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下列做法不属于家具环境污染的是()
A. 经常开窗通风透气
B. 家用电子产品使用不当造成的电子辐射
C. 使用空调长期不清洁
D. 家居装修使用有害物质超标的材料
【答案】A
【解析】解 A、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使教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利于呼吸不属于家具环境污染 A正确
B、电子产品填埋和焚烧都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或大气污染属于家具环境污染 B错误
C 、使用空调长期不清洁属于家具环境污染 C错误
D、家具材料中常含有甲醛和苯家居装修使用有害物质超标的材料属于家具环境污染D错误.
故选 A.
2.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人体吸入后经呼吸道进入肺甚至进入血液引发疾病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公布PM2.5指数能引导公众关注空气质量
B. 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C. 咽喉炎、咳嗽、哮喘等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与PM2.5无关
D. PM2.5自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答案】A
【解析】解 A.公布PM2.5指数能引导公众关注空气质量引起人们的注意提醒人们及时预防 A正确
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质量越差 B错误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人体吸入后经呼吸道进入肺引发咽喉炎、咳嗽、哮喘等疾病 C错误
D.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肺泡里的PM2.5扩散进入血液要通过两层细胞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经过四层细胞膜 D错误
故选 A
3.碳--氧平衡中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的是()
A. 分解者
B. 植食动物
C. 绿色植物
D. 肉食动物
【答案】C
【解析】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
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同时绿色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
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
4.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外界空气进入肺的先后顺序是()
A. 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 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 口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答案】C
【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
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外界空气进入肺的先后顺序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C正确
5.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下列不属于增加光合作用
有效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A. 合理密植
B. 立体种植
C. 间作、套种
D. 给大棚菜延长两小时光照时间
【答案】D
【解析】ABC、合理密植、立体种植也称为兼作套种能充分利用光照增加光合作用有
效面积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ABC不符合题意
D、给大棚菜延长两小时光照时间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不是增加
光合作用有效面积 D符合题意
6.下列是垃圾分类的几种方法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A. 生物类、非生物类
B. 玩具类、包装类、食品类、其他类
C. 金属类、纸张类、竹木类、玻璃类、塑料类
D. 生活垃圾类、建筑垃圾类、工业垃圾类、其他类
【答案】C
【解析】解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及无害处理对可利用的资源再利用.可化害为利变
废为宝防止环境污染造福人类.其中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是金属类、纸张类、竹木类、玻璃类、塑料类.
故选 C.
7.如图是肺泡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①和②表示的气体分别是()
A. 氧气和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和氧气
C. 氧气和氧气
【答案】B
【解析】
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青山”中植被丰富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正确的一项是()
A. 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
B. 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C. 图乙中的N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 图乙中的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答案】B
【解析】解 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以及箭头的指向分析可知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 A错误
B.甲图中③表示水通过叶脉的导管从下往上运输④表示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 B正确
C.乙图的N点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 C错误
D.N点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0 表示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有机物积累量为0 当光照强度大于N后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 D错误
故选 B
9.如图是植物某生理作用的文字表达式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表示光合作用 b表示呼吸作用
B. A表示二氧化碳 B表示有机物
C. a过程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D. b过程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来源
【答案】D
【解析】解 A.据分析可知图示中a表示光合作用 b表示呼吸作用 A正确
B.据分析可知图示中A表示二氧化碳 B表示有机物 B正确
C.a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C正确
D.a光合作用过程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D错误
故选 D
10.
分析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所示的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氧气的含量
B. 实验时甲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瓶的变化不明显
C. 实验中\ K_1关闭 \ K_2打开时实验者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 实验证明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
【答案】C
【解析】解 A.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氧气含量 A正确B.进入甲瓶的是呼出气体进入乙瓶的是吸入气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多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B正确
C.当 K_1关闭 K_2打开时为吸气此时膈肌收缩 C错误
D.与吸入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 D正确
故选 C
11.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 各种动物
B. 各种微生物
C. 细菌和真菌
D. 绿色植物
【答案】D
【解析】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12.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有更多好处下列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A. 鼻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B. 鼻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C. 鼻能清洁吸入的空气
D. 鼻能感受气味的刺激
【答案】D
【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能感受气味的刺激与呼吸关系不大
13.要提高肺泡有效气体交换量最好的方法是()
A. 增加呼吸频率
B. 用鼻和口同时呼吸
C. 增加呼吸深度
D. 多用口呼吸
【答案】C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肺的通气量是指外界气体进入到肺的含量呼吸加深气体进入的多肺的通气量增加.
故选 C.
14.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直接放入沸水中进行脱色处理
B. 将一根新鲜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萝卜条会因为失水而变硬
C.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D. 在“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水温
【答案】D
【解析】 A 、叶绿素能溶于酒精不能溶于水因此在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应将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 A错误
B、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将一块新鲜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萝卜条因为吸水而变硬挺 B错误
C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来保持正常形态而不是清水 C错误
D、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在‘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中” 实验变量是“水温” 除了水温外其它条件如金鱼、水都要相同 D 正确
15.下列对“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应在病人颈下垫物并解开衣扣等
B. 吹气时救护人员不要捏住病人的鼻孔
C. 清除病人口内的污物
D. 吹气强度以吹气后病人胸廓略有起伏为宜
【答案】B
【解析】解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正确的步骤为 1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2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顿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4救护者的嘴离开立即松开捏鼻的手.5吹气强度以吹气后病人胸廓略有起伏为宜.
A 、应在病人颈下垫物并解开衣扣等 A正确
B、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顿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B错误
C 、先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C正确
D、吹气强度以吹气后病人胸廓略有起伏为宜.D正确.
故选 B.
16.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的肺活量是因为锻炼有利于()
A. 呼吸频率加快
B. 胸廓活动变小
C. 呼吸肌力量加强
D. 肺泡数量增多
【答案】C
【解析】解我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消耗的能量增多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体育锻炼需要大量的氧气而人体中血红蛋白中运输的氧气不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氧气所以人要加深、加快呼吸而为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因此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从而使呼吸肌得到锻炼呼吸肌更发达呼吸肌的收缩舒张力量加强导致胸廓活动范围变大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但是不会增加肺泡的数目.
故选C.
17.分析图下列有关人体平静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d点表示呼气末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
B. 图甲中c点时肺处在容积最小状态
C. 若图乙中i上升时胸廓容积减小将完成de段表示的生理过程
D. 某人的呼吸频率是18次/分那么ad过程约需要3.33秒
【答案】C
【解析】A、图甲中d点表示吸气末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A错误
B、图甲曲线ad段表示吸气图甲中c点时肺处在容积开始增大 B错误
C、若图乙中i膈肌上升时胸廓容积减小将完成de段表示的呼气过程 C正确
D、某人的呼吸频率是18次/分那么一次呼吸运动所需的时间是60÷18═3.33秒即ae
所需的时间是3.33秒 D错误
18.用手擤鼻涕和随地吐痰都是不良的卫生习惯而且也污染环境鼻涕和痰来自于
()
A. 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和它吸附的灰尘、细菌
B. 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
C. 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
D. 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
【答案】A
【解析】
19.游泳时为避免呛水一般是用口吸气口鼻并用呼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吸气时气体经口、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达肺
B. 水下压力较大阻碍了呼气时胸廓的扩大
C. 游泳可有效锻炼膈肌和肋间肌等呼吸肌
D. 长期游泳可使肺活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
【答案】B
【解析】A、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
入肺依次经过口、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 A正确
B、游泳时胸廓处在水中由于水对胸廓的压力吸气时要克服水对胸廓的压力呼气时在
水对胸廓压力的作用下有利于气体从肺内排出这样能使肺泡的伸缩弹性得到锻炼加强了肺泡的弹性 B错误
C、经常参加游泳活动使胸肌、膈肌和肋间肌等呼吸肌得到锻炼从而改善了肺的通气
功能提高了呼吸效率 C正确
D、长期游泳有利于身体健康主要是心肺功能的提高也就是耐力和肺活量的提高 D正

20.养鱼时把新鲜水草放入鱼缸内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B. 净化鱼的生活环境
C. 增加鱼缸内的氧
D. 增加观赏价值
【答案】C
【解析】解把新鲜水草放在金鱼缸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因此能增加鱼缸中氧气的含量为金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因此在金鱼缸中
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氧的含量可以延长换水的时间
故选 C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21.(1)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
21.(2)4号容器的温度“X”代表的数值是________ 设置此温度是为了在对照实验中确
保________
21.(3)实验结果表明在________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21.(4)结合3号和4号的实验结果可判断3号容器内的天竺葵有进行光合作用但其
氧气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答案】光的颜色
【解析】
【答案】25℃, 单一变量
【解析】
【答案】红
【解析】
【答案】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解析】
22.(1)由于空气中PM2.5(细颗粒物)含量过高宁波屡次发生雾霾天气.研究表明其中直径小于等于100纳米的PM2.5(细颗粒物)可通过肺部传递影响其他器官.由此可知该微粒应该进入了图甲的________(填字母)结构才能影响其他器官.
22.(2)图乙是反射弧模式图要检验其是否完整和正常最佳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
【答案】(1)B
(2)①.
【解析】解(1)空气进入肺要经过鼻腔、咽、喉、器气管和支气管但是PM2.5颗粒物微小从而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甲图中肺泡通过肺泡进入肺泡外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从而影响其他器官.
【答案】
【解析】(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因此图乙是反射弧模式图要检验其是否完整和正常最佳刺激的部位是①感受器.
23.(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 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________的场所
23.(2)________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通道
23.(3)⑦是肺动脉内流________血⑧是肺静脉内流________血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含氧量是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答案】⑥, 肺, 气体交换
【解析】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答案】咽
【解析】咽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通道
【答案】静脉, 动脉, 增加
【解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4.利用大棚技术可以让人们在寒冬腊月就能吃到酸甜可口的草莓为了进一步增加产量
为农民创收同学们做了如下研究如图依次为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模式图、一天内大棚内草莓叶肉细胞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一天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
(1)图一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图中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生理作用
是 ________ 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植物生长发育期间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________ 植物进行该反应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植物白天晚上都能进行的作用有________(填写图中标号)
(2)根据图二分析农作物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点(填写图中标号)此点对应图三中________点(填写图中标号)
(3)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图二中的A点会________ 在采收前的日子里若晚上A点温度持续升高可能会影响大棚草莓的口感请用简单的反应式表示这一过程
________________
【答案】B光合作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A蒸腾作用

AC
G
上移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析】(1)图一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图中的B光合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该反应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植物
生长发育期间其吸收的水分大约99%通过A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植物主要通过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植物白天晚上
都能进行的是A蒸腾作用和C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需要光只能在白天进行
(2)根据图二的分析农作物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G点因为从C到G点的曲线光合作用强度始终大于呼吸作用
有机物一直处于积累状态过了G点呼吸作用增强有机物开始减少此点对应图三中的f 点因为在图三中f点跟图二中G点一
样都是下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间点
(3)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也会降低释放的二氧化碳就会减少因此图二中的A点就会上移在采收前的日子
里若晚上A点温度持续升高呼吸作用旺盛分解的有机物增多因此可能会影响大棚草莓的口感呼吸作用的过程可表示为
有机的(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