵蚀作用ﻩB.风力侵蚀作用
C.海浪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
【解析】第8题,图中主题画面是狮身人面像,属于遗址遗迹。

第9题,因埃及地处热带沙漠地区,所以狮身人面像破损严重主要是风化和风力侵蚀的结果。

【答案】 8.C 9.B
10.自然真是美轮美奂,许多景观如同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下面地貌景观是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①②
③ ④
A.①②ﻩB.③④
C.①④ﻩD.②③
【解析】①是风蚀地貌,是风力作用的结果;②是流水侵蚀地貌;③是流水溶蚀地貌,即喀斯特地貌;④是冰川侵蚀地貌.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是扬州瘦西湖公园的一处著名景区“吹台”,又名“钓鱼台”.它是位于湖心的一亭,四壁皆门,三面为满月洞门,正洞呈正圆形,内衔五亭桥,横卧波光,若莲花盛开,五亭桥是瘦西湖公园的标志;南洞呈椭圆形,内收的湖畔白塔竖立云表,似春笋破箨。

这一横一竖形成一幅构图殊异的美丽图景,景中有景,画中有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游览时要想欣赏到这样独特绝佳的景观应(双选)( )
A.把握好时机 B.选择观赏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