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何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导读:为何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紧张胆小、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
小编为大家分享为何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一、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理论由美国加州大学的艾尔丝博士于1969年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
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人体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舌、皮肤、前庭网膜等)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统合分析,进而有所领悟学习或再命令运动系统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这就象是交通指挥者或红绿灯管制者,在它的指挥下,各种
信息有条不紊地在大脑的高速公路上飞驰,大脑才能协调身体对外界刺激的感觉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没有它们交通将乱成一团事故不断。
举例说明:剥桔子时视觉使我们知道它是黄色的圆形的;触觉让我们知道它有粗糙的外皮和多汁的果肉;嗅觉告诉我们它有芬芳的气味;味觉让我们知道它是酸酸甜甜的;用手掂它时运动觉让我们知道它是沉甸甸的。
综合这些客观的感觉,才形成对桔子整体的主观知觉。
透过这样的认识,孩子知道桔子可当球玩,因为它是圆的;可以用来掷人,因为它是沉甸甸的;可以解渴,因为它是多汁可口的。
因此,孩子以后看到电视或图书上的桔子,就会垂涎三尺要求妈妈买给他,但是当他们看到同样是圆形黄色的球时却不会有同样的反应,这就是感觉统合的功劳。
*二、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会有什么表现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
虑别人的需要。
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视觉统合失调的学龄儿童,在课内课外阅读时,常会出现读书跳行翻书页码不对演算数学题常会抄错等等视觉上的错误,从而造成学习障碍。
时间久了必然会造成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跟不上学习进度,在心理上产生自己不如他人的自卑感。
另外这类患者在生活上还常常丢三落四。
2、听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则多数表现为经常忘记老师口头布置的家庭作业或者下节课要带什么学习用具,他们上课时总是东张西望,老师讲的知识一点也听不进去。
平时家长喊他,他也不在意。
同时这类儿童记忆力差。
孩子不能让课堂40分钟产生良好的效益,而且也会影响课外的正常生活。
这种现象如不纠正时间长了,孩子会在心理上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厌学逃学。
3、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往往对别人的触摸十分敏感,心理上总有一种担心害怕、易受惊的感觉。
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的环境、
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
在学习与生活中则表现为好动、不安、办事瞻前顾后,甚至怕剃头、怕打针。
这样的孩子被家长带到医院请心理医生诊断,总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
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由于心理上总处在一定程度的紊乱状态,时间一长,必然使学习与生活质量不断下降。
4、平衡统合失调会让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常常观测不准距离,做事时协调能力较差,甚至穿鞋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将鞋左右穿反。
由于距离观测不准会让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会让孩子对事物的兴趣逐渐减少。
一个孩子平衡统合失调,往往会在心理上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与认知热情。
5、本体统合失调的孩子多数表现在上体育课时不会跳绳,跑步时动作不协调不准确;在上音乐课时,常常发音不准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口吃等。
虽说这些学习课目不是主课,但是它们却对上好主课起到很重要的辅助与促进作用,长久下去势必影响主课的学习。
据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专家介绍,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患感觉
统合失调症,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
人的感觉统合系统分为视觉统合系统、听觉统合系统、触觉统合系统、平衡统合系统与本体统合系统等。
*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孕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生后的抚育方式有关。
例如:先兆流产、怀孕时用药或情绪处于应激状态、早产、剖腹产,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尤其是没让孩子经过爬就会走路,孩子静坐多,活动少,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等。
具体有以下几点:
1、先天性脑损伤:脑瘫、出生窒息、缺氧性休克等
2、神经发育不完全:早产、剖腹产等
3、怀孕期间胎位不正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4、活动空间狭小、依赖学步车、爬行不足;产生前庭平衡失常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5、父母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6、幼儿期缺少运动、缺少集体活动等
7、缺少交流、过度依赖电视、游戏机等
8、家庭内部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意见不统一,孩子长期处于相对立的教养环境下
9、采用传统的方式,要求太多或过于溺爱放纵,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
10、有洁癖的养育人,限制幼儿活动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或活动不足
11、要求过多,管教过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12、延误校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这些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
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玩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也能注意力集中,可是,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就显得十分吃力,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
据调查,普通人群中,约有10%~3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家长和老师应及早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治疗训练,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发展,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问题,进
而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
*四、测一测您的孩子是否感觉统合失调
1、不喜欢被人触摸或抚摩;常拒绝理发、洗头或洗脸;大热天也要穿长袖衣服。
2、不喜欢碰触某些粗糙的衣物或物品。
3、遇意外碰伤或流血时,自己常未察觉。
4、需要父母特别多的抚摩;过分喜欢碰触某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一再地重复某动作)。
5、害怕搭电梯;不喜欢玩秋千、跷跷板、旋转木马等.特别喜欢玩旋转或援摇动的游戏,不会感到头晕。
6、常有头晕或跌倒的感觉;怕上高处或跨越水沟;不喜欢被高举。
7、特别怕黑,在黑暗处经常不知所措而哭闹。
8、经常碰撞淤血或碰伤;拿东西时容易失手掉落。
9、动作笨拙,活动中经常发生困难。
10、不会自己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拿筷子、写字或绘画,或者虽然会做这些,但比同龄的孩子慢很多。
11、分辨不出相似的图形或物品,不会玩拼图游戏,左右常混淆。
12、常把数或字颠倒写,例如:把9写成6,把79写成97,把朋友写成友朋。
13、经常迷路或迷失方向。
14、两三岁以后才会说话;有口吃或口齿不清的现象。
15、有重听或语音分辨不清的现象。
16、特别好动,容易分散注意力。
17、个性孤僻、不合群,在团体中很难交到朋友。
18、常觉得自己很笨,容易遭受挫折,甚至会自我伤害。
19、个性顽固,容易冲动与人争吵;攻击性强,经常欺负别人。
*五、如何克服感觉统合失调症
专家指出孩子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阶段,即认知调节与交往。
而这些的基础便是孩子具有良好的感觉统合能力。
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纠正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症呢?
一位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专家认为,先行一步的美国日本等地从70年代就兴起的游戏治疗法不打针不吃药对纠正与治疗感觉
统合失调症颇有效。
比如用独木桥帮助孩子找到平衡统合能力;用滑板梯帮助孩子找回触觉统合能力。
这些对于治疗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极为有益。
此外,家长还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走出孤独,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与沟通中刺激调整与强化自己的各类感觉统合能力。
在日常生活家长不要用溺爱或者不信任的目光包办孩子的一切,只要
可能孩子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去做。
因为这样孩子不仅乐意、有积极性而且也在其中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
比如孩子在吃零食时,家长就可以通过零食向孩子发问,让孩子与外界事物、季节、地理等产生联想;同样,在孩子玩耍时家长也可以这么做。
因为,想象正是孩子的感觉与外部事物进行碰撞的中介物,其中产生的火花就是新的信息新的刺激。
长此以往就可以使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六、怎样进行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以及效果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
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
绪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其中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美国、日本、台湾等地从70年代兴起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现已发展成每个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国内已研究开发了这一训练理论的技术在中国儿童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临床实践表明参加训练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85%的受训儿童收到了显着的效果。
*七、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课程安排是怎样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一个周期是20次,一次约1小时左右训练内容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和特殊脑力训练两部分。
心理医生根据每个孩子的失调程度安排不同的训练课程和时间。
训练20次后免费测验鉴定效果。
训练时间是孩子下课后和节假日一星期不少于2次重度失调的儿童训练次数应更多一些。
*什么样环境适合感觉统合恢复
*(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
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
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
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
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教会他们。
儿子现在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
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
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4)处罚孩子要适当,积极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记得儿子在小时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钱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买了许多玩具我们知道后让他退回了玩具,并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儿子上小学四级的时候,写字很差我让他把写错笔画的字重写10遍,结果我们吵打起来儿子说他已经尽力了,一时难以改变我向儿子认了错,同时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对的,儿子也认了错现在我和儿子有时像朋友一样聊天其乐无穷。
*一些对感觉统合治愈的方法
*1、做孩子的好哥们
不要总做出一副我是老子的姿态,想要孩子尊重你,你必须先学会放下你的家长架子,和孩子一起玩笑,一起调皮,一起来个小小的/无伤大碍的恶作剧,只有和孩子玩在一起,才能让孩子对你放下戒心,才能对你毫无保留,因为他觉得你不是个时刻监视他的警察,他也不是被你监视的嫌疑犯。
*2、与孩子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孩子虽然进入了中学,可他们依然有着一颗童心,他们喜爱讨论的话题依然离不开玩,离不开游戏。
在我们眼中,可能太过于幼稚,可那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圈及交往圈,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无伤大雅,或者只是孩子们的游戏,我们就大可不必过于干涉,你要是担心孩子学坏了,你可以参与其中,与孩子一起,讨论他们喜欢讨论的话题,让孩子把心里的所想、所知,统统暴露在你眼前,不是更好么?
*3、少比较多赞扬
孩子有了成绩的时候,不要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状态,也不要经常拿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什么人家学习好,人家懂事,人家勤快,孩子就会想了,人家的孩子好你怎么不去做人家的爸妈?孩子可能还跟你学会了比较,人家的爸妈多有钱,人家的爸妈多通情达理。
适时适当的奖励孩子,不用金钱奖励,其实一句鼓励关怀的话,一道孩子喜欢吃的菜,都可以让孩子大受鼓舞并努力
进取。
*4、当着孩子的面进行自我检讨
我们总嫌弃孩子总犯错误,嫌孩子不懂事,嫌孩子做事太马虎太大意,可我们却总忽视了自己,你想一想,你自己做事就不出错吗?你就能事事做的很完美吗?当你的错误出现在孩子面
前时,你会如何做?学着在孩子面前自我检讨,当自己做了错事,主动和孩子讲出来,并自我指出自己的错误所在,还要保证努力不犯此类错误,如此一来,时间久了,你在孩子心中,就是一个诚实的人,孩子也会学着你的做法,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有关感觉统合失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